1/人们今天看到的英国和美国现实中的德谟克拉西——不是纸上那种,实际上只有100来年的历史,以女性公民获得投票权为标志。有部电影,叫Suffragette,编导和表演都是一流,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百年前英国妇女争取投票权的抗争和做出的巨大牺牲。在经历了无数合法听证、集会、游行后,
2/社会和政客无动于衷,敷衍了事,继续岁月静好。一些活动人士开始组织非法集会和示威,有针对性地搞破坏——按现在的标准算恐怖活动,比如爆炸邮箱等公共设施、在一些政客的房子放火,包括首相家的房子、破坏电缆等,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关注。很多活动人士,因此被殴打、拘捕、监禁。
3/有位激进女子,以死抗争,在国王出席的赛马会上,冲进赛道阻拦国王的马,被马踢死。抗议和破坏运动持续了三年,直到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停止。一战结束,英国议会立法赋予妇女选举权。相比英国妇女的抗争,美国妇女争取投票权的经历要“和平”一些,历时八十多年,在国会、州议会、法院、
4/街头、监狱起起伏伏。内战前,一些教育水平高的妇女和开明绅士开始主张妇女投票权。内战时期,一些活动人士把赋予妇女投票权跟赋予黑人投票权挂钩,战争结束的时候,比较乐观,以为国会能修宪,保证妇女和黑人有投票权。但1870年,宪法增加第十五修正案,只保证黑人男性的投票权,女性不论黑白,
5/都以各州自己的法律为准,有些州允许妇女投票,有些州不允许,有些州只允许妇女在某些选举中投票。所以,美国妇女的投票权成为宪法权利,比黑人男性晚50年。这五十年中,美国妇女的抗争一直不断。国会不立法,她们就试图走法院诉讼的道路。有女子女扮男装去投票,被以选举舞弊罪起诉,判刑收监。
6/活动人士希望一级一级上诉,告到最高法院,通过最高法院判决,废除各州不让妇女投票的法律。但大部分案子到不了最高法院。1875年,最高法院终于判了一个妇女投票权的案子,说虽然妇女是公民,但不是所有公民都有投票权,比如儿童,是公民,但没有投票权。所以,不让妇女投票并不违反宪法。
7/最高法院的态度很明确:妇女有没有投票权是国会的事,法院管不着;如果国会不管,就慢慢等着让国会管。最高法院这个判决一下来,等于法院诉讼的路也走不通了。抗争转向各州的议会,还有街头。美国妇女从英国妇女的抗争中学习了很多策略和手法,包括在引人注目的场合和节日举行游行示威,
8/在街头抗议中故意违法被捕等。当时,最麻烦的一个问题是,社会不关注她们的抗争,男性大部分人觉得无所谓,很多还反对,很多妇女也反对给妇女投票权。一些活动人士认为,要引起社会关注,需要激发普通人的良知。随着示威活动升级,她们在街头被警察殴打,被捕后绝食抗议,在监狱被强制插食管进食,
9/有些被监狱当局虐待。这些事件被媒体报导后,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普通人的良知开始经受考验。很多人意识到,把一半成年国民排除在政治进程之外,问题很大。越来越多的州陆续修宪赋予妇女投票权。1920年美国宪法增加第十九修正案的时候,一多半的州妇女在州内已经有投票权。
10/此后六十年,美国妇女的投票率低于男性选民;但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妇女的投票率超过男性选民,一直保持到现在。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当代美国妇女参政的意愿事实上高于男性。里根当总统的时候,也任命了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性大法官。
11/从妇女争取投票权的历史,可以看到在英国和美国争取权利的各种渠道和方式。那段历史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在美国相对比较成熟的制度中,还会有街头运动,甚至暴力街头运动。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制度设计大部分情况下不至于把人群逼上绝路:国会走不通,再走法院,法院走不通,
12/再上街,通过媒体报导诉诸社会的良知——好在媒体和社会良知站在弱势一边。而且,各州在立法方面有很大自主权,存在地域差异,有些权利在这个州得不到保护,但在其他一些州可以得到保护。那个时代,南方华人孩子入学也是这种局面:密西西比把华人孩子从白人学校赶出来,一家人搬到密西西比河的西岸,
13/就是阿肯瑟州,那里又可以上学了。虽然既不公平也不正义,但社会不至于把人逼上绝路。回顾这段历史,也是让我们随时警醒:在一个现代文明化反复难产的时空中长大,我们头脑中免不了拖着根辫子,不虚心学习现代文明知识和价值,精神世界很容易就成了阿Q和假洋鬼子合体。
14/Suffragette有个情节,女工Maud Watts七岁在工厂当打工,十四岁做全职工人,有个五岁的儿子。她因为争取妇女投票权,被警察殴打,遭到监禁,被丈夫赶出家门。因为丈夫自己是全职工人,没法带孩子,把儿子送人收养。她反对,但没用,因为按照当时的法律,孩子的父亲说了算——法律都是中老年男人定的,
15/而且把他们选上去的都是男性选民,把法律定成那样也不奇怪。看着收养的人把她的孩子领走,她只能对儿子说“记住你妈的名字叫Maud Watts。” 具体情节可能是虚构,但依据的法律和历史都是真实的;更真实的是那个千古不变的道理:你没有发言权,你跟你孩子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徒步的骑手

徒步的骑手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CaminoTexas

Oct 25
1/ 一夜秋风秋雨,天蓝得像涂了一层厚重的颜色。正值中期选举时段,得克萨斯昨天开始了提前投票,本县在各区设立了十几个投票站。今年县里升级了电子投票系统,选民投出电子票后,投票机自动打印出纸质票,并在独立的扫描机上扫描后跟纸票一起存档。得州没有统一的投票机,
2/ 但各县负责选举的官员决定用什么投票机,必须符合州政府的安全规定。去最近的社区活动中心,投上一票。共和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的广告牌交替插在路边。因为是工作日,去投票的选民大部分是老人,一位中年白人妇女领着一位三四岁的黑人女孩,可能是她的养女吧。两人在短短的队伍中比较显眼。
3/ 投票厅的服务人员几乎都是老人,大部分是义工。投票厅异常安静,没有选民讲话。他们默默进来,出示证件登记,在投票机投完票,默默走出大厅,开车回家或回到工作岗位。活动中心的停车场上有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摊位,一位共和党摊位的大爷看我拍照,说今天很美,他指着活动中心说:“我们的阿拉莫。”
Read 4 tweets
Oct 19
1/几年前在西班牙徒步时,曾遇到一位75岁的路易斯安老头,在到达圣地亚哥的前一天,我们在镇上吃了顿当地名吃——石板牛排。当地餐馆不管几个人一桌,上酒都是成瓶上。老头喝了半瓶,说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领救济养他们兄弟姊妹,他年青时只想挣钱,有了自己的公司,挣了不少钱,娶了名校女生,
2/40多岁时,有了大房子、跑车、游艇,过上了他母亲从未想过的生活,但他发现自己和太太并不快乐。孩子稍微大一点,他把公司卖了,买了辆房车,开着走遍了美国和加拿大,但他太太仍然不快乐,直到去世。吃完饭的时候,他说他太太后来自杀了,眼里涌出泪水。那些年,他卖了家当,开始徒步,
3/ 只是在西班牙就走了5000多公里。老头讲了很多经历的世事和感受,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他说买船的时候快乐,但卖船的时候更快乐。听他讲那句话,有很强的共鸣。自己也玩过一些年的船,那带给人很多快乐,但那种快乐转瞬即逝,不知道为什么,卖船时的确比买船时更快乐,而且那种快乐更持久。
Read 6 tweets
Jul 4
1/ 我不是民主党。在川普之前,得克萨斯州的地方选举,除了一次有民主党朋友参选,我基本是投共和党候选人。我也不属于美国的劳工阶层,虽然认识那个阶层的一些人。民主党现在要增加的各种福利大部分跟我没有关系。但评论各党派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作为,要尊重基本事实,这是出发点。
2/ 美国普通民众现在的几乎所有福利:退休金、最低工资标准、40小时工作制、老人医保、低收入医保等,哪一项不是“进步”党弄出来的?从FDR弄到现在,每一次都步履艰难,拖着不让改革的哪一次不是“保守”党?一些中文世界的人缺少基本历史知识,但意识形态教条和标语口号爆棚,把常识性的东西都搞反了。
3/ 比如,听到有神州才俊说共和党代表劳工诉求。共和党忽悠底层一靠宗教,二靠种族,三靠排外,不靠福利。不幸的是,在美国民众中,越穷越信福音派,越穷越种族歧视,越穷越排外——越穷越认为是少数族裔、外国人导致他们贫穷。这是极右势力的民间土壤。鬼才相信,共和党靠忽悠这种东西能解决底层问题。
Read 8 tweets
Jun 26
1/ 美国是联邦制,宪法保障“州权”,这没有问题。问题是任何权力都不是抽象地在真空中运行,或者在书本上运行,而是具体地在生活世界运行。所以,要看涉及“州权”具体案件。美国内战后,高调用“州权”辩护的多是南方前蓄奴州,大多涉及“州权”的案件起因是前蓄奴州立法侵犯少数族裔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权利。
2/ 这是“州权”问题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大部分国内来的第一代移民缺少对美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加上党国给他们灌输的价值观(有些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反叛党国,但价值观仍然是党国给他们打造的那种模式),很容易认同美国极右势力的核心信条——家长制、等级制、白人至上、宗教狂热、排外等。
3/ 不少反党国的人并不知道民主是什么,既没有像样的书本知识,也没有亲知,只学会了一串标语口号,想像出一个“保守自由”的美国,把极右意识形态和宗教狂热分子的神学宣传品当成历史。这大概类似于未成年人的青春期反叛,或许可以叫做“政治青春期反叛”吧。但民主是成年人的游戏。
Read 9 tweets
Jun 25
a. 有才俊来教导,说最高法院没有禁止堕胎,而是让各州自己决定。在历史上,最高法院维护种族隔离政策(1896)、支持禁止华人孩子上白人公立小学(1924)、支持禁止有色人种跟白人婚恋等,都是用“让各州自己说了算”(所谓“州权”)这种路数,这是一个传统的法律工具,最高法院不会“禁止”公民的行为,
b. 它没有那种权力;它的宪法职能是禁止行政和立法部门侵害公民权利。如果最高法院放任行政和立法部门侵害公民的宪法权利,不管是以“让各州自己说了算”还是以“法院管不着”的名义,实际上都是在禁止公民行使自己的宪法权利。一些才俊缺少最高法院如何行使司法权的基本知识,大言不惭来指正,一律拉黑。
c. 最高法院的职能就是俗称的“司法审核权”,不是审核普通民众的行为,而是审核行政和立法两个权力分支的具体行为是否违宪。比如说,州议会立法禁止堕胎是不是违反公民的宪法权利。1973年最高法院判决说,禁止堕胎违反公民的宪法权利。今天的判决相当于说,禁止不禁止堕胎都不违反公民的宪法权利。
Read 4 tweets
Jun 24
1/ 在今天之前,美国弱势群体有哪些已经习以为常的权利是通过法院争取到的?一、跨种族婚恋的权利(1968);二、有色人种的孩子跟白人孩子同校上学的权利(1953);三、妇女有孕期前两个时段的堕胎权(1973);四、夫妻在卧室使用避孕药的隐私权(1965);五、同性恋婚姻的权利(2015)。
2/ 今天最高法院废除了美国宪法对妇女堕胎权利的保护,各州妇女的命运由自己居住地的州政府决定。在自由开放一些的州,妇女依旧有堕胎权;在保守封闭的州,妇女丧失的堕胎权。这意味着,在堕胎问题上,宪法不再保护封闭落后州的妇女。美国女性的一项基本权利在获得53年,得而复失。
3/ 这项判决把美国公民通过法院获得的以上各种权利置于危险之下。事实上,托马斯大法官在他的赞同意见中威胁,要陆续推翻夫妻避孕的隐私权、同性合法婚恋权等。他本人是黑人,娶了白人太太。若不是最高法院1968年在Loving 案中的判决,他的跨种族婚姻在至少16个州是违法的,在有些州可以判处两年徒刑。
Read 4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