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爽 Profile picture
Jan 22 17 tweets 6 min read
我来了美国才知道: 杯/CUP 是个标准的容积单位,美国人烘焙、做汤时说的1 CUP等于236 ml

后来发现家里买的日本电饭煲,附带量杯1杯等于180ml☹️

后来又发现日本标准1杯等于200ml😱

再后来又发现英国1杯等于250 ml🥲

我以为看尽人间冷暖了,发现小米电饭煲自带量杯1杯等于160ml😨

#活到死学到死
国内卖电饭煲说3L,这是指锅子容积;美国卖电饭煲说5杯,是指能煮多少米

所以我用美国商店里卖的日本电饭煲、一次煮2杯米,请问我一次到底煮了多少米?

大米属于碳水化合物,对减肥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吃米约等于吃糖,差一点就差好多吧☹️

然后我又才发现:美国卖的米桶,注明了“短米”,这又是什么鬼😭
美国人说的 short grain 短粒米相当于我们江南水乡人民喜欢吃的粳米,粳念 jing😂

long grain 长粒米相当于籼米,籼念 xian

Jasmine rice 就是泰国香米那些

因为密度不同,同样容积的短粒米、长粒米,重量也有差别

那么我用美国商店里卖的日本电饭煲、一次煮2杯米,请问我一次到底煮了多少米?😤
更正:

上面照片里的米,中粒米相当于我们说的籼米,长粒米指印度米那些,jasmine指泰国香米那些
美国人把 cup 当标准计量单位,可以跟 oz、qt 等容积单位换算。其他国家不清楚

说起 oz 盎司,这也是个“日你先人”的计量单位

oz 能表示重量,香港人说苹果耳机仅重多少安士,安士就是 oz 就是盎司,跟克换算

oz 还能表示容积,啤酒瓶、香水瓶上的 fl oz 就是 fluid ounce 就是液体盎司,跟毫升换算
为什么要学习 1 CUP 到底有多少 ml ?

以前国内有“一天喝八杯水”的健康法则,当时我就迷思了,为了少离开座位,我拿比星巴克最大号杯子更大的杯子喝水,一天喝八杯我就死了

知道 1 CUP 等于 236ml,那我就理解其实是建议一天至少摄入 1.9 升水(包括吃饭、喝汤、吃水果时获得的水分)

#活到死学到死
继续 杯/CUP 的迷思

美国比 CUP 小的容积单位是 盎司/oz,1 CUP 等于 8 oz,没错这里不是十进制而是八进制,比如我烤面包要放 3/4 CUP 也就是 6 oz 水

ps:美国人喜欢用分数表示小数,我就没见过 0.75 cup 一说

我用的量杯设计得还挺合理,一边是八进制的 oz 和 CUP 刻度、另一边是 oz 和 ml 刻度
美国比 oz 更小的容积单位还有 汤匙/tbsp 和 茶匙/tsp,菜谱里的1汤匙油是特指那么多油

美国官方规定1汤匙等于15ml、民间传统等于14.8 ml,好吧🤪

美国1汤匙等于3茶匙,澳大利亚等于4茶匙,why啊😱

据说英国1汤匙合20ml,我已经没力气求证了😂

喜欢烘焙的人都知道,汤匙不是左边、而是右边手上那种
国内的居民营养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请问为什么是不是5克、7克?

因为1茶匙盐重6克👍

虽然美国人使用非常诡异的度量衡系统,但美国人非常喜欢准确地量化数字。所以他们定义了1茶匙盐和1茶匙糖的重量,1茶匙糖重4克

而且茶匙有标准量具,1茶匙是指满的、平的1茶匙,不是随便挖一勺
注:WHO 建议一天食盐少于5克

我一般跟亲戚朋友解释,说在老家、北上广、香港、美国的生活难度差不多 1:5:10:20,难度既来自经济、地域歧视、文化冲突这些大原因,也有无数个茶匙这样的新问题,强迫你活到死学到死

杯和茶匙对我的影响,更多是文化冲突,谁想到美国人那么精确咧?他们连心算都不会🤷‍♂️
我看“加盐少许”的中式菜谱学做菜的,肯定对美国人杯和茶匙的精确有点不忿

后来看到美国菜谱写放一小撮(1 pinch)盐,我就挺高兴、找到破绽了吧?🌞

然后太太告诉我,说 1 pinch 也指特定容量😱

我一搜果然 1 pinch 等于 1/16 tsp😱

再后来我看菜谱有写4瓣(clove)大蒜,嘿嘿,这总没法计量了吧?
美国比 杯/CUP 更大的容积单位还有品脱、夸脱、加仑等

1 pint/品脱等于2杯等于473ml,比如哈根达斯大包装是473ml,如果我早知道这等于1品脱,就明白它是美国货、而不是德国货了

错过一次“知识的力量”🤷‍♂️

1 quart/夸脱等于2品脱,比如铸铁神锅 Le Creuset 在美国就按夸脱卖,我哪知道6夸脱的锅多大?
1 gallon/加仑等于4夸脱等于3785毫升,比如超市常见的大纸盒牛奶就是1/2加仑,等于1.89升

国内最常见的和加仑有关的东西,是办公室饮水机的桶装水,每桶水体积是18.9升,其实就是5加仑🤷‍♂️

美国汽油按加仑卖,汽车油耗不计算百公里耗油多少升,而是计算一加仑汽油能跑多远,简称MPG🤷‍♂️

系统性的尴尬🤷‍♂️
美国比加仑更大的容积单位,还有蒲式耳什么的,我都不懂

那么买冰箱时,美国人用什么单位表示冰箱内部容积?

cu ft/立方英尺

1立方英尺等于7.481加仑

see?跟加仑不是整数换算,完全不是一个体系的单位😤

打理草坪需要买土或者mulch,此时用的体积单位是 cu yd/立方码,1立方码合27立方英尺😑😭
1码大约0.9米,感觉比米小不了多少,但是1立方码=0.9x0.9x0.9=0.729立方米,小很多…

相比之下公制多简单,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2000瓶农夫山泉

😭

为找回自信,后来我特地去查美国菜谱里说的一瓣蒜到底有多少,没想到人家真的有定义:

1 clove/瓣 蒜等于1茶匙碾碎的大蒜、等于1/4茶匙大蒜粉🤷‍♂️😭
注:

pinch、clove 的定义是约定俗成,不是标准单位

还有其他单位表示容积、体积,我还没学会

那么多放飞自我的计量单位和发人深省的精准,到底应该怎么学呢?最好的方法是经常用它们,其次就是写出来、加深记忆

我学会这些,累计时间不足半天但前后横跨十年,FUCK😤

以后聊长度…

#活到死学到死
忘说了,昨天刚说完一撮盐的这个 pinch 到底等于多少盐,我又顺便学会一句俗语

Take something with a pinch of salt

直译是:(需要)给某个事情加一撮盐

实际意思是表示怀疑,说这个事情不够准确或者不够真实

我怎么可能猜到这个意思?

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in…

#活到死学到死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倪爽

倪爽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nishuang

Jan 7
Garyvee 采访扎克伯格,谈论关于 Metaverse、WEB 3.0 的过去和未来

Garyvee 最近一直狂推 NFT 概念和产品,是生意人切入这个领域的最佳范例。他在节目里对比 Metaverse 里数字资产和当年 FB 上的农场游戏…的确是个很有洞察、也极具说服力的聪明人

#设计元宇宙 overcast.fm/+UrmjdIyCA
聊几句听播客

听播客 Podcast 是练习英语听力的好办法,而练习听力是学英语、使用英语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是听你专业、相关领域的播客,再利用播客的慢速播放功能、回退15秒按钮,可以创造一个低压力的学英语好习惯👏

看美剧学英语略难,干扰因素较多、容易分神;播客就两三个人对聊,有助集中精力
听 Clubhouse、Twitter Space 是练习英语听力的进阶形式

优点是大家说的都是口语,没什么大单词、复杂的从句、抖书包的引经据典和隐喻,总体比较容易理解

主要难度是很多人说话速度较快,而且大家说的是各国英语和各国口音的英语,再加上某些人话筒效果不好、啾啾啾啾乱叫,所以听起来比听播客更累
Read 6 tweets
Jan 6
今天推荐技术常识书籍“区块链实战: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模式”,作者是区块链技术专业人士

我见过的最佳区块链启蒙读物,面向企业、政府等B端客户,不但详细解释基本概念,还分析了真实的落地应用案例

回答了客户和普通人最大的疑问:区块链关我屁事、有什么鸟用?

#100X阅读

weread.qq.com/web/appreader/… Image
区块链属于新兴技术,技术正在高速进化,落地产品还处于启蒙阶段,密码学、金融知识、庞氏骗局、几十万美元头像各种概念混杂…很难在噪音里学一个快速变化的东西

本书把 2020 年前最重要的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做了全局小结,对未来技术和产品作出适当预测,为你排除噪音、建立基础,帮你跟进区块链发展👍
读这种新兴技术的书,最大难度是你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真正理解书里说的到底是什么

同样,知道、理解都不会直接转化为个人能力,你得亲身参与区块链项目、用区块链产品才行…现在这种机会还不多

阅读本书的最好方式,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把它作为索引,去进一步探寻相关知识,去参与区块链项目💪
Read 4 tweets
Jan 5
再次推荐闲书“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作者是著名华尔街日报调查记者

女版乔布斯创造了革命性血液检测技术,本书讲述百亿美元公司、创始人背后精心策划的商业骗局,为什么世界巨富也被她欺骗?

十年跨度,数百次采访。故事比好莱坞电影精彩,特别是扭曲的人性

建议一口气读完

#100X阅读 ImageImage
读这种新闻调查类书籍(或纪录片),先要判断它偏新闻、阐述事实,还是偏专栏、作者借机表达观点,还是偏小说、以说故事为主

本书偏新闻,但作者组织、展现内容的能力超强,错综复杂的事情被他描述得紧凑、有节奏感,成为好故事

最后他把自己和女主的纷争也写进了本书,身兼当事人和述说者,很有意思
微信读书上有这本书

《坏血:一个硅谷巨头的秘密与谎言》约翰·卡雷鲁

weread.qq.com/web/appreader/… Image
Read 5 tweets
Jan 5
三星 Freestyle 迷你投影仪

550 流明,体检很小,介乎手机投影仪和家用投影仪之间,强调在户外使用的场景,非传统的圆筒造型,主打的是 Z 世代消费者吧

我猜它能给手机充电,所有便携小家电、以及比巴掌大的数码产品,其实都是自带特殊功能的充电宝

再来一个三星的 55 寸游戏显示器

4K 屏,尺寸太大、弧度太大,一下子难以适应

随身携带、不占额外空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坐的凳子

站立式办公已经过时了,试试站立式摸鱼

这里贴的都是 CES2022 展览会上的展品。视频来源见视频下面粗体小字,谢谢这些拍摄和制作视频的作者们

Read 6 tweets
Mar 2, 2021
看设计猜用途

#设计参考
实际上是个路由器

传统路由器因为设计风格偏技术向,往往感觉档次不高,最终都被放在看不到的角落里

设计公司 Snøhetta 为 Telenor 挪威电信设计的这个路由器,采用了更美观、与现代家居相容的设计,拉近了电信公司和用户之间的距离

设计项目简介:
snohetta.com/projects/420-c…
作为对比,看看当前其他公司的路由器设计风格
Read 4 tweets
Feb 24, 2021
美国邮政 USPS 终于要升级邮车了👏

新车造型有点未来感、有点外星人、有点教皇专车。预计最快 2023 年上路🤔

现在 USPS 使用跑了 30 多年的老款邮车,虽说声音很亲切,但车子实在太老,最近几年频繁发生自燃事件

美国车是左方向盘,但邮车方向盘在右侧,邮差坐在车里就能打开路边的邮箱

#设计参考
参考:教皇的专车

造型即威严又好笑,后面一半特别高,教皇可以站在里面跟信众质疑
来一个视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美国邮车太老,最近几年频繁发生自燃

据说是因为车子太老,发动机会过热、爆炸

现在运营中的邮车来自著名军火商、飞机制造商格鲁曼,邮车的预计寿命 24 年,过了 24 年之后,车辆状况果然就急剧退化了。这车辆寿命计算得也太准了

Read 6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Too expensive?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