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StoryStudio Profile picture
Aug 29 11 tweets 5 min read
還記得 2003 年,​讓全世界都為之震動的 SARS 疫情嗎?​

這場近 20 年前的世紀大疫,​或許對超過 20 歲的你我都記憶猶新。​

然而同年 5 月,​還有另一件震撼當時臺灣人的大事,​
那就是——

#蘋果日報 🍎 以正式登陸臺灣。​

8/31 一過後,蘋果新聞網就會封存這 20 年來的所有新聞素材與資料。
1⃣️吃蘋果,看真相?

蘋果日報在臺創刊之時,請來當紅的港星鍾麗緹拍攝宣傳照。鍾麗緹全裸躺在上萬顆蘋果中,以誘惑的姿態,帶給當時的臺灣觀眾極大的視覺震撼。

創蘋記廣告:
2⃣全彩頭版

蘋果日報頭版,經常以大幅全彩的照片為主。消費者在挑選報紙時很容易就被圖片所吸引,這也是跟其他主流媒體很大的不同。

2003年5月2日發行的創刊號,雖然最為人所知的是,隨報贈送一張鍾麗緹裸身海報。但當時正逢 SARS 流行期間,頭版也紀錄下因抗疫而殉職的和平醫院護理長 #陳靜秋
3⃣打擊藍綠

在臺灣的報紙中,蘋果日報打藍批綠,不分政黨批評時政的態度與立場,也使人印象深刻。

像2008年,前總統陳水扁入獄後一連串的追蹤報導、2013年馬王政爭時頭版整面的諷刺漫畫,以及近年創辦人黎智英向來的反共言論,也都讓人很難以「親藍」或「挺綠」來替蘋果日報定義政治光譜。
4⃣️蘋果動新聞

2009年,蘋果日報跨足影音正式推出蘋果動新聞,以自製的動畫來呈現新聞。

由於它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網路上至今也流傳許多截自動新聞的梗圖。走紅的程度,甚至還上了美國知名的康納脫口秀,動新聞團隊還以動畫的形式跟主持人隔海互嗆。

《康納脫口秀》:
5⃣王建民特刊

蘋果日報的體育版在各大報中獨樹一格,除了賽事資訊之外,甚至包含運彩投注預測,是許多運動迷「配飯」的好工具。此外,蘋果也是少數將體育新聞(除奧運等國際賽事)放在頭版的媒體。

在 2006 到 2007 年,巔峰時期的王建民更登上蘋果日報頭版,裡面大篇幅地報導單季 19 勝的全記錄。
6⃣️通勤報《爽報》

2006 年 10 月 23 日,蘋果日報發行免費刊物《爽報》。爽報定位為一種通勤報紙,在各大捷運站皆可索取。

由於爽報免費、又容易取得,被稱為「 #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7⃣️今天我最美​

你身邊有人曾經登上過「#今天我最美」的版面嗎?​

延續過往無名小站的「無名女神」、或是 PTT 的表特女神,蘋果日報長期以來「今天我最美」的單元,雖然不像政治線或影視綜藝線的報導亮眼。​

但你知道嗎?今天我最美單元,到去年為止都還有持續更新呢!
8⃣人間異語

2004 年 12 月,蘋果日報開始連載了名為「#名人異語」的專欄,最早是透過訪談打破名人的刻板印象。

之後訪談對象逐漸擴及社會各階層的小人物,並以匿名方式進行訪問,改名為「#人間異語」,受訪者多半有著不同於主流社會的人生,他們的故事也鮮少主流媒體報導,讓大眾知道他們的故事。
9⃣️付費訂閱

2019 年,由於大環境與紙媒產業改變與衰退,蘋果日報推出收費會員制,要求會員註冊付費後,才能完全看到蘋果新聞網的所有內容。

然而,會員訂閱並未成功解決蘋果日報的虧損問題,反而流失更多觀眾。最終歷經兩年,在 2021 年全面取消付費制度,網站上的內容也恢復了免費閱讀。
🔟蘋果資料庫該何去何從?

前陣子蘋果易手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幾經波折後目前還不知會如何落幕。但可以肯定的是, 這週三(8/31) 過後,蘋果新聞網就會封存這 20 年來的所有新聞素材與資料。

這些曾創造與見證臺灣歷史的 #資料庫,究竟會何去何從呢?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故事 StoryStudio

故事 StoryStudio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GushiTw

Jun 4
1989 年 6 月 3 日晚上 6 點 30 分,北京市人民政府和戒嚴部隊指揮發出《緊急通告》:

「全體市民們:首都今晚發生了嚴重的反革命暴亂。暴徒們猖狂襲擊解放軍指戰員,搶軍火,燒軍車,設路障,綁架解放軍官兵,妄圖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社會主義制度。」
「人民解放軍多日來保持了高度克制,現在必須堅決反擊反革命暴亂。首都公民要遵守戒嚴令規定,並同解放軍密切配合,堅決捍衛憲法,保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和首都的安全。凡在天安門廣場的公民和學生,應立即離開,以保證戒嚴部隊執行任務。凡不聽勸告的,將無法保證其安全,一切後果完全由自己負責。」
這成為趙紫陽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Read 10 tweets
Jun 1
故事的 Discord 頻道→discord.gg/Qfk4WfdVbv

我們明晚將在Discord上舉辦一場活動,之後也會想要把部分社群功能轉移到Discord上,希望可以有一些新的有趣事情在上面發生! Image
自 1987 年第一屆書展拉開序幕伊始,30 多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以跨越一個人的半生,書與書展的轉變更是多得無從細數。在過去沒有網際網路的日子裡,每個人都宛如一座孤島,書就是那個年代最好的心靈糧食。
而「閱讀」這個行動本身,也像是站在孤島上舉目四望──沒有星等評價、沒有一鍵書評,挑書就是一場華麗的荒島冒險,有買到爛書的風險,也有挖到寶的驚喜。

時間來到現在,當 Covid-19 席捲全球已達兩年多、臺灣晚他人一步陷入疫情風暴之中,我們每個人,是否也在疫情時代漸漸活成了一座座荒島?
Read 6 tweets
Jul 3, 2021
1981 年 7 月 3 日,對剛放暑假的臺大校園來說,似乎只是平凡的一天,有些學生還留在學校準備暑假活動,有些學生已整理好行李,準備回鄉。

看似平凡的一天,卻發生了不平凡的事。

那一天,在研究生圖書館旁的草地上,甫從美國回來幾個月的陳文成,就陳屍在那。
聽聞噩耗的家人,在歷經一番波折後,才見到陳文成的遺體。說不難過是騙人的,但更多的是震驚,畢竟在前一天才好好的人,怎麼到了隔天就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呢?

這中間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7 月 2 日星期四晚上,警總到了陳家,以「陳文成曾金錢贊助美麗島雜誌社」為由帶走了陳文成,當時不論是他自己還是他的家人都不知道,這一去,他便再也沒有回來。

但是,警總不僅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甚至丟了這四個字:「畏罪自殺」。
Read 9 tweets
Jan 27, 2021
【Pui~Pui~】
#轟隆隆_隆隆隆隆_衝衝衝衝_拉風 #引擎發動
 
最近剛上線就立刻登上熱門話題的 Pui Pui 天竺鼠車車(PUI PUI モルカー),除了讓人融化的天竺鼠外,每集試圖傳達的交通安全議題也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但你知道就連強盜都記得繫的安全帶,到底是什麼時候成為標準配備的呢?
在第二集「抓住銀行搶劫犯!」中,搶劫銀行的壞人即使挾持了天竺鼠西羅摩(シロモ)逃亡,但衝上車也不忘繫上安全帶以策安全(是說搶劫就很危險吧?)
  
目前常見的「#三點式安全帶」,是在汽車大量生產 40 多年後的 1950 年代,才由工程師 Nils Bohlin 發明。
此時的台灣開車的人還不多,會繫上安全帶保護自己的人就更少了,很多人只看到汽車的拉風,卻忽略了這種高速的交通工具所具有的危險性。

講到這裡,不妨猜猜比汽車還更早普及,所有乘客都必須得繫上安全帶的是____?
Read 9 tweets
Jan 19, 2021
1910 年,清帝國的最後一年,有場神祕的瘟疫在中國東北爆發。短短幾天之內,就有越來越多死亡的消息傳來。他們染病特徵是發燒、咳嗽、吐血,然後暴斃,肌膚甚至變成紫色。病情「如水泄地,似火燎原」。

人們懷疑,這傳染病是鼠疫,所以撲滅老鼠,成為第一要務。但沒想到,滅鼠行動並沒有減緩疫情⋯⋯
這時,有位來自英屬馬來亞的醫生伍連德提出了不一樣的意見。伍連德雖然是華裔,但曾在劍橋大學攻讀醫學博士,也曾到歐洲留學。他的意見跟其他外國顧問不一樣,跟中國官員也不一樣。他說,這不是一般人認為的腺鼠疫,而是透過空氣和飛沫傳播的肺鼠疫。

如何對抗這種疾病?伍連德說,要戴口罩!
(續)
當時口罩對一般人來講還是個新鮮的玩意。但在伍連德的強力要求下,口罩成為了每個人的必需品。有位法國醫生堅持不相信口罩的功用,結果幾天後竟然就染病死去。

伍連德也推行隔離政策,並進行嚴格的交通管制。在各種嚴厲手段下,疫情慢慢減緩下來。

但它並沒有完全消失,還在蠢蠢欲動。
(續)
Read 7 tweets
Jan 17, 2021
《GREAT CHINESE WALL DOOMED! PEKING SEEKS WORLD TRADE!》

這是 1899 年美國一條驚天動地、甚至遠播到歐洲的假新聞。

這則新聞原本只是四個地方記者創造出來的假花邊小新聞,到底為什麼會成為 19 世紀末讓人為之震撼的事件呢?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
昨天參加報導者在基隆活動的一點小感想,跟推友們分享。

在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的時代,像我們這樣的媒體,遇到的挑戰不是「假新聞」本身,而是如何才能比「假新聞」更能打動閱聽眾,成為「日常之所需」不然所謂事實查核永遠來不及跟上假新聞傳播的速度。

@tw_reporter_org
「不要因為被問過,就不要再做,因為永遠會有人還沒聽過這些,永遠都會有人想要被解答」

剛剛家族line群組突然傳了一個聲稱是「確診醫生妻子」的音檔,「有症狀的人都會隱匿,假裝是感冒跑去小診所傳染給其他人」

我不相信光聽聲音就可以判斷是誰,但偏偏愈是這種消息,恐懼的心理永遠有人吃這套。
Read 4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