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OO Profile picture
Apr 24, 2022 21 tweets 4 min read Read on X
🧵翻译:《模因之战——为什么俄罗斯的"Z字侵略"不会以和平结束》

此串推没有通过经济和政治,而是以文化、语言以及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场侵略。读过以后,我们或许会对这场侵略有一个新的认知。

作者表示:这是一次注定会发生的侵略,想要真正理解,要先了解俄国的语言和文化。
读前请看:
1. 作者使用的meme,并非"梗"的含义,而是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所创造的词汇——模因。在此文中,模因可以理解为:俄罗斯人受文化历史及语言的世代影响,传承着这种民族主义思想,并深刻地烙印在他们基因中。
2. 以下是我的翻译,不是我的观点。
3. 原文太长了,会分多次翻译。
4. 此文非常晦涩,包含大量的知识和独特的文风。因此我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并重新措辞,介意勿看。
5. 作者使用的Z-war,我翻译为Z之战/z字入侵,可以理解为俄国的侵略.
6.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希望大家多多转发阅读。翻译这种文章很辛苦,没人看的话以后就不弄了。
7. 有些我没读懂的地方,翻错了请指正。
一些西方砖家不熟悉东欧的文化背景,所以他们天真地以为,这场侵略是一场意外,俄罗斯的入侵是由于某些“误会”造成的,而这些都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

一个痴心妄想的例子:知名砖家Luttwak认为“战争可以停了”。因为他不想战争继续。他的逻辑是:他不需要=没人需要,所以那就和平解决,但事实并非如此。
Luttwak:"如果乌克兰能承诺不加入北约,然后普京再同意让他们加入欧盟,那战争就结束了啊。普京想要顿巴地区,那乌克兰就同意举行公投呗"

没有人能决定结束这场战争,因为它只受那真正的入侵原因所支配——这原因与普京或泽伦斯基、集体安全条约或北约都无关。这也无关于政权之争,这是一场模因之战。
俄罗斯发动“Z之战”侵略的真正动机,不是什么国家安全,也无关于联盟,甚至跟政治立场都没关系。他们只是想清除乌克兰"错误"的模因,并将“正确”的模因给乌克兰植入进去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普京的这场侵略会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为什么俄罗斯人会如此轻易地就同意普京对乌克兰发动侵略的原因。
作者认为,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必须先理解它的语言及文化。那些真正了解俄国文化的人其实已经预见到了,Z之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不懂俄国文化的人才会惊讶。

Z之战的发生是因为俄罗斯人从来都没承认过乌克兰的存在。特别是那些被尊崇的俄国文化精英们参与策动了侵略,而非无知的俄国平民。
这些俄国精英们认为:乌克兰并不是一个真正国家,他们的文化和历史都是虚假或劣等的。换句话说,核心问题是:乌克兰人坚持使用低等的模因。他们本可以升级并接受"更高级"的俄罗斯模因,但他们拒绝了。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只能在文化背景下理解。克里姆林宫并没有在发动一场"战争",它是在“解放”乌克兰。
俄罗斯希望通过注入正确的模因来"拯救"乌克兰,但事实证明,乌克兰人并不想被"拯救"。所以普京的"特别行动"就演变成了入侵。

克里姆林宫最初的判断是:乌克兰还是可以拯救的。虽然乌克兰是一个被"纳粹"洗了脑,并控制了的低等俄罗斯种族国家。但其实乌克兰人心底里是想回归正常,回归俄罗斯的怀抱的。
要理解俄罗斯侵略的底层逻辑,我们必须知道,(在俄罗斯人的脑子里)俄罗斯化=正常化,所以俄罗斯人认为:当乌克兰人被俄罗斯化后,他们就变得正常了。

所以"z字入侵"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作为礼物或出于人道关怀。这就是为什么乌克兰的抵抗令他们如此震惊,俄罗斯人会认为:他们竟然不想做正常人。
乌克兰的"忘恩负义"和拒绝俄化是俄军武力迅速升级的原因。如果俄军在5月9日胜利日前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作者表示不会感到惊讶。

作者引用了57万订阅的“全俄电视广播”记者的话:我们应不应该让全世界看看马里乌波尔?当然应该!我们应该让基辅、利沃夫等地的乌克兰人看看:如果你们不投降,就得毁灭。
他还引用了另一位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的话:

“当茲杜伯尼夫被轰炸时,我一点也不难过。谁让乌克兰人当初选择了独立。现在乌克兰为了能再次加入俄罗斯,他们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啊。我认为哈尔科夫、基辅、第聂伯罗等地也是如此(一点也不难过,这就是代价)”

注:这些话的味道,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公平地说,俄罗斯人一直是这个作风——他们目无法度,无视道德。但由于他们之前发动的侵略,很多都是针对非白人或非基督徒的(比如对叙利亚的逊尼派),所以没有太多(白人/基督徒)会在乎。

但为什么这次是侵略乌克兰呢?作者认为要从布罗斯基开始说起——俄国著名的流亡诗人,俄国文学的最后一位伟大诗人。
布罗斯基在西方挺出名,主要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文化影响力可能被低估了。在美国,他获得了大量的奖项和荣誉,成为了美国的顶级诗人。他的文学才华和受迫害履历对他的美国职业生涯帮助很大。

注:布罗斯基(1940—1996),苏联出生的美籍犹太裔诗人,受苏联迫害多次入狱,1972年被驱逐。
《论乌克兰独立》,这是布罗斯基1992年在美国读过的诗。尽管这首诗是他在美国创作出版的,但它可能是在后苏联时代被俄罗斯人引用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政治宣言。因为这是一首极其极端民族主义的诗。

对于这首诗的翻译,作者选择了这段意译翻译,而非直译。因为直译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来说过于晦涩。
注:很抱歉我读不懂这首诗,可以理解为外国人读唐诗宋词的感觉。但我能感受到布罗斯基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以及对乌克兰独立的愤怒和对苏联领导人的讥讽。

据我了解,这首诗从未正式出版过,且曾被喜欢他的乌克兰人质疑不是他本人所写,但布罗德斯后来承认了。这首诗同时受到乌克兰"亲俄份子"的喜欢。
在诗中,布罗斯基向"Khokhly"们(俄国人对乌克兰人的蔑称)传达了很多信号。他表示:

1. 让乌克兰人都去死吧
2. 我保证你们这些二毛子将被波兰人和德国人狠操
3. 我该往第聂伯河里吐口水,让水倒流

布罗斯基在美国读诗时,称自己是在冒险。然而,它却正确地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大部分人对乌克兰的态度。
有趣的是,布罗斯基诗的最后两行。他写道:
“当乌克兰人垂死的时候,挠着破床,嘴里喃喃的还是亚历山大的台词,而不是塔拉斯的屁话”

意思是:乌克兰人死前会引用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话,而不是乌克兰骗子舍甫琴科的话。因为乌克兰人就是俄罗斯人。布罗斯基是在讽刺乌克兰人,质疑这民族的存在合法性。
2014年以后,这首诗开始被俄罗斯人重视,并不断得到媒体和当局的支持,比如俄罗斯议会报。同时也在俄国反乌独立圈子中热传。

但重点不是俄罗斯人比乌克兰人更优越,而是俄国对文学的政治化,特别是对诗歌的政治化。哪位你崇拜和引用的诗人不是有政治倾向的——这是俄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政治问题。(暂完)
小结:今天先翻译到这,剩下还有很多。我喜欢作者观点,让我意识到这确实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或政治甚至国家领导人私心的问题。我也一直在好奇,作为一个没被墙的相对开放的民族,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俄罗斯人会支持普京的侵略,而作者似乎已经给了我答案。

关于模因也引发我的思考:中国人的模因是什么呢?
原推作者用布罗斯基举例:这样一位反俄的民主斗士、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美国著名教授,不也是个极端民族主义者。

这有一点像那些被中共迫害的异议人士,却持有"大一统"思想。当你崇拜的"反共偶像"告诉你还是要统一台湾的时候,你或许会感到这种模因是如何烙印在人类的肉体灵魂中的,而它是很难改变的。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 KOO

🇺🇦 KOO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KooPeben

Jul 11, 2022
🪁我在思考"河南村镇银行维权活动"能成功组织起来的背后原因和几种可能性(都是我乱想的哈)

1.维稳策略
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与其遮遮掩掩增加成本,不如让一切来的更猛烈些。此次维权镇压,基本将受害储户中有行动力的勇敢者一网打尽,将他们从全国引诱到郑州来个"瓮中捉鳖",一劳永逸的同时永绝后患。
2.经费紧缺
公共安全支出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出,更是庞大负累。"村镇银行事件"从爆雷到现在近两月,政府每天都在出血。阻断如此庞大的维权暴动事件,需要巨量的人力物力和科技人才。在地方财政几近崩溃的今天还要负担清零政策的支出,紧缺的维稳经费或许已经无法完全覆盖阻止如此大规模的事件发生。
3.权利斗争
社会群体事件是中共的噩梦,他们惯于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巨大的维稳投入体现在预防阶段,预警式的抓捕已是很成熟的经验。还没做上火车便被请去喝茶,在梦乡中被黑皮踹开房门强行带走,这些场景历历在目。在这敏感的一年发生如此大事,不免让我怀疑是否有人"开绿灯",利用社会事件搞权斗。
Read 5 tweets
Jul 10, 2022
🌊我在关注<河南村镇银行暴雷事件>
今天是受害储户们的第四次维权活动,超过三千名受害者从全国来到郑州参与了抗议。

从五月到七月近两个月的时间,受害者们经历了投诉无门/被赋红码/被官方打压/无媒体报道/无律师响应的窘迫境地,直到今天凌晨成功组织了这场超大规模的抗议维权活动,过程是艰辛的。
有残疾人被打昏迷,有孕妇流产,很多人不同程度的流血受伤。没有意外,活动于下午一点半以警察成功镇压而落幕,这又是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反恐演习"。

有统一白衣/黑衣制服的疑似城管和闲散人员的力量,也有正规警察,他们有战术有组织地进行了围堵包抄和抓捕,对抗议者成功的实施了围困+突击的战术。
他们先将人群围困在现场,阻断外援和补给的输送,消耗维权者们的体力。在时机成熟时,由雇佣兵前排突击硬抗,冲散并分割正面人群,再由两翼进行包抄实施局部抓捕,类似俄军的"小锅战术"。

配合电子设备屏蔽信号,和早已备好的救护车及30多辆大巴车,中共通过攻击平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成熟的军事能力。
Read 5 tweets
Jul 3, 2022
🧵这个串推是关于"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2022年对中国民意调查数据>的总结和分析。我喜欢通过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这是我们了解真实世界重要的途径,尤其是这么敏感且沉重的结论。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了最新的(2022年)民意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九国对中国和习近平的感受,以及对中国的人权问题/军事扩张/经济实力/国家影响力/干涉别国内政的态度,和本国与中国关系的看法,并把调查结果进一步对比分析。

版面有限,更多细节详细请戳👇 pewrsr.ch/3yuj5C3
结果显示,大多数民众的负面印象涉及中国的人权、军事和经济对抗,以及对别国内政的干预等,其中人权问题的关注最大。

对比该机构2022年的调查结果,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对中国的负面态度都有所上升。而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外,其余国家几乎都对习近平持负面态度,毫无信心的则人高达40%。
Read 12 tweets
Jun 18, 2022
🧵强撑的普京,惶恐的寡头。落寞的俄罗斯经济论坛,是俄国被世界孤立的缩影,也预示了未来的崩溃🌊
第25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15号在俄罗斯开幕,将于18日闭幕。共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人士参与,而西方国家几乎全员缺席。

拜登此前宣布美国不会参加这次会议,并呼吁他其他国家抵制这个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论坛。在美国的带动下,欧洲国家及大部分西方企业都没有参加。
ft.com/content/33008a…
对于这种现状,俄罗斯已有应对。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的外国投资者并不只来自欧美,还有很多来自中国、印度、菲律宾和中东国家的投资者。他们对俄罗斯市场很有兴趣,并且不会被西方的“报复”吓退脚步。

而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会上表示:俄中关系经受住了西方挑拨,中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欧盟正在自杀。
Read 12 tweets
Jun 16, 2022
Dear @SFU
You have asked me to offer more details about "Liu Yuming", but you have deleted this reply now, and replaced it with a unified statement.

It seems like the SFU doesn't plan to begin this investigation anymore, but I won't give up to contact with SFU and petitioning.
For "Liu Yuming" a student of SFU sexist comments event. After emailing our petition to more than a dozen management, I only received two replies so far from one director and you @SFU who both told me that We should report it to the original platform and Chinese local police.
Our appeal is to officially investigate this issue in SFU, and release the result following the criteria. It is not only for us but only for more than thousands of SFU students, especially female students can have a healthier and safer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living conditions.
Read 7 tweets
Jun 11, 2022
Inty说别的懒得搭理了,扣五毛帽子算他传统艺能了。但他说我不附消息源我就必须得说了,三个月我从没发过不带消息源的新闻,这绝对是撞我枪口上了🙂

Image
我连发段子抖机灵都会附上消息源,谁要闲得无聊你们可以翻我推文,翻到没有消息源的告诉我🙂

还有我曾经至少两次提醒过他发了假新闻,我记得非常清楚,翻到了也可以去告诉一下他。
@maklokgai 麦哥,你看Inty骂我这话耳熟不🙂
Read 4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