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葭 Profile picture
May 22, 2022 5 tweets 1 min read Read on X
不研究台灣的人是不知道的。「一個中國」和「一個中國原則」,區別非常大,甚至是相反的表述。就是這麼神奇。
補充一下這條:「一個中國」是指被各自表述的「一個中國」,是公報裡被「noticed」那個「一個中國」。而「一個中國原則」則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即PRC」,一中原則隱含的深層話語即「一國兩制」。這是美方不可接受的。
或者我再明確一下,台灣基本不提一中,新聞和研究界會講「憲法一中」以及ROC的合法性及連續性。美國的一中是「注意到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可以認為是對當時情景的客觀描述,也有未來的解釋空間。大陸的一中則更簡單:在下就叫一中。
拿聯合公報裡對一中這件事來說吧,美國用的是「noticed」,英國用的是「acknowledged」,這兩派大概有四五十個國家,還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用「accepted」。中文一概用「承認」。黨國取消英文教育有沒有必要?在黨國的立場上,當然有必要。
過去,我經常說簡體中文是帶毒的語言。以上就是一例。中文公報裡的「承認」,對應三個意思決然不同的英文。再比如,「港人治港」,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暗含的意思是「愛國愛黨的港人才能治港」。這個是必要條件。作為普通人,雖然不能一眼看出,但面對簡單的政治話語,必須認真思考其中的內涵。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賈葭

賈葭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jajia

Feb 12, 2023
反送中時候我講過,香港這一課很長很複雜,往近了講也要從二十年前的二十三條遊行說起。往遠了要講1820年代清國和英國的海上貿易。但核心是,香港就是與中國大陸不同的、有自己堅定價值觀念的城市。越了解香港,越不會出現與香港人的衝突。別的不說,維園三十年燭光,這個不論如何感謝都無法表達萬一。
過去我常說,香港猶如中國大陸的體外U盤和記憶體,為中國保存了大量中國大陸不可能保存、記憶的歷史,記錄了那些罄竹難書的罪惡歷史。這當然不是香港的份內之事,但這正是香港價值的體現。沒有香港的記憶,中國歷史就是虛偽和殘缺的。
這些年香港早就元氣大傷,作為保存中國記憶的香港,如今連自身的記憶都不能保存,香港發生的事不能在香港表達和記錄,需要去海外保存記錄。這是目前較為重要的事。而小粉紅對香港的無知以及普通遊客對香港的輕蔑由來已久,但這幾乎是香港問題中最不重要的那部分,網上這些亂七八糟的完全可以忽略不理的
Read 9 tweets
Sep 30, 2022
我2008年第一次去台灣,在自由行之前都是訪問簽證。自由行2011年才開放了京滬廈三城,2015年擴大到47個城市。2019年取消,滿打滿算才四年時間。在中國歷史上,這其實是個意外,不算常態。
中國允許個人旅遊名義申請護照大概是03、04年。我是05年才申請的,五年有效期。2008年初才達成中美旅遊協議,還得參團。你回頭看看過去二十年的歷史,結論就是還算正常的日子沒過幾天就開始亂七八糟的折騰。改開四十年來,封閉是常態。
拿比較火的日本旅遊來說,2012年日本才放寬了個人遊的申請資格。2017年才推出個人遊多次簽證。也是沒幾年。
Read 5 tweets
Sep 29, 2022
廣西文革吃人事件,鳳凰週刊2007年有過報導。當時記者從當地的官方文件摘錄的內容,看得我不寒而慄。那時候《墓碑》這本書還沒有出版,是我第一次讀人吃人的細節。三伏天在空調房裡看得直冒冷汗,寒毛直豎。
再後來就是2009年讀《墓碑》,看得很鬱悶以及難過,時不時掩卷呆坐,胸口如壓巨石。《墓碑》是我讀得最慢的一套書,前後花了四個月才斷斷續續讀完。對於極權的體驗,不是抽象的紙上的,而是非常具體的、讓你的肉體感到窒息的體驗。
這次之後,我學會了一件事,就是不單單是用認知和理性去看外部世界,身體的感受也同樣重要。比如第一次被傳喚的時候,那種在派出所的恐懼和不安的感覺,甚至有些發抖,我一直都記得非常清楚。那就是這個政權打在我心裡的烙印。
Read 4 tweets
Sep 28, 2022
有人問我,為什麼要站王小山。1、首先小山在做對的事。他批評毒奶粉後幾乎是被追殺了,到了香港,給我講述過,全過程我是知道的。2、八九年,他是絕食第一批學生,我很佩服。3、和小山認識二十年,有很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朋友間的事,讓我無比信任他。4、我的第一本書,小山第一個給我寫了腰封。
確實如海燕所說,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不糊塗。我和小山在一些問題上也有爭執,但不影響交情。我喜歡人的品質裡,一是善良,二是勇氣。比如絕食這事,我做不到,做到的人就是有勇氣。
我站就站了。王小山對面要是站著慕容雪村或者冉雲飛,我可能還要講一點道理,掰扯一下誰對誰錯。現在對面是個說過「中國警察權力太小」的王志安,這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Read 4 tweets
Sep 25, 2022
今天是魯迅的生日。
我還是建議多讀一點魯迅,他對中國人的洞察無出其右。
真正讓我開始反思「中國人」這個問題的書籍,不是柏楊那本《醜陋的中國人》,而是魯迅的小說和雜文。
很多年後,胡適給周策縱寫信說:「魯迅是我們的人。」為什麼是我們的人?我想這裡面有很多東西可以講。只是推特上大家讀的書不一樣,很難攤開來說了。
Read 4 tweets
Sep 25, 2022
但凡對中國政治稍微了解一點都不會信這些流言。說句不好聽的,他們編得都不如北京站進站口賣的地攤文學。當然地攤雜誌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可以在車上蓋方便麵。
這是一條時評推,然而想起來當年在綠皮火車上方便麵加榨菜加香腸,居然有點餓了!我去做飯了。
百歲老人力挽狂瀾就不說了。什麼普京被抓、哈梅內伊死亡、金三胖是替身,這些東西本質都跟越南政改一樣,是意願的投射進而希望其為真。不如⋯⋯去廟裡燒一柱頭炷香還實在一點。
Read 4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