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PiCoreTeam被火币关注可能上币的资讯,我打算详细写一下这个我们AC内部专项分析超过1年的项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什么是Pi,为什么是Pi这个哲学问题

省流:这是Crypto最被underrated的2C应用项目,值得所有团队仔细学习🧵
1. 什么是Pi?

Pi Network诞生于2019.3.14。其实质是号称基于Stellar,可以“手机挖矿”的APP。Pi的宗旨是建立一个高可接入性、低成本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网络(可视为MINA那样的轻节点概念)

挖矿方式很简单:用户每24小时点击一次按钮,每24小时为一个挖矿周期,到期需要重新点击。整个过程完全免费 Image
2. Pi的传播机制

Pi有3种与传播相关的角色:
- 先锋是默认身份
- 贡献者需要通过挖矿3天解锁,并且通过添加已有Pi用户或手机联系人用户的方式,建立“安全圈”。建立后可以获得额外的挖矿算力,每个人加0.02,最多奖励0.1(5人)。
- 大使:邀请手机联系人或新用户邀请码注册成功后可成为大使 Image
3. Pi币

Pi币主打的概念是给所有人平等低门槛获得加密货币的机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此Pi是免费挖出来的,没有价格锚。目前其在测试网阶段,最终Pi会上“主网”,也就是自建公链。所以目前的Pi其实是一种中心化积分。去年Pi开始要求全球各地用户进行KYC并开通测试网钱包,开通后可以进行转账。 Image
4. Pi不是简单的Ponzi:

Pi的定位不是入金庞氏,而是流量网赚式的免费路线。但是这和赚流量差价的“趣头条”不同,Pi让用户赚的是无定价的Pi(没有入金也就没有定价,不能交易也就没流动性),后期加入广告机制后,所有的广告收入其实是自己吃进的。只要Pi币不流通,项目本身其实是盈利的 Image
5. 我作为外行估算一下,Pi号称3500万用户,如果实际打5折1700w活跃用户,且用户基本在亚非拉地区的话,按CPM $0.3 一天两条(根据感知广告不多),那么单日应收应该在$10200左右。对于只有2-10人的Pi团队,已经够了。

不付成本让大量用户天天看广告,这非常考验项目方的CPU能力。Pi是怎么做到的? Image
6. Pi与电子宗教

与其说Pi是一个Ponzi或者mobile应用,不如说Pi更接近一个电子宗教。你无法用常规的产品逻辑去解释这样一个广泛参与、自发传播、不给拨比的项目。

根据社会学家Lorne Dawson的定义,一个宗教由四个方面构成,即:Belief教义, ritual教仪, experience经验, 和 community社区 Image
Pi的教义: Crypto,人人能参与,人人能拥有

不Crypto,但是在其受众语境下非常合理。

Pi最大受众来自东南亚、南亚、尼日利亚,以及欧美边缘人群。这个人群本质上是无神教或拜物教的辐射范围,这种宗教的本质是方法论而不是如一神教那样强调“神是万物之始”。只要得道,就能成仙;只要挖矿,就能发财 Image
对于低生活水平人群(物质或精神意义上),类似共产主义的人人均富理想+人定胜天悟道成仙的方法论宗教,从来都是管用的。

而2019年以前,这些地区已经在如3M等资金盘和Crypto投机牛市下完成“BTC”的开蒙,谈论一种会”创造未来”又免费获得的新币也不再是形而上的天方夜谭,更接近老仙炼丹的飞升之法 Image
Pi的教仪

教仪是一种反复进行的仪式,以强化信仰,如日常祷告冥想,又或是象征迈向人生新阶段的受洗礼。

对Pi来说,每24小时准时激活算力就是日常祷告。由于挖矿周期倒计时的存在,以及非常细化的产出仪表盘,很多人为了不浪费产出,每天定闹钟提醒自己激活。不断心理暗示日复一日强化信仰 Image
而”身份“则相当于一种标签,当一个人激活了贡献者完成了安全圈,相当于在Pi的社区中从小白变成老手,Pi Chat中每分钟都有人为新人答疑解惑顺便邀请添加自己的安全圈,犹如牧师执行洗礼。仪式带来了更多”使命感“,让更多人在一声声”thx bro“中迷失了自我,形成了客观上的正向心理反馈。
Pi的宗教经验

我们一般把宗教经验称为玄学,那些不可证伪但又让你的信仰不可被质疑的主观体验,比如水逆、求签灵验等等。个人认为这里Pi做的非常聪明

2019年熊市寒冬中,几乎所有项目都在证明自己可以”实体落地“,锚定XX实体资产的增长价值。Pi的故事是注意力市场,类似BAT。但Pi比BAT聪明的多 Image
BAT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半中心化CAC套利产品: 浏览器、代币、adblocker。技术正统性拉满,确实是一只成功的团队。

然而Pi用了只有一个零头的开发成本(估计个位数Dev),获取不输BAT的用户量。因为他们很清楚目标用户想要证明的"神迹“,关键不在产品,而在能不能目睹更多对Pi币的应用,看到”全球都在玩“ Image
Pi的产品接近无脑,基本没有用途。团队毫不忌惮的告诉社区:Pi没有金钱价值,它不会因为叫”币“而莫名值钱,当社区建设的更为庞大拥有更多用户,Pi才会有价值。讽刺的是,他们说的没毛病。

Pi通过Brainstorm板块向已经挖到不少Pi的用户征集使用Pi的电子和产品,甚至搞起了DAO和黑客松,要知道那是2020 Image
于是出现了基于Pi的游戏、电商、菠菜平台等提案。这些提案启发了很多手握不少Pi无法变现的本地企业主,开始在Pi社区中搞起以币易物。币换车我没见过,币换摩托,我在印尼是真的亲眼目睹。

通过发动社区,Pi无意间形成了自证预言,让很多人坚实了”Pi已经被很多人采用,在创造历史的正确道路上”的信仰 Image
再加上团队斯坦福博士后的身份,整个叙事就变得非常的”合理“

上周,我在各个Pi的FB、Telegram、Reddit社区发起调查问卷,超过70位受访者在被问到”举出三个你相信Pi价值并持续使用的理由“时,超过75%的受访者回答中列举了“全球广泛应用”,多人在回答中举出BTC发展历程的例子,描述Pi目前的进程 Image
Pi社区

Pi的社区信仰极强,且在长期没有实际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依然保持CX,这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回到Pi的产品设计。Pi产品预算极度有限,现在都没有原生仍靠H5封装。它的预算都点在了两样东西:仪表盘和邀请。

Pi有极清晰的算力产出仪表盘,具体的数据给人很强的实时反馈。推广多少产多少一目了然
其次它的邀请部分设计精细,区分了熟人人际圈和陌生人网推社交(安全圈和大使)。添加成员直接读取通讯录,“安全”两字心理暗示了强链接和信任,而不仅是经典的太阳线制度。这使得Pi在初期很容易产生类似教会式的小团体社区,使初期急需的教义强化教仪执行监督更容易,超过6成受访用户都来自朋友推荐。 Image
再其次,一个新兴宗教的诞生不能没有充满魅力的教主和传教士。和@junstinsuntron 或者@RichardHeartWin相比,两位博士显然难言成功,但是他们频频露脸,真诚+学术背景还是加了不少分。

从Angelist和Linkedin中大家其实可以了解,Pi其实是招人的,而且招的恰恰是CM和大使。angel.co/company/pi-net… Image
这表明Pi可能一直都有直招“传教士“。通过内容持续输出,CM/大使推动气氛和在地化,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催化每个地方的自发社区。甚至可以大胆猜想,Pi通过CM去喊单场外Pi价格,引导KYC舆论等等。

在我的问卷中,也有用户反映在尼日利亚通过当地广播台了解到Pi,这样极度下沉的方式据此也不足为奇
Pi的下一步?

本质上,Pi的载体还是APP,而任何APP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Pi也不能例外。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是19-20加入,期间不断有@Beenetworkintl等仿盘竞争,主网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最关键的,Pi的”教义“在经历过一轮牛市洗礼后,可能很难用到下个周期。关键词热度的急速下跌就是证明 Image
如果我是@PiCoreTeam,最好的选择,就是让Pi最终主网上线完成上币。如果广告费收入会随用户数据下降而大幅缩水,那么再此之前,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就是通过上币,给社区一记强心针的同时,完成套现。且单论社区实力,#shib 都未必是对手,对交易所来说流量关注度拉满。因此火币listing是完全有可能的
Pi可能也正在这么做,很多证据

比如Lockup Reward, 要求用户承诺主网上线后锁仓;再比如测试网钱包的推出允许转账功能;以及最近@BSCNews等媒体非常反常的反复报道Pi等。如果没有上币计划,这些都是无用功。要维稳,有比这好的多的方法,比如“生态项目”直接搞消耗。屏幕前的盘主们肯定比我有经验
但有一点,Pi现在的掌控者(注意我说掌控者,而不是核心团队),显然还没有想好到底是往一个全公链上走,还是往BAT路径上走。所以既出了Browser又出了测试网,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技术实力不济。Pi由于是闭源,我们无从得知到底有多少Pi的IOU已经被挖出,如果按2900万用户算,每天应该是284mil产量
那么Pi如何控盘呢?答案就在KYC。

Pi的KYC类似邀请制,因此Pi有非常大的裁量权来决定邀请多少人,通过多少人。Pi用户第三世界国家居多,本就KYC困难。

其次,是通过刚才提到的锁仓

最后,Pi可能不会IEO(美国用户合规),而是通过DEX先发CEX抢上。大量用户可能因门槛被挡住.这些都能有效控制流通 Image
说到最后,Pi是一款没有“价值”的产品嘛?

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价值。从它的公链叙事来说,没有,因为它大概率搞不出可以与主流竞争的公链。

但是3500万人无风险体验crypto,甚至建立了信仰,其中有多少人已经开始了他们的Web3之旅,Pi的贡献远大于很多所谓OG

如此说来,@LeePima 老师真的是时代先锋 Image
对于Web3项目方的启示:

Pi的成功说明了三件事:
1. 把脚放在泥土里,彻底理解你的用户,CX值得产品经理终身学习
2.不要为自己创造的”Crypto Native“特性沾沾自喜,用户可能看不懂用不了
3. Web3比Web2更关乎人性,善用人性,理解怎样创造一个宗教

以上
其实昨天漏了一点:
技术和共识,究竟哪个是更大的护城河。除了行业的先锋前沿,比如ZK等deeptech之外,其他的产品包括公链在不考虑创新的情况下,钱到位就能给你fork出来。但是共识不行,宗教信仰不可置疑。你会跟技术外包讨价还价,但中世纪的韭菜会和教会讨价还价赎罪券给我打个折嘛?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加密韋馱|Crypto V🇹🇭

加密韋馱|Crypto V🇹🇭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thecryptoskanda

May 26
【开源镰刀13 - 玩转撸毛党,空投收割设计指南 (免费版)】
空投是Crypto行业历史最悠久也是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从17年ICO时代就已经以”糖果“的方式开始。其最初是对于Web2诸如”砍一刀“等补贴引流手法的模仿。

但你知道吗,作为整个crypto圈参与面最广的活动,空投本身就是一种变体资金盘思路。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用空投收割 - 空投三型模型

首先,你需要理解你设计空投的诉求 (即”三型“)
这取决于你怎么定义你的空投,一般有以下几种思路:
- 为了做数据给VC和交易所看 (从VC搞钱或交易所上币)
- 为了给IDO和上币做流量 (从一级二级散户参与搞钱)
- 为了从空投的过程中牟利 (从羊毛党身上搞钱)

你的诉求可以是以上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但不管哪种,括号里的内容才是重点。做项目都是为搞钱,但你需要理解从谁身上搞,也就是受众是谁

根据诉求,倒推盘型和方案
以终为始,知道自己要什么,就知道自己怎么做:

1) 为了做数据给VC和交易所看
收益 = VC和交易所给的利益(投资+上币流动性) - 实际空投成本

用一个空投噱头来以小博大。这意味着你需要尽可能的扩大空投参与人数以换取最好的数据给VC/交易所看, 但是尽可能不真的发真金白银出去。

这好比一个羊毛出在🐖身上🐂和🐢买单,涉及三方的复杂互助盘。大量撸毛党参与互助但入金这个事宜时机上是由VC和交易所完成,最终空投的代币还需要找二级散户接盘。

另外这类空投还有一个隐含需求,就是在筹码分布因上所等因素被严控的情况下,为自己和利益相关方藏筹码老鼠仓。在这个诉求下,更需要尽可能扩大空投参与基数以及空投活动的维度。浑水才能摸鱼。

因此走这个路线,如果融资和上所的流程尚未完成,就必须延长空投活动继续PUA。同时要严格反女巫,控制实际拨出比。具体示例见收费版

空投总比例设计公式 = $空投实际预计拨比/上线时FDV + 老鼠仓硬性要求比例。前者Image
Image
2) 为了给IDO和上币做流量
按理说这个诉求里空投不是很好的思路。因为本质上你的入金侧和空投的对象没什么关系。站在撸毛党角度,他们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POW挖矿,我做了任务付出了时间我要得到回报。比特币矿工会买比特币吗?你说是吧

而你需要的入金受众是参与IDO或者二级市场赌狗,你的撸毛活动是打不到他们的。这时候就得换个思路: 撸毛党和赌狗的共性,是都要赚钱。只要他觉得自己可以赚钱,那么这两个群体就可以合二为一

而这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兑现方式变成IDO和二级的早期参与权,并且把IDO或上币获利预期打满。具体示例见收费版

3) 为了从空投的过程中牟利
从三盘理论的角度看,站在撸毛党角度,类似AEVO\Backpack\Linea这种空投其实可以算是分红盘的一种变体。你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是你买了一台矿机:

- 矿机成本为你写脚本或招小弟的成本。
- 撸的过程需要高额的手续费/gas好比是矿机的电费。

比特币矿机盘能长盛不衰,主要归因于他的电费增量成本因为外部比如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全盘归零,从而实现烧伤消泡沫。在撸毛中,查女巫就好比北印度21年矿难,直接归零

这就是一种将撸毛党直接作为营收来源的空投资金盘设计思路。由于很多项目空投分很多阶段,因此每个阶段都可以引入不同的盘型,从而进行三盘结合Image
Image
从撸毛党侧经验主义逻辑侧理解谋局前置资源需求
随着撸毛战争的继续,当前与撸毛党的斗争形式日益复杂,受众的作战理论水平也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其对于第一性问题的思考水平上:

撸毛可参与度(市场”大毛“预期)主要以以下因素为框架:
- 融资额及VC阵容
- 国库收入
- 可见成本

这对于空投阶段谋局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设计起盘的建议总结如下:
- 尽可能前期投入更多站台PR资源,让VC更多出面降低信任成本(见三盘分红盘及工业化)
- 提供撸毛党更容易脑补更有故事性的量化指标来暗示有实力发足够空投大毛
- 淡化前期显性成本,将成本后置到撸毛党沉没成本覆水难收的阶段之后

由于本文的敏感性,具体的模型示例及操作指导将被放入收费版中。倒不是$9.9对我有什么重要性,而是我需要筛选目标客群和降低可能的backlash。

请在评论区 @ 你认为空投设计水平糟糕的项目方,参与交流学习Image
Read 4 tweets
Apr 4
The Three Ponzi Problem 1 - Break Everything Down to Ponzis (Mining)

The world is full of ponzis sugarcoated as legit "norms". Wif crypto, ponzis are democratized from elites. Everyone can start ponzis & even trade them

Understand ponzis, you understand crypto

Let's dive in🧵 Image
Before we started, this thread series is the translation of my core thesis for @Open_Rug, an initiative to open source techniques of getting rich by setting up schemes in crypto. For the original version, pls refer to the following Tweet collection
1/ Tons of ponzis there, but all fall into 3 types:
Mining, Pooling, Splitting (in short Sanpan, 三盘 - three ponzis)

Every ponzi ever existed is a standalone or a blend of the 3. Every type has its own pros & cons, methodology, & exit model
Read 25 tweets
Mar 11
【Open Rug #9 - 三盘理论7】工业化 (下)

马一龙每发一个推,就有一个Uni土狗被迫拉飞
每当一个赛道热门,3天甚至一晚上以后就有它的仿盘出现
这是币圈的R策略,被市场选择的那一个,可以是你

快速批量起土狗和盘子的核心奥义在这里,

让我们潜入进去🧵 Image
1/ 上一节盘子工业化中,我们讲到,要批量快速起盘:
信任上: 评估背书资源与需求,最小化信任成本
技术上: 采用成熟已有平台和代码
获客上: 找现成流量赛道和用户习惯的模式,把现有资源往上靠

以ETH土狗为例: 发币,建池子,起twitter,拉tg,投放到各个alpha群和kol,成熟团队只需10分钟 Image
2/ 甚至老马一发推,推特机器人关键词一监测,立马部署合约

然后这三项只能决定起盘速度与覆盖度,决定赚不赚钱的,是做市成本和退出成本,是真正的知识产权

首先做市成本,指的是庄家为了拉高出货而产生的成本,这里面包括:
- 筹码获得成本
- 交易成本
- 诱导成本 Image
Read 19 tweets
Mar 3
【Open Rug #8 - 三盘理论6】用工业化思维搞盘子(上)

靠搞一个盘子“一把退休”“一把上岸”的想法既不合概率论,也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机会主义的错误

想赚钱,就得像传统Web2学习,要持续搞盘子,更要持续低成本,多快好省的搞盘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让我们潜入三亿盘圈人的终极梦想🧵 Image
1/ 工业化生产盘子,你需要先工业化理解盘子

三盘理论本质就是对盘子形态的高度抽象化,跳出牛熊、周期和具体模式。这有助于你理解、构思、设计盘子。但如同晶圆需要设计更需要制程,盘子的生产执行更为重要

盘子生命周期由以下成本构成
- 信任成本
- 开发成本
- 获客成本
- 做市成本
- 退出成本 Image
2/ 信任成本: 让受众有充足信任并上钩所付出的成本。

这个成本表现形式很多,如:
- 客观信用背书: 如VC投资, 生态获奖, 取得牌照,大咖站台
- 人际信用背书: 通过办公室考察、旅游招待、精聊等方式,让受众与狗庄集团产生个人人际链接,从而获得信任
- 合约限制: 用开源智能合约让用户相信项目无法作恶 Image
Read 20 tweets
Feb 21
【Open Rug开源镰刀 #6】以往市场周期中,我们看到的新公链,往往都是抓着一个概念卖,先造鬼城,再毫无针对性的给grant,“别人有的都得有”,做一张满满登登的生态图交差,像极了北印度内陆大基建

而这个周期里,情况变得不一样了,我们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盘”的庞氏公链

这里我们潜入 @Berachain🧵 Image
1/ 本文为【新的一年,新的Ponzi】Space关于Bera的总结。

要理解Berachain庞氏,首先需要理解Bera的三token模型,@xingpt 老师的推文有非常详细的述

如果你仍然认为有一些复杂,那么我将基于三盘理论站在用户侧解释:
2/ 一般而言,公链因为需要大量资产沉淀(沉没成本), 一般起手就纯分红盘,不论BTC的POW,还是ETH/SOL的POS,都不例外。矿机分红盘最大问题在于:
- 前期沉没成本巨大(大额买币或买矿机), 需要高昂的信任成本,因此不得不高背书,大VC-交易所-矿池资金参与共谋联合坐庄。代价就是社区根基差(见各种新L1) Image
Read 18 tweets
Feb 6
【Open Rug #6 - 三盘理论5】我们常常看到一个盘子,即使从三盘理论的角度也设计的十分精密,但推向市场后,却反应寥寥,不及预期

这大概率不是盘子设计出了问题,而是“受众分析与传播方式”出了问题。给瞎子做手电,给聋子搞Hi-Fi

本来本篇只做内部学习,但考虑再三还是发出*

让我们潜入进去🧵 Image
1/
常在深圳的朋友可能碰到过这样的庄,他们上个周期赚了钱,上来就告诉你自己看市场上什么模式/产品火,就想能不能做这样一个类似的,改一改,塞入老的模式和推广制度,干就完了

结果往往是,花了很长时间开发,准备物料,然后对接社区长,办大会准备开动时,发现市场推不动,成本巨高,入金起不来 Image
2/ 问题原因非常简单: 盘子设计只站在了盘主自己的角度,忽略了这个盘子的潜在受众(韭菜)。

你要考虑的不是买单"火的项目"的韭菜,而你起了盘子能触达的有效韭菜 (VC管这个叫total attainable market, TAM)

你看别人家韭菜香,结果发现自己地里都是土豆。镰刀无用,得上铲子 Image
Read 21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