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 Reader
Share this page!
×
Post
Share
Email
Enter URL or ID to Unroll
×
Unroll Thread
You can paste full URL like: https://x.com/threadreaderapp/status/1644127596119195649
or just the ID like: 1644127596119195649
How to get URL link on X (Twitter) App
On the Twitter thread, click on
or
icon on the bottom
Click again on
or
Share Via icon
Click on
Copy Link to Tweet
Paste it above and click "Unroll Thread"!
More info at
Twitter Help
UNICORN🦄️
@0xUnicorn
📈₿uy&$ell ✨以交易为生 💎#BTC #DeFi 💬微信Unicorneth #OKX 加密入口 https://t.co/dcJHDmmHhv #Binance https://t.co/AUI7QA4Xu6
21 subscribers
Subscribe
Save as PDF
Oct 8, 2024
•
9 tweets
•
2 min read
A股历史上的放量上涨行情的全复盘
共9线程
1/
2/
Save as PDF
Aug 31, 2024
•
6 tweets
•
2 min read
天涯上被封的10大神贴
1/
2/
Save as PDF
Aug 30, 2024
•
9 tweets
•
3 min read
9 位顶尖交易员思维合集
1/马蒂·舒华兹
简介:冠军交易员,起初交易的十年,经常亏损,长期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1979年之后成为一个顶尖的交易员。他一共参加过10次的全美投资大赛中的四个月期交易竞赛项目,获得9次冠军,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10%,他赚到的钱几乎是其他参赛者的总和。
他认为最重要的交易原则就是资金管理。
观点1:假如我错了,我得赶紧脱身,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必须保持实力,卷土重来。
观点2:无论你何时遭受挫折,心中都会很难受,大部分交易员在遭受重大亏损时,总希望立即扳回来,因此越做越大,想一举挽回劣势,可是,一旦你这么做,就等于注定你要失败。在我遭受那次打击之后,我会立即减量经营,我当时所做的事,并不是在于赚多少钱来弥补亏损,而是在于重拾自己对交易的信心。
观点3:任何人在从事交易时,都会经历一段持续获利的大好光景,例如我能连续获利12天,可是最后我一定会感到很疲累,因此我会在连续盈利或者重大获利之后立即减量经营。遭逢亏损的原因通常都是获利了结之后却不收手。
2/麦可·马可斯
简介:天才交易员,1969年至1973年期间,常常把自己的钱亏得精光,处于借钱,赔光,借钱,赔光的公式中。1973年之后,开始走向成功的交易道路。1974年8月进入商品公司担任交易员,公司给予3万美元作为交易基金,大约十年后,这笔基金收益率约为二千五百倍,扩大为8000万美元。
他认为,交易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有耐性。
观点1:我之所以会不断的亏钱并亏个精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耐性不够,以致忽略交易原则,无法等到大势明朗,就贸然进场。
观点2:今天符合获利原则的交易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因此你必须耐心的等待,每当市场走势与我的预测完全相反时,我会说:原本希望趁这波行情大赚一笔,居然市场走势不如预期,我干脆退出。
观点3:你必须坚持手中的好牌,减少手中的坏牌,假如你不能坚持手中的好牌,又如何弥补坏牌所造成的损失?有许多相当不错的交易员,最后是把赚到的钱全数吐了出来,这是因为他们在赔钱时都不愿意停止交易,我在赔钱时我会对自己说:你不能再继续交易了,等待更明朗的行情吧。而当你拿到好牌的时候,则要有耐性的拿着,否则你一定无法弥补拿到坏牌所输掉的钱。
Save as PDF
Jul 2, 2024
•
21 tweets
•
2 min read
高瓴张磊的投资笔记+思维导图 【共21线程】
1、三个投资哲学: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风物长宜放眼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2、理念、品质:超长期主义、延迟满足、自我驱动、终身学习、学院派研究,第一性原理、多元思维模型、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拥抱变化、理解时间的价值、做时间的朋友,人文精神、运动精神、平常心。
Save as PDF
Jun 25, 2024
•
5 tweets
•
3 min read
国内外用数字货币消费攻略
1/在新加坡等东南亚
用 Grab
支持 BTC、ETH、USDC、USDT充值
打车-外卖-超市-酒店
2/在国内购物 京东、沃尔玛、盒马、天猫等
1、币安App 首页Banner
2、点更多
3、找到市场
4、类别选 E-Commerce
5、各种市场
6、以第一个为例京东、沃尔玛、盒马、天猫
Save as PDF
Jan 12, 2024
•
21 tweets
•
4 min read
2024-2025加密牛
赚到改变一生的钱
20线程🧵
💼 资产配比
🏋️ 杠铃
📖 叙事
💪 泵
🕰️ 长持
🏄 冲浪
👁️ 注意力 x 故事
⚖️ 杠杠
🏆 强者更强
🪤 25倍陷阱
……
感谢 @thedefiedge
1/投资组合比例
1.
长持
2.
稳定币
3.
追踪热门叙事
比例取决于风险承受能力和盈利目标
2/长持
例如:BTC、ETH、SOL 和 BNB
目标是在热门叙事中获得超额回报
然后,将利润存入长持币或稳定币
Save as PDF
Dec 13, 2023
•
6 tweets
•
2 min read
交易时12个看图表的技巧 📈
6线程 🖼️
1.
2.
Save as PDF
Dec 2, 2023
•
6 tweets
•
2 min read
值得N刷的36部财经纪录片‼️
共 6 幅图🖼️
1.
2.
Save as PDF
Dec 1, 2023
•
8 tweets
•
2 min read
8张简单的图,改变你对金钱和生活的看法
有几张图智商超100才能看懂
1.
2.
Save as PDF
Nov 21, 2023
•
10 tweets
•
2 min read
仅仅3个月时间,这个加密钱包从1500美元涨到1817820美元🚨
AI Meme币使他成为百万富翁。
感谢 @0xReflection 数据追踪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成功秘诀。🧵👇
@0xReflection 2/➮ 这个智能钱包有着明确的目标,专门投资AI币。
☩他是最早发现这个趋势的人之一,从中获利。
☩他买的每一种币都让他赚大钱。👇
Save as PDF
Nov 15, 2023
•
17 tweets
•
2 min read
全球主要地区工资列表
润哪工资高?
推文共两个部分
📝简表
🗺️详细说明
台/港/韩/澳门/中/俄/美/加/瑞/英/法/德/荷/澳/新
1.简表 TOP 20
完整TOP 75 表
关注和互动可见链接
最低时薪排序
2.
台湾
Save as PDF
Nov 13, 2023
•
4 tweets
•
1 min read
穷人变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作者:九边-作家、自媒体人
约5000字,阅读约16分钟
四线程全
大纲
穷人变富的最大阻碍有四点:
一、穷人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二、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三、消费的枷锁
四、习得性无助
一、穷人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中国最近几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得强,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是孩子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这是一个值得让很多父母反思的现象: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自己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也会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作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义务教育改变了很多家庭的社会基因,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能对社会和人性有所了解。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自家长,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很多方法和理念传授给下一代,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也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辈的人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强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如何把生存技能传递给下一代,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能学习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学习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只有类似曾国藩这种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活的读书,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等到其中的一个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比如后来曾国藩发达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了,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后来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则混得风生水起。
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撒手锏。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政府工作重点是煤矿和纺织,技术含量不高,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其后,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撒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到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义务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孩子自然难以跟着父母学到知识。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送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之类。在中国,义务教育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得掉渣的村里竟然能出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的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不过能够考上理想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各个层次的人会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种现象跨越物种,跨越文明,任何地方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人,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变得厉害就得突破这个圈。
二、可怕的同质化分层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和现代也都这样。
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发现大城市里的人跟我们的打扮其实差得不太多,说不上什么时尚。当时我们班城里的同学住的那种单位宿舍,我去看了觉得还不如我们小县城的小平房住得舒服。我感觉 2008 年左右是个分水岭,城乡迅速分化了,大城市的年轻人越来越时尚,跟村里的长得都不太一样了。
我当初的大学同学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书了,他有次跟我感慨,说他站在讲台上,一眼就能看出学生们哪个是大城市的,哪个和自己一样是村里来的。而且他发现一件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大学里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全校都是「土炮」的盛况已经不再重现。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和平发展几百年了,而我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和他们相比,发展的时间没多久。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中产阶级什么的,中产阶级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生活、合作。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地向上突破。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在德国,5% 的人拥有全国将近一半的房子,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莱比锡只有 5% 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之前网络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后来我常住德国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去了一趟。我就问我们一个公司的德国的同事,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他说,只有傻瓜才不喜欢房,德国人多数都攒不住钱,普遍买不起房。
欧美的国家,富裕的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优质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优质小学升优质初中,然后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顺着这样的路径就上去了。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优质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增加很多。相对的,普通人上名校的概率会减少很多,受教育的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
明清时期朝廷就发现一个现象,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得多。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富足且有文化的家族底子足,这些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上,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加起来数量比全国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
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
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更好的公司。我说这些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Save as PDF
Nov 9, 2023
•
10 tweets
•
3 min read
让自己更牛逼的30个点 🐮
1.
2.
Save as PDF
Nov 8, 2023
•
9 tweets
•
2 min read
未来十年最赚钱的
九大风口行业
共9张图🖼️
1.
2.
Save as PDF
Oct 30, 2023
•
5 tweets
•
2 min read
学点金融学
共4部分/5条线程
1️⃣金融.资讯哪里找?
2️⃣提升财商书籍有哪些?
3️⃣金融学硬核专业书籍有哪些?
4️⃣金融小白入门纪录片有哪些?
♦️1️⃣金融.资讯哪里找?
金融信息:Wind、Choice、iFinD
社区平台:雪球、同花顺
行业资讯:36氪、虎嗅、IT桔子
金融资.讯:巨潮资讯、东方财富网、凤凰财经
国外咨讯:Wall Street Journal、Bloomberg
投研报告:慧博、萝卜投研、洞见、发现报告
👸:投.资界、投中网、券商中国、中国基金报
♦️2️⃣提升财商书籍有哪些?
《怎样选择成长股》菲利普·A·费舍
《日本蜡烛图技术》史蒂夫·尼森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埃德温·勒菲弗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
《投.资最重要的事》霍德华·马克斯
《芒格之道》查理·芒格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沃伦·巴菲特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
《财务自由之路》博多·费舍尔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
《证券分析》本杰明·格雷戈姆
·
♦️3️⃣金融学硬核专业书籍有哪些?
《金融学》黄达
《经济学原理》曼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平狄克
《宏观经济学》威廉森
《公司理财》罗斯
《投.资学》博迪
《行为金融学》董志勇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
《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赫尔
·
♦️4️⃣金融小白入门纪录片有哪些?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9.5分
《美国商业大亨传奇》9.3分
《富豪谷底求翻身》9.1分
《资本的故事》8.7分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9.1分
《成为沃伦·巴菲特》8.6分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8.8分
Save as PDF
Oct 27, 2023
•
8 tweets
•
2 min read
照着做,普通人也可以拥有1000万
7条线程/ 7张图
Save as PDF
Oct 10, 2023
•
4 tweets
•
1 min read
《金融的本质》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亲授
全四讲
第一讲 美联储的诞生与原则
《金融的本质》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亲授
全四讲
第二讲 二战后的世界
Save as PDF
Sep 5, 2023
•
4 tweets
•
5 min read
熊市,学点东西
小霸王/步步高/OPPO/vivo/拼多多背后的男人
商业上退居幕后,在投资界大杀特杀
仅网易就赚了千倍
段永平完整投资思路梳理
211个问答/8万字
文/用心的小雅
1 什么是投资?
段永平:在我来讲,投资就是拥有一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最简单的概念就是“拥有”。
换句话说,就是找到一个最好的公司,然后把你的钱投入进去,比较无风险利息和企业利润回报,寻找较好且自己认为足够安全的。
要提醒的是,成长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假设某家公司去年每股赚一块,今年赚两块钱,成长率百分之百,有人说明年可能还会再涨。后年呢?后年不知道。
2 在你看来,什么是投资中重要的事?
段永平:大概是这几点: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同样价钱下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
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完全由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来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方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去算出来。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内在价值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重要而不唯一的手段。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很宽的“护城河”。
3 什么是好公司?
段永平:如果你一直关注的话,好公司出现时,你就有可能会意识到了。
小雅:买入什么样的公司能让你夜夜安枕?段永平: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business是商业模式,people是企业文化。
强大的生意模式加上强大的企业文化,加上过得去的价格,持有这样的公司可以睡得好。
4 在重要性上,你对这三个要素做个排序?
段永平:price没有那么重要,business和people最重要。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商业模式,不然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全部盯着眼前这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波动来决定买卖的行为,这样是很难做投资的。
如果生意模式我喜欢,前提当然至少是我懂了,企业文化也很好,那就老老实实等好点的价钱。
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投资表现不错,确实是有道理的,感谢老巴(巴菲特)的点醒。
我当年问老巴:什么东西您会首先考虑?“生意模式”!对呀,就这么简单。
不过,明白什么叫生意模式是非常难的,简单的东西都很难。我也没法告诉你,必须自己去悟,就好比如果你不打高尔夫,我无法告诉你它的乐趣。
品牌溢价是一种误解能长期维持的差异化才是护城河
5 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段永平:商业模式就是公司赚钱的模式。有很多公司是几乎可以看到,10年以后的日子会不好过的,这就叫生意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是有护城河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但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6 举个例子,分众传媒算好的生意模式吗?
段永平:对我没有吸引力。我曾经观察过,很多人在等电梯或坐电梯时都是低头看手机的,那谁来看广告呢?所以这个属于不在能力圈内的事情,看不懂。
7 什么是护城河?
段永平:能长期维持的差异化是护城河。差异化指的是产品能满足用户的、别人满足不了的需求。
没有差异化产品的商业模式,基本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投资要尽量避开产品很难长期做出差异化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太阳能组件公司。市场有时候非常疯狂,有时,投资商业模式不是那么好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有不错的回报。但是,长期而言(10年、20年或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
8 品牌算护城河吗?你怎么看品牌溢价?
段永平:我觉得,品牌溢价是一种误解,品牌只是物有所值而已。当一个品牌想当然认为其有溢价时,会很容易犯错误,大多数人买有品牌的东西时,肯定不是冲着“溢价”去的。
消费者理性是从长期来看的,无论消费者眼前是否理性,我们都一定要认为他们是理性的。不然,你经营企业就可能会有投机行为,甚至会有不道德行为。
9 有人说,价值投资也是很好的生意模式。
段永平: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这和把酒、手机、搜索叫做商业模式是一个意思。
价值投资是个思维方式,不是商业模式。
正确的说法是:茅台酒是好的商业模式,苹果手机是好的商业模式,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是好的商业模式,但很多假装价值投资的那些未必是。
碰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感觉是要非常好的运气,但运气背后有很厚的企业文化背景。
阿里和步步高的文化,谁更好?
10 什么是企业文化?
段永平:就是企业里这帮人的Mission(使命)、Vision(远景)和Core Values(核心价值观)。
Mission是为什么成立,Vision是我们要去哪里;Core Values是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是不对的。
11 你为什么把企业文化看这么重?段永平: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模仿,而文化是不可以模仿的。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木桶,企业文化就是木桶的底板,如果企业文化没做好,木桶是不能装水的。如果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其他短板可以及时补上。
好的企业文化,能管到制度管不过来的东西。制度是强制性的,文化则不完全是,建立好的企业文化非常难,破坏起来非常容易。
比如,凡是员工见到领导就战战兢兢的公司,时间长了都会出问题的。因为这种公司员工大多都会慢慢变得没有担待,凡事希望交给上级去决定,效率慢慢会降低。
12 你希望打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段永平:我们做企业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本分。说话要算数,是一种本分。守信誉不是给人看的,为了一个承诺去赔钱,可能很多企业家会赖帐,但我会毫不犹豫地践诺,我曾经为一个承诺赔了1800多万元。
企业不要什么钱都赚,是一种本分。企业不能不赢利,但赢利应该建立在对市场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合法经营。
企业不是什么事都做,是一种本分。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那么20%的事情会带来80%的效益。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而不是有多大的胆量。
做企业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做事,最厉害的招数是没有招的招,一拳打出去,非常朴实。
就像跑马拉松,唯有老老实实保持匀速前进,不偷懒、不投机者才不会被淘汰。
13 怎么评判一家企业的文化好或不好?段永平:我非常在乎企业管理层的人品。
我记得去上中欧上课听过一个调查,想知道非常成功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特性,结果发现什么特性的人都有,但他们唯一共有的特点就是integrity(正直)。
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的企业文化的经典,多看看苹果的发布会或许能有所悟。
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管理层经常说瞎话。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比如特斯拉,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再比如,我进**公司网站看了一眼。一家中国公司居然没有中文网站,好像是给投资人设计的。另外,也没找到任何有关企业文化的描述。我不太懂这个行业,看到这两点,我就不会再往下看了。
一般而言,太把“华尔街”当回事的公司我都很小心。
14 巴菲特说,要找傻瓜都能经营地好的公司?
段永平:这其实是彼得林奇说的,巴菲特引用过,老巴的意思是,如果生意模式好的话,庸才都不怕,但老巴自己是很看重管理层的。
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呵呵。
15 企业文化很容易流于形式,怎么才能把它真正印到企业员工的骨髓里?
段永平:这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它非常重要,但往往不那么紧迫,常常被人忽略。有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往往应变能力要强很多。
企业文化要不停的宣讲,才能慢慢深入到大家的骨髓里,现在好像马云出来的机会已经少多了。
16 管理层强行洗脑的植入,是否会让员工不能独立思考或不敢表达不同意见?
段永平:我在公司里是个反对派,几乎做什么我都会提反对意见。如果连我的反对意见大家都不怕时,做什么我都会放心一些。
我最怕的就是,当老板说什么,大家都说“好”,那时公司就危险了。
当然,前提是,我认为我们同事很多都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如果认为自己是公司里最聪明的人的“老板”,是很难认同我这个观点的。
17 企业怎么把好的文化传承下去?段永平:首先是找到同道中人。然后就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靠年头淘汰掉不合适的。
企业招人分合格的人和合适的人,合适是指文化匹配, 合格是指能力。
价值观不match(匹配)的人,坚决不要。因为你没有办法说服不相信你的人的,给公司制造麻烦的,往往是合格但不合适的人。
18 阿里和步步高的文化,谁更好?
段永平:阿里文化不如步步高文化的地方是,阿里要成为最大,步步高要本分。
其实是不是第一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消费者在买东西时,一般并不在乎谁是第一,他们在乎的是买的东西是什么(消费者导向)。
还有很多企业喜欢说要成为百年老店,但百年老店不意味着就一定活到101年,这就像不能用pe去预测明年的利润一样。
雷曼好像就有150多年的历史。但你只要注意到雷曼后期的企业文化都变成什么样了的话,你就不会对他们的结局感到惊奇。
19 小雅:投资圈经常说,价值观致胜。你怎么看?
段永平:可以这么说。但偶尔会看到,有些价值观有些问题的公司,会因为某些对路的产品厉害一段时间,你也会看到,有很好的价值观的公司出现战略错误,而招致灭顶之灾。
投资难就难在,没有任何公式可循,没有充分的条件可以确定可买的公司。
但怎么选对的公司是能力问题,不选错的公司是是非问题。
我记得当年我们买万科时就有人问过我,说万一万科假账怎么办。我说,以我认识的王石而言,他绝不是会关在房间里和财务商量个假账来蒙股东的人。其实那时和王石不熟,现在也不算熟,就是直觉而已。
投资中最重要和最简单的事
20 小雅:在你看来,做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段永平:最重要的就是,要弄明白所投股票的价值所在。如果不清楚这只股票的价值是多少,你就不能碰。
看懂生意比较难,看不懂的拿住比较难。大部分人拿不住,是因为看不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的话,跟“高手”是跟不住的。
我自己能看懂的公司也是非常少的,看不懂只能放弃了。我和很多人的差别在于,我承认我懂的少,所以就变简单了。
老巴成功的秘诀是他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无论你看懂的是长久还是变化,只要是真懂,便宜时就是好机会。
最重要的是投在你真正懂的东西上,投在你真正认为会赚钱的公司。我对赚钱的定义是:回报比长期无风险债券高。
21 小雅:什么是真的看懂?
段永平:很简单,当你还有疑惑时,就表示你还不懂或者懂得不够。
看懂的公司大概就是,怎么涨你都不想卖、大掉时你会全力再买进。
没看懂的公司就是,股价一掉你就想卖,涨一点点你也想卖的那种。 买了怕价格掉下来的投资,最好离的远远的。如果你买啥都怕掉下来,就远离股市。
22 小雅:金融衍生品用好了也能赚钱,巴菲特也会用,但衍生品赚的并非企业成长的钱,你怎么看?
段永平:巴菲特反对的,和他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自己用很多金融衍生品,和巴菲特的用法一样,所以比较理解他说得是什么。
很多人用衍生品就好像去赌场当赌客,希望能够快点赚钱。但巴菲特用衍生品就好像在澳门开赌场,长期而言是稳赚的。
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但会开的人就行。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合适,但道理确实一样。
23 小雅: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是什么?
段永平:我想来想去,总觉得只有一样东西最简单,就是当你买一个股票时,你一定是认为你在买这家公司,你可能拿在手里10年,20年。有这种想法后,就容易判断很多。
看三年五年是比看十年难的,基本上可以说,看得越短越难。
24 小雅:能举个例子吗?
段永平:比如,我在2011年买苹果的时候,苹果大概3000亿市值(当时股价310/7=44),手里有1000亿净现金,那时候利润大概不到200亿。
以我对苹果的理解,我认为,苹果未来5年左右赢利大概率会涨很多,我就猜个500亿(去年595亿)。当时想的东西非常简单,用2000亿左右市值买个目前赚接近200亿/年,未来5左右会赚到500亿/年或以上的公司,而且还会往后继续很好。
如果有这个结论,买苹果不过是个简单算术题,你只要根据自己的机会成本就可以决定了。但得到这个结论非常不容易,对我来说至少20年功夫,能得到这个结论,就叫懂了。
不懂则千万千万别碰。我有个球友320/7=46买了一些,结果一个回调,310/7就卖了(现在苹果加上分红可能早就超过200了),还跟我讲为什么要卖的道理,从此我不再跟他说投资了。
看三年、五年容易,看十年很难?
25 小雅:很多投资人认为,看三年、五年容易,看十年很难?
段永平:如果你觉得看十年比看三年难,那一定会觉得看三年会比看三天难。看三天更容易?很多人都是三天、两天、一天那么看的,结果显然是不好的吧?
我们在2012年、2013年买茅台的时候,是不知道两三年内茅台会怎么样的,但我可以大概率肯定,茅台10年后会不错。现在其实还不到十年呢,效果就已经不错了。其实用老巴那句话来解释就容易理解些了:知道什么会发生,比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要容易的多。
很多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给他10年,大概率就会发生了,三年则未必;但三年会发生的概率显然会比三天高。所以,能看三年也好,肯定是好过看三天的。
26 小雅:这是否跟能力圈也有关系?
段永平: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要远远重要过能力圈有多大。
不明白这一点,是很多“聪明人”投资表现长期不好的原因。但这些“聪明人”会把别人的成功或不成功,归结于运气或“accidents”(意外),而且他们总是能够很“聪明”地找到办法,让自己认为确实如此。
功夫熊猫里说”there are no accidents”(从来没有意外),是蛮有道理的。
27 小雅:你的能力圈边界是什么?这些年在有哪些拓展?段永平:能力圈不是拿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说待在里面不要出去,外面有妖怪。
能力圈是:诚实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这样的态度,如果能看懂一个东西,那它就是在我能力圈内,否则就不是。很多人错在选了自己不了解、别人说回报高的,结果是85%的人亏钱。
如果问这85%的“投资者”:每年收益选择8%还是10%、20%?这有点像某记者问人“你幸福吗?”
在自己真正理解的生意里,没道理选回报低的,但前提是真正理解!而每个人都能理解的生意,就是把钱存银行。
所以,投资只有很少人能理解,大多数人还是别碰为好。
不懂不做。我始终没完全搞懂银行的业务的风险到底在哪儿。美国的一些大银行隔个10年8年就来一次大动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索罗斯的东西不好学,至少像我这样的一般人很难学会。老巴的东西好学,懂的马上就懂了。
28 小雅:你怎么评价索罗斯?
段永平:我对索罗斯没兴趣,谈不上评论。我对我不擅长的东西都没兴趣,就像很多人对我没兴趣一样。
要做到对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没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比实际上要聪明一些。
29 小雅:很多人也会说,看不懂就去学习?
段永平:投资简单但不容易!看懂一家公司,不会比读一个本科更容易。花很多时间去看那些看不懂的公司,是不合算的。
30 小雅:有没有比较节省时间的方式?
段永平:我在老巴那里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先看商业模式,除非你喜欢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不然就不再往下看了,这样能省很多时间。
老巴也讲过,伟大的生意一般只要一个paragraph,就可以说得很清楚。
31 小雅:你看财务报表吗?
段永平: 我投资是不太看财报的,至少不读得那么细,我会找专业的人看,告诉我答案就ok了。
搞懂一家好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多数情况下,不是简单看下报表就可以的。只看财报只会看到一个公司的历史,但做投资不能只看一个公司的历史。
巴菲特曾经向股东推荐了几本书,有一本书是《杰克·韦尔奇自传》,书中的韦尔奇对企业文化是很在意的,你可以想象,巴菲特对此也很在乎,他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只看财报。
对我而言,是不是好公司,在看年报以前就应该知道了。我一般会先了解企业文化,如果觉得不信任这家公司,就连报表都不会看的。但在了解以前会看,至少是应该看。
一般来说,对于了解的公司,你不太可能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意做假。不了解的公司不要碰,如果你连业务的作假都看不到,那财报做假就更难看到了。
当然,我的懒人办法未必适合于别人。
32 小雅:你可以懒,是因为自己也做实业,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投资?
段永平:我不关注行业,我只投我能看得懂的企业。我熟悉的行业有时反而不投,比如电子业,竞争太激烈了。
我很多成功的投资,好象行业根本不搭界,但对我来说是相关的,因为我能够搞懂它,知道管理层是否在胡说八道,企业是否有好的机制,竞争对手是否比他强很多,三五年内他会胜出对手的地方在哪里……
无非就是这些东西。看懂了,你就投。
33 小雅:医药股被认为是最有钱途的行业,像新基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你关注过吗?
段永平:我从来没接触过制药行业,也不打算再花时间去搞懂了。我懂的东西虽然不多,但小日子应该能过了,有时间要干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
34 小雅:普通投资者做投资,你有什么建议?段永平:关键在不懂就是不碰的原则。多数人错在一知半解时,由于害怕失去机会而急急忙忙出手了。
记得很久以前在学校碰到一个老师问,说自己不懂投资,但需要管理自己的小小财富怎么办,我说你就都交给巴菲特吧,全部买上巴菲特的股票,怎么着都会比自己管好的,还不用操心。
小股东做大投资确实要慎重,但一旦找到好的东西,不要轻易放掉。
我看到很多小股民来回换股票,10年之后,他自己没有赚钱,别人都赚钱了。最终90%以上的投资者,投在股市上的钱都比放在银行拿利息要少。
股票不要道听途说,一定要少换,如果两家都是好公司,要不要换,取决于你自己更了解哪家,而不是别人觉得哪家好。
小投资者也可以有很多途径了解上市公司,比如观察公司的产品。
以前有家公司,我看不懂,它的饮料投了这么大广告,问所有人,都说没喝过,最后确实没做起来。
35 小雅:你认为,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是什么?
段永平:投机投的是零和游戏,投资投的是企业带来的利润。
我有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就是以现在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
如果决定买,这就叫投资;你说只要后面有人买我的股票,你就会买,不是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36 小雅:但有些人认为,上市能带来资金和发展空间,也能够带来价值。
段永平:有些公司是,有些公司不是,中国大部分公司都不是,上市未必能带来更好的发展。
37 小雅:这是思维方式上的区别,行为上怎么区别投资和投机?
段永平:其一,你是在动用大笔钱还是小笔钱。
在我看来,投机有点像在赌场玩,不能下重注,也不可能赢大钱。投资的概念就是可以下重手,没有很高的把握,比如90%左右,就不应该出手。
其二,当股价下跌时,投机和投资的态度正好相反。
投资者看到股价下跌,往往很开心,因为有机会买到更便宜的东西,而投机者想的是,公司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赶紧走人。
投资和投机是很不同的游戏,看起来又非常像。就像在澳门,开赌场的是投资者,赌客是投机者。赌场总有源源不断的客源,是因为总有赌客能赢钱,而赌客总是赢钱的比较大声些。
作为娱乐,赌点小钱无可非议,但赌身家就不对了。可我真是能见到好多在股场上赌身家的人。
不懂不碰,至少85%的人不适合投资
38 小雅:你投机过吗?
段永平:有,但只是玩玩而已,just for fun。
我也经常做短线,我的乐趣有时候从短线来。我有两个帐号,一个是长线帐号,一个是短线帐号。短线就是好玩,赚不赚钱呢?也赚,但是这里面有什么心得吗?没有。对于短线帐号,我每年家庭开销从里面出,交税也从这里面交,但是钱没有少过,总有这么多钱。对于长线帐号,我有时候都不知道它赚钱了,最长线的是我买了之后就没动过,持有5年下来大概赚了50多倍,而我短线5年下来也可能有2倍,你说哪个好?我也不知道。巴菲特也做短线,他跟我的目的是一样:好玩。当然他是自己做,他的投资公司是不做的。人家跟我讨论股票,我都要跟人说清楚,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如果for fun,没什么可讨论的,买你喜欢的就好了,反正你也不会把房子卖了,扛着钱去拉斯维加斯。
我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赚了两千块钱。如果你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三天翻了十倍,这叫什么故事!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不敢。所以,投资是另外的讲法。
39 小雅:你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巴菲特。
段永平:我从一开始就是个价值投资者。我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我有足够多的钱,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股市中大家在玩不同的游戏,但投资这个游戏其实只有一个玩法,就是“价值投资”。
投机则有不同的玩法,到赌场有很多玩法,可以玩“大小”等等,这个钱来得当然快,但是去得也快。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骨子里相信价值的。一个人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在于其关心公司本身的程度。
40 小雅:什么样的人是价值投资者?
段永平:价值投资者买股票时总是假设,如果有足够多的钱,我是否会把整个公司买下来。
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价值,与其是否热门无关,所有真正好公司,都有热门的那一天。
最关键是,平常心去看一家公司到底价值何在,不要理会市场的冷热。
有些不碰股票的人,也可以是最好的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懂价值投资最精髓的东西-不懂不碰,而且长期而言,他们的投资回报比股市上85%的人都好,因为他们没在股票上赔钱。
有至少85%的人是不适合投资的,突然发现自己不适合,也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只要现在“回头是岸”,你的“不投资”表现至少可以比85%的人好。学习巴菲特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远离股市。
巴菲特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但我发现,只有很少人会去真正认真地学,所以能学会的人很少。
41 小雅:你怎么看国内公募基金的价值投资?
段永平: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者也往往是根据其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
(小雅注:这些年,不少公募基金公司以三年期、五年期业绩为考核权重)
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上狂卖,因为持有人很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时,却有很多基金在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有很多投资者愿意投钱进来。
另外,基金是收管理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投资者可能会有意见。
42 小雅:你怎么看趋势投资者?
段永平:我见过做趋势很厉害的人,做了几十年,但依然还是“小资金”。
用芒格的“逆向思维”想一下,你也许就对“趋势”没那么感兴趣了。投机比投资难学多了,但投机刺激,好玩,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投机。
事实上,投机就是认为自己可以比市场快一步。如果一个投机分子认为市场比自己聪明的话,从一开始他就不会介入,小玩玩的不算哈。
但最后大部分人确实证明了,市场确实更聪明。从长期角度看,市场是绝顶聪明的!
任何时候,只要你还想着要空一把谁,就表示你还是个投机分子,以为自己比市场聪明。
价值投资不一定就赚钱,价值投资也会犯错,只是长期而言,赚钱的概率高而已。
价值投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但长期投资并不自动等于价值投资。某段时期经营和股价回报不错,也未必就一定是价值投资。
不正确的事情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43 小雅:每个人都有一颗投机的心?
段永平:是的,所以才需要信仰,信仰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而“做对的事情”,就是明知错的事情就不做。
巴菲特之所以如此厉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坚持不做他认为不对的事情。坚持非常不容易,因为往往“不对的事情”是有短期诱惑的。
我总是努力去提醒人们不要做什么,但多数人最后总是会回到问我,“那我该干嘛?”。大概只有很少的人看明白了,我们干过啥,对你能干啥不会有太多帮助的。
44 小雅:什么是对的事情?
段永平:对的事情往往和能长久有关系,投资上尤其如此。
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因此要有stop doing list, 一旦发现是不正确的事情,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往往都会是最小的代价。
比如,发现买错了股票或公司,应该赶紧离开,不然,越到后面,损失会越大,但大部分人往往会希望等到回本再说。
大概五六年前,我们公司让我负责一笔人民币闲钱的投资,我们买的时候可能了解不够,没能完全看明白,后来觉得是买错了,亏了点小钱卖掉了,全部换成了茅台。如果当时不及时改正错误,可能到今天还亏着钱呢。
亏钱卖股票不容易,但如果懂沉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的概念,就会容易很多。
不过,所谓不对的事情,并不总是很容易判断。有些事情相对容易判别,比如不骗人。有些不那么容易,比如是不是该早睡早起。
其实每个人都多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往往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如果每个人把自己干过的不应该干的事情不干的话,结果差异会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可以看看芒格讲的如何赚20000亿美金的例子。传说大概70年代的时候,芒格曾经因为用margin(保证金),两年内亏掉大部分身价,所以有了只需要富一次的说法。芒格大概算富过一次半的人。
45 小雅:你怎么判断不对的事情?段永平:要有时间想。很多人一天到晚忙,根本没时间想,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不对的事情都是通过长期思考以及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要积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
不做的事情有些是在过程中发现的,比如给人加工;有些是本分带来的,比如不能不诚信。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减少犯错的机会,日积月累效果很好。
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地把事情做对,10年、20年后的区别是巨大的。
我要强调的是,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一定会犯很多错误的。在做对的事情过程当中所犯的错误,和因为做错的事情而带来的结果要严格区分开来。
当确定你做的是一件对的事情, 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比如买了个好公司。
至于怎么把事情做对,要花时间去培养skill sets(就是有学习曲线的意思,要允许犯错误)。
坚持“Stop Doing List”厉害是攒出来的
46 小雅:一件事情是在做对的事情中间犯的错,还是事情本身就是错的,该怎么判断?
段永平:做对一件事情还要看你的能力,但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
另外,无论是做实业还是做投资,成功的基本法则是做事情不求快,想想刘翔你就知道,光是快也是不靠谱的,关键是找到对的事情,把它坚持下去。发现错,马上就改。
慢慢来很重要,据说,在任何方面花够一万个小时后,大多数人都能成为专家。
其实,如果我们两年找到一个好股票,就非常非常好了。
47 小雅:怎么理解“Stop Doing List”?段永平:它不是一个skill(技巧)或者formula(公式),而是思维方式:如果发现错了,就立刻停止,因为这个时候成本是最小的。
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诱惑。这和它对你有多重要以及你曾经花过多少心血无关,也和你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事情无关。技巧的东西谁都可以学,但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除了我们一直努力做的事情外,我们不做某些事情的决定也同样重要。
坚持“Stop Doing List”,厉害是攒出来的,没有shortcut(捷径),要靠自己去积累,去体悟。
48 小雅:你的厉害是怎么攒出来的?段永平:记得有次和台湾做代工的一个大佬吃饭聊天,他问,为什么你们这么厉害。
我说,因为我们有个“stop doing list”, 他也问到“举个例子”,我说:比如我们不做代工,因为如果我们做代工,很难和你们竞争。
我想的都不是眼前的,我一直想的是长远的事情。
比如,我是学无线电的,当年研究生毕业时,找的工作说,多少年能当处长,两年能分房子,鸡鸭鱼肉有得分,但我没兴趣,所以离开了。很多人说“我没有找到更好的机会”,其实是他们没有停止做不对的事的勇气。发现错了就要马上停,不然两年后,可能还是待在那个不好的地方。
很多人都在眼前的利益上打转,30年后还会在那儿打转。
49 小雅:在你的stop doing list上,有多少条内容?
段永平:我没有真的统计过,但似乎不是几十条那么多。列入这个清单的东西一定要尽量少,不然可能会束缚大家的手脚。买一只股票往往要很多理由,不买往往就一两个理由就够了。
我要强调的是,错的事情一定要马上停,但对的事情不一定都要做,做对的事情也需要聚焦。另外,做对的事情也是会犯错的,那叫水平问题,需要学习和磨练,有时候还需要天赋,比如弹钢琴或打高尔夫球。
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50 小雅:你的投资stop doing list,有什么事是一定不能做的?
段永平:我一般不投资任何非上市公司,除非是我认识10年以上的,并且非常了解或信任的人做的公司。我对刚刚IPO的公司也不感兴趣,主要是没足够时间和资料去搞懂。我绝对不会去做固定收益的东西。固定收益的东西长期肯定是输给通胀的,所以长期来说是件错的事情。
另外,老巴的教导千万别忘了: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做空有无限风险,一次错误就可能致命。
投资不需要勇气,当你需要勇气时你就危险了。借钱是危险的,没人知道市场到底有多疯狂。
我记得巴菲特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不了解投资,不应该借钱。如果你了解投资,不需要借钱,反正你早晚都会有钱的。
而且,长期而言,做空是肯定不对的,因为大市一定是向上的。价值投资者是会犯错误的。做空犯错的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只要你做空,总会有一次犯错的,何苦呢?
51 小雅:很多时候,人们充满赌博的勇气,但在危机中,人们常常又会太过恐惧。
段永平:危机大概5-8年来一次,希望下次来的时候,你记得来看一眼,然后擦擦冷汗,把能投进去的钱全投进去。
但是千万别借钱,因为没人知道市场疯狂起来到底有多疯狂。
负债的好处是可以发展快些,不负债的好处是可以活得长些。无论你借不借钱,一生当中都会失去无穷机会的,但借钱可能会让你再也没机会了。
融券借钱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市场偶尔会非常不理性,而且时间长了,每个人都会碰上市场极端不理性的时刻。用融券的人有时候碰上一次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借钱的前提是,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你也能还钱,不要有侥幸心理。比如你借人一万块,但一年的工资收入有10万块,这种借款就是没问题的。
52 小雅:小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反正自己也没有多少钱,不赌一把试试,肯定没有赚大钱的机会。
段永平:这个世界上没有投资人不想赚大钱,知道什么不可为,比知道什么可为要重要的多。
“小投资者”之所以很容易一直是“小投资者”,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小而想赚快钱、大钱,从而铤而走险而不追求真理。谁不想赚差价啊,但这么做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瞎忙半天还少赚了,所以,以后就不再想干这种事情了。知其不可为也很重要。
53 小雅:有些人说,自己只是运气不好,被不守信用的人欺骗、利用了。
段永平:被人骗得多,是因为贪心,或者叫不本分。不然,想骗我的人,肯定比想骗平常人多一些。
我对投资的理解很简单,但这个“简单”其实非常不容易。
简单指的是大原则,是“是非”,不容易指的是技巧,就是要“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要有是非观,要有长远的看法。凡事如果能想着10年20年,大概就不会那么困惑了。
有时候,你做的有些选择,留给你的并不是舒服,只是暂时逃避了问题或得到一点点眼前的好处,但很可能会因此失去内心的平静。
要守正不出奇
54 小雅:在嘈杂的市场中,怎么保持内心的宁静?段永平:《清静经》上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个人能够常清静,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平常心就是这里清净的意思。
只有平常心才能本分。“本分”,就是要回归或者找到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往往能做正确的事情。
有个博友曾经有个名字叫“守正出奇”,我说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守正出奇的人,其实都是整天在想着出奇的。我说,要守正不出奇。
不整天想着出奇,犯错机会会下降,不小心出个奇,反而成为可能了。
如果你赚的是本分钱,你会睡得好。身体好会活的长,最后还是会赚到很多钱的。最重要的是,不本分赚钱的人,其实不快乐。
本分就是要做对的事情和要把事情做对,不本分的事不做。平常心就是回到事物本源的心态,努力认清什么是对的事情,认清事物的本质。
假以时日,本分的力量是厉害的。倒过来想,不本分的话,可以查查过去30年破产的公司都是什么原因。
55 小雅:换句话说,本分是成功企业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段永平:有人问过芒格,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成功?他的回答是:“rationality”(理性),有点像我们说的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有诱惑的时候,能排除所有外界干扰,回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说原点,辨别是非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一般来讲,聪明人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对,但有智慧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
往回看几十年,你会看到,很多很“聪明”的“聪明人”成就很小,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没把聪明放在做对的事情上。
56 小雅:知易行难,要做到不容易。
段永平:至少你要有用闲钱的态度,才可能有平常心,不然真会睡不着觉。我从来都是用闲钱的。
把投资看成“种田”的人心态会好很多,因为他们大致知道自己在干嘛,虽然也有天气不太好的时候。
我认为,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战胜指数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失去平常心了。好的价值投资者心中是不去比的。但结果往往是,好的价值投资者会最后战胜指数。在每个时点上,“持有”都等于“买入”
57 小雅:你觉得,国内外大众投资者对投资的认知,有什么差别?段永平: 我在美国见过很多的普通投资者,他们对价值投资的理解都非常深刻。回国后,我跟大家聊的时候,哪怕是已经做得很大很有名的人,聊起来都会让我哭笑不得。比如,他会找到一些“短线巴菲特”,这很搞笑,因为巴菲特意味着不能短线。我举个例子,我回报最快的是2个小时赚了50倍,去赌场赚的,这不叫投资,这叫赌博。
很多“购买并持有”的人,实际上也是投机分子,因为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买了以后需要整天问别人怎么看,在被套时就拿出“长期投资”来安慰自己。
要知道,没什么比买错股票并长期持有伤害更大的了。
58 小雅:有投资人说,对于任何持有的股票,要在大脑里不断清零,假设自己没买,想想是否还愿意买入。你认为,持有和买入是否是一样的?
段永平:这是个非常普遍、但又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我相信,几乎所有投资人都被这个问题或长或短地困扰过,而且绝大多数人在投资生涯里,大概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最终不会困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想不通这个问题的,都还不算“价值投资者”,不管他们看过多少投资的书,或做过多少年的投资。
“持有是否等于买入”,其实在每个时点都是对的,时间越短,对的概率越大。这也正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
老巴在讲when to sell a business的时候,讲得蛮清楚了,但大家不要希望看一遍就能真的看明白,老巴也说,他花了好多年才大致明白的,我自己也是在大致明白的阶段。
我认为,这个东西没有标准答案,但用“buy to keep"和"buy to sell”来区别,是个非常好的说法。
事实上,“持有”在每个时点确实是等于“买入”的,机会成本就是这个意思!然而,如果投资者真的那么想,很容易掉到每时每刻都在想“是不是高估了”,过多注意市场而不是focus在生意本身上。
投资的本质在于生意本身,对市场的关注越高,投机的成分越高。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可以完全不在乎某公司现在及未来是不是上市公司而决定买卖该公司的。
在我自己能懂的公司范围内,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吸引我用苹果去换的。从持有等于买入的角度看,实际上我每天都在买入苹果。
理论上讲,持有=买入,这不是一个观点而是一个事实,如果人们没有持有一家非上市公司的心态,每时每刻都会有卖出冲动的。如果你还有“坚持”的感觉,你就还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
能“拿住”股票的6个要素
59 小雅:人们常常会低估长期重仓持有一个股票的难度。很多人说,自己选对了公司,但没有拿住。
段永平:学会选对和拿住这两门课,再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在股市上赚钱就没有那么难了。
不过,人性确实让第二条更难一些。
因此我以为,你要拿出至少一半精力去搞懂老巴讲的第二门课程(注:巴菲特说,投资需要掌握两门课 , 一是如何对企业估值 , 二是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搞懂了,拿住,就不难了。
个人体会,能“拿住”的几个要素:1.没有过高的期望回报。
2.对股市运行规律有一定了解,这点非常重要。不然,为啥你总能逆向思考?并且大部分都对呢?
3.盯住比赛,而不是记分牌,但绝大部分人不是如此。
4.尽量让自己远离市场,不要天天看K线。
5.将评估投资回报的时间调整为5年以上。
6.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
60 小雅:有人开玩笑说,选对公司、买完之后,干脆就封仓10年不看了?
段永平:封仓10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但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持有苹果10年或以上。
实际上,我买股票时还真没有想过要拿多少年。我一般会给我买的股票定个大概价钱,比如买GE时我就认为GE至少值20块,但我确实没想过要多少年才会到。
价格合理的股票不一定非买不可。我的观点是只有价格不太合理的时候才是机会。有时候可能会等得很难受,尤其是大牛市的时候。Buffett说过,最难的事是什么都不做。他都觉得难,我们觉得难也就很正常了。
61 小雅:你做的每笔投资,都会设定预期回报?
段永平:第一,其实我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投资回报本来就和预期无关。
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
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啥忙了。
第三,从保值角度看,长期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无论如何,不该选跑不过国债利率的,但能跑过黄金的(大约10%上下)就非常理想了。
经常看到人们对平均每年15%+的回报非常不屑,我不是很理解,似乎他们一出手就应该是5倍10倍的。
市场里经常说平常年景应该怎么样,这个说法很有趣,对我而言,每年都是平常年景。
62 小雅:预期回报率跟资金规模大小有关系吗?
段永平:人们很喜欢用一年的回报率来衡量,但大资金的年回报率是没机会特别高的,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但小资金却往往有机会有高比例回报,比如,周围朋友中经常会有某个人当年回报据说有40%、50%甚至更高的。
就像一起去赌场的朋友中,第一天出来时,总有个别人是兴高采烈的一样,千万别以为这些人已经比巴菲特厉害了。
投资开始的越早越好,但一定要记得“慢慢地变富”
63 小雅:你在投资时觉得困难的是什么时候?段永平:满仓的时候我知道怎么办,但是我不知道空仓的时候该怎么办。我后来研究巴菲特,发现巴菲特也说过,最难的时候,是手上有很多钱,但是没有可投的项目。
实际上,巴菲特长期都处于这样的状态,没有发现可投的项目,就等待。这是做投资最困难的时候。
64 小雅:如果手头有闲置现金又找不到合适股票买入,又担心钱会贬值,你会怎么办?
段永平:我会着急,但是,着急时尽量不要决策。决策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对所谓价值投资者而言,没有合适的东西就不买了,有合适的再买,就和一般人逛商场一样。我想,每个人逛商场时,一定不会把花光身上所有钱作为目标吧。我的建议就是慢慢来。慢就是快。
65 小雅:巴菲特总会留有现金,我们平时手中是否要一直留有现金,给自己留有余地?
段永平:老巴经常有现金,原因和他的生意模式有关。仅就投资而言,如果有好公司好价钱,你为什么要留现金?
当我看到想买的公司在合适价钱时,想不出留现金的理由。
做投资,光整天看是不够的,要实践。投资开始的越早越好,不要想着马上赚大钱,一定要记得老巴那句话:“慢慢地变富”。
偶尔会听到有人说某只股票至少会涨10倍,所以计划放10%进去等等。如果他真相信这只股票会涨10倍,什么理由他让只放10%呢?要么就是你觉得这是投机,所以只放5-10%?
66 小雅:要集中在少数能看懂的公司上。
段永平: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卖掉了一些,我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我不怕集中,我不是一般的集中,我是绝对的集中。
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也才投十来家。
巴菲特说过,他一生当中有很多次很集中,甚至达到100%。碰上一个是一个,反正赚钱也不需要有很多目标,巴菲特讲,一年一个主意就够了。
我知道的东西少的可怜,我就知道巴菲特这条路很好,肯定可以到罗马,老是有一堆朋友问我索罗斯那条怎么样,还不许我说我不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
总的来讲,看准了出手就要狠。似懂非懂很难下手狠。耐心等待总是有机会的。
"安全边际"指的是对公司的理解度
67 小雅:你怎么给企业估值?
段永平:大部分人说到估值时,指的都是市场应该给股票一个什么价。
关于会被人收购的想法,和“buy high,sell higher”的想法无异,早晚要吃苦头的。也许很多人已经吃过苦头了,只是不思悔改而已。
我现在“估值”时,总是在试图搞明白,付出什么“价”,才能5年10年都不操心。或者说,拥有股权5年10年,未来带来的实际回报值不值我付的价钱。
我不考虑市场目前愿意给什么价。我一般是想象,如果它是非上市企业,我用目前的市值去拥有这家公司,和我的其他机会比较,在未来10年或20年,哪个得到的可能回报更高。
这里的回报,不是股价涨幅,是指公司盈利,看它未来的生命周期里能够带来的现金流。
68 小雅:好公司股价都很贵,你怎么办?
段永平:找到好公司比啥都重要。在大家有“危机”的时候,好公司往往能将“危机”简化为“机”的。
我买股票通常会买一些有问题的好企业。关键在于这些“问题”能不能被这些公司接受,会不会致命。
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怎么去评估一家企业是否被低估?团队我认为是重要的,还要看这个公司有没有很好的文化,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文化。贵不贵要用五年、十年的眼光看,好多公司看起来赚很多钱,现金流却一直在减少,那就有危险了。这些巴菲特早说过,人们都知道,但是投资的时候就会糊涂。
老巴绝对是能够找到事物本质的人,投苹果是个非常好的例子,革命不分先后。
69 小雅:你用现金流贴现公式计算吗?
段永平:宁要模糊的精确,也不要精确的模糊。未来现金流折现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估值就是毛估估的。
毛估估的意思就是,5分钟就能算明白的东西,一定要够便宜。如果要用到计算器才能算出来的便宜,就不够便宜了。
就像姚明走进来,你不需要用尺子去量,你一定知道姚明很高。用我这样个子的价钱,去买姚明这样的身高,我就买了,我不需要具体知道他比我高多少才买。
至于是不是价钱涨到跟姚明身高一样的时候,我就该卖了呢?这没法讲,也许有别的原因,比如我发现一个更加适合的股票。
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
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比如巴菲特买的中石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特例。不能简单地单纯看数字,除非账面净现金多过股价了。
但市值低于现金的公司千万要小心,一眼看上去市值低于现金的公司,确实经常是值得花时间去看的,但多数情况下这未必就是便宜货。
我总是认为,大致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
70 小雅:所以,你更多做定性而不是定量分析?
段永平:我在投资里用定性分析确实比较多,这也是我和华尔街分析家们的区别,不然我怎么有机会啊。
但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
71 小雅:你怎么做定量分析?
段永平:比如一个公司有净资产100亿,每年能赚10亿,这个公司大概值多少钱?大概就是你存多少钱,能拿到10亿的利息,按照长期国债利息计算,再把资金额打6折。
长期利率会变,我一般就固定用5%。如果买200亿长期国债,收入每年有10亿,我会花200亿去买个年利10亿的公司吗?国债是riskfree(无风险)的,所以买公司就要打折。
越觉得没谱的,打折要越厉害。这大概就是巴菲特讲的margin of safety(安全边际)的来源吧。
72 小雅:折扣到多少,你觉得比较有安全边际?
段永平:我认为,老巴的"安全边际"实际上指的是对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价格。从10年的角度看,买的时候比最低价贵30%,其实没多少。好公司和股价是否波动无关,如果没办法看懂五年、十年就不应该碰,不要因为过去到过的价钱做决定。
若买的公司是10倍PE,即使退市,每年有10%的利润,不计算公司的增长,利润拿来分红也好,投资也好,比国债也高多了。
你如果相信它未来一定有10%的利润就可以,巴菲特买的高盛以及GE的可转换债券就是10%加option,非常好的deal。
问题是,PE是历史数据,不能单靠PE去推测公司未来的收益,不然会中招的。
举个例子,GM(通用汽车)的PE一直都很低,以前老在5倍左右,但债务很高,结果破产了。
真正的投资者是“目中无人”的
73 小雅:关于贵和便宜,你的标准是什么?
段永平:我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自己觉得便宜才买。我一般是买我认为价值被低估50%或以上的公司。我理解的价值,是现在的净值加上未来利润总和的折现。
比方说我认为GE值20,我可能到15才开始买一点,但到10块以下就下手重很多了。重仓买到便宜股票是多少要些运气的。天天盯住股市时好像会比较难做到。
74 小雅:你说的便宜,并不是单纯看价格,而是看懂公司。很多人因为价格便宜去抄底,发现是接飞刀。在花旗银行股价从60美元跌至1美元的过程中,套牢了一大批试图抄底的“价值投资者”。
段永平:我个人认为,抄底是投机的概念,价值投资者不应该寻求抄底。抄底是在看别人,而价值投资者只管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不管别人怎么看。
事实上,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往往下不了手,容易失去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买万科时,我们就正好抄到底了,买的量远远少于我们的原计划。
接飞刀容易中招的原因是:人们在接飞刀的时候,往往想的是这个股票过去到过什么价,而不是想的这个公司值多少钱。
我认为,在买股票的任何时候,总是应该假设自己刚刚从外星来到地球,然后平常心地看这个股票该不该在这个价钱买,包括接飞刀的时候。
为什么被套牢后就成了价值投资了?老巴被花旗套了吗?为什么没有?
我问过巴菲特,如果他买的股票一路买、一路涨怎么办?他说,如果买的股票下跌,还可以找到钱再去买,但后来它涨上去了,你就买不到更多了。
他甚至认为,投资的时候,买到底部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因为你买到底部后,股价就会一路买一路涨,这样你就买不到最多的量。
真正的投资者,是希望在允许的价值波动范围内,在股票一路下跌的时候,一路跟着买进,也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
75 小雅:为了便宜,你会特意避开华尔街?
段永平:我买公司的时候,有个很大的鉴别因素就是,这家公司的行为,跟华尔街对它的影响有多大关联度,关联度越大,我买的机会就越低。
华尔街永远是对的,它代表不同人的想法。但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听华尔街的,你就乱了。
就像我当时买网易,能在那个价格买到那么多量,因为纳斯达克有个规定,一块钱以下的股票超过多少时间就会下市,很多人害怕下市,在一块钱以下就卖了。
我为什么不怕呢?我买它,跟它上不上市无关,它价格低于价值,我就会买。
步步高就没有上过市,但我因此就把公司卖了,这没道理啊,很荒唐,我创立公司后只是因为它不上市就卖了,那我开公司干嘛?
我认真研究了网易,发现它股价在0.8美元的时候,公司每股还有2块多现金,面临一个官司,可能被摘牌,有些不确定性。
我咨询了一些法律界人士,问类似官司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后果不会很严重,因为他们的错误不是特别离谱。
很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在运营上没有大问题。做足功课后,我基本上把我能动用的钱全部动用了,去买它的股票。
我敢大量买入网易股票,最重要的是对企业花了足够的工夫,对公司、产品都有深刻了解。
投资不在乎失掉一个机会,而是千万不要抓错一个机会。在投资对象价值大于价格时出手,这不叫大胆,而是理性。花5元钱去买10元的东西,能说是大胆吗?很多人在这个时候缺乏的是理性,而不是胆量。
观点对不对取决于事实,而不是多少人或什么人和你观点一样。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能够理性思考。
76 小雅:你会选择进入市场的时机吗?段永平:我投资不关注大盘,大盘对短线有影响,长线没影响。大盘我不懂,巴菲特都看不懂,凭什么我会。
任何想市场,想时机的做法,可能都是错误的。买股票,和这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是没关系的,所谓IPO价格的一半就是便宜的说法,没什么道理。
我关注长期,看不懂的不碰。我看生意,只关注个股。你说某只股票贵,how do you know?站在现在看10年前,估计什么都是贵的。你站在10年后看现在,能看懂而且便宜的公司,买就行了。
从5年、10年的角度看,宏观的东西对公司的影响要比想象的小得多。
多数人的问题是:算得太多而想的太少。拿点小钱试试没啥不可,但你想试的是什么?市场的走势。
很多人管他们自己叫投资,我却说他们只是for fun,他们很在乎别人满不满意这家公司,真正的投资者绝对是“目中无人”的,脑子里盯的就是这个企业,他不看周围有没有人买,他最好希望别人都不买。
“会卖的是师傅”是交易思维
77 小雅:什么时候该卖出股票?
段永平:我也不知道啥时候卖好。
当我买一只股票时,一定会有个买的理由,同时也要看到负面的东西。当买的理由消失了,或重要的负面东西增加到我不能接受的时候,我就会离场。
理性面对市场波动,仔细地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买的时候认为至少值得价钱,到了以后应该很认真地再研究一下。
太贵了,有时也会成为离场的理由。一般来讲,“市场形势”很好时,大概就是卖股票的时候了。
不过,如果真是特别好的公司,稍微贵一点未必应该卖,不然往往买不回来,机会成本大。
我卖的都是因为对公司还不够了解。创维我们赚到不错利润,是因为不太好卖,涨的还挺快。
我们买创维时,创维的市值好像还不到20亿,也可能20亿多一点,不太记得了,我怎么想都觉得便宜,就买了。我们是买到差一万股到5%的时候停的。
因为再买就要公告了,所以很想在公告前和黄宏生沟通一下,怕人家以为我要去抢人家那一亩三分地。结果当时由于不太方便,我们就没有再买。后来才和黄老板通了个电话,道个谢,问个好。
对创维而言,我并没有一个很清楚的到底值多少钱的概念,对他们现在的业务情况了解的也不细,所以涨上来以后就一直在陆陆续续减持。
当达到基本目标价以后,对其价值的判断还是挺重要的。
比如,我对网易后来的发展花了很多时间,不然,没可能大部分拿到120-140倍才卖,0.8美元买网易股票的不单是我一个人,但坚持持有到100美元的就不多。
78 小雅:持有还是卖出,是否还要考虑时间成本?
段永平:股票或公司是有时间价值的,这就是“折现”的魅力。
比如我觉得苹果早晚是1000块的股票,但可能需要3年,如果今天有人愿意800块买,我可能就愿意卖了。
但如果当年我觉得,网易在10年以内是个50块以上甚至100块的股票,如果有人出10块钱买,即便当时市值是5块,我也是不肯卖的。
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你把“折现”两字忽略掉那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我告诉你苹果有一天会到每股10万块,但要一万年,你买不?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左右。
以前网易每一次到目标后,我都认真重新评估一次。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
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
万科到了基本价以后,没有重新评估就卖了,少赚了很多。
股票掉的时候,也是一个动力去重新评估自己持有的股票,看看买的理由是不是有变化,比如买过UNG,认真看过后发现买错了,就斩仓了,不然的话,留到今天要多亏几千万。
79 小雅:投资人经常说,卖比买更难,会卖的是师傅。
段永平:所谓价值投资者的买卖,都是和价值有关,和成本是无关的。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
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就是“我已经赚钱了”。不然,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买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会卖的是师傅,骨子里实际上考虑的是市场价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想这么做的人,关注的是市场对这个股票的态度,而不是专注在企业的生意上。
真正理解的公司,买和卖的决定,其实是差不多难度的。
比如,我曾赚过松下股票的钱,7块钱买的,涨到20多块卖了,放了大概有两三年的时间。
因为我是做这行,我做企业的很多理念来自于松下,我也拜访过他们公司,也知道他们的缺点和优点,觉得这个公司不可能再低于7块了,而20块让我觉得可买可不买、可卖可不卖。
所以,你做的投资,都跟你过去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跟你能搞懂的东西有很大关系。
你的判断跟市场主流判断没有关系,两者可能有很大的时间差。我判断的是它的未来,而市场是要等企业情况好了才会把价格体现出来。
80 小雅:巴菲特说,永远不用考虑卖出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
段永平:他确实说过,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
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对于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一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一点点高估就卖出,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而且,在美国,卖出要交很高的税,不合算。
跟巴菲特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81 小雅:你怎么看巴菲特?段永平:老巴是一个很好的人,他是发自内心的的对人好,对人诚恳。
他很睿智,任何复杂的问题,他一两句话就说到本质了。
这么睿智,这么成功,又对人这么好,中国企业家里我基本没见过这样的,美国企业家里也极少。
82 小雅:你跟巴菲特午餐,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段永平:巴菲特离开的时候,他的司机开了一辆特别像卡车的车过来,他老人家身手矫健的爬了进去,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虽然知道他不是个奢侈的人,但是也没想他开这种车来。他家我也去过,不是豪宅,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房子。见完他回去,我太太也这么对我讲:“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我说,对啊,确实是这样。
我们见到有钱人很多,但是见过他这种平实的人很少。我回国之后,看到一些稍微有点钱的人非常飞扬跋扈,包括吃饭,对服务员的态度,差异都非常大。
巴菲特对服务员的态度非常好,这不是做给我看的,他不需要做给我看。
这么成就的人,这么谦虚、平实、和蔼。他的幽默我们不一定可以学会,但是谦虚总可以学得会。
83 小雅:有时发现一个好目标,手里没钱,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段永平:我问巴菲特一些其他问题时,他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问巴菲特,在投资中不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他告诉我说:不做空,不借钱,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他说,他只希望富一次,如果借钱,可能会变成两次、三次富有了,然后又穷回去了。他这话的意思是要少犯错。
这些年,我在投资里亏掉的美金数以亿计,每一笔都是违背老巴教导的情况下亏的,而赚到的大钱也都是在自己真正懂的地方赚的。
84 小雅:你主张不贷款,不用margin,错过了机会怎么办?段永平:贷款和用margin,赚的时候快,赔的时候更快。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湿一回鞋就湿一辈子,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
有些机会总是要错过的,只要保证抓住的是对的,就足够了。我们过去的大部分竞争对手都消失了,我们还健在,道理也许就在此。
85 小雅:你有问巴菲特,他犯了什么错吗?
段永平:有。他说他犯了很多错误,比如说10多年投资一家公司,本来只值4个亿,但他用了40亿。现在这家公司的价值是零,已经破产了。
他说,投资犯错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少犯错,而且也不是说某一个项目做得漂亮就行。投资就像打高尔夫,要是每一个都打得很好,那就不好玩了。高尔夫主要是要看整个成绩,而不是看某一个部分。大部分人都更关注为什么你这一杆打得这么好,其实高尔夫是用全场来计算成绩的。
我们有时候过于注重某个案子的成败,往往忽略了整体的东西。
86 小雅:有时候有钱,找不到项目,怎么办?你有问过巴菲特,空仓的时候该怎么办吗?
段永平:这个问题在没见到他的时候,我就想清楚了,投资跟你空仓和满仓没有关系。
空仓的时候,也不能买你不懂的股票,空仓就是闲着。我们发现,最难的事情是什么都不做。
巴菲特说,他在有钱的时候,犯的错误最多。
空仓是件困难的事情,手里拿着很多钱的时候,确实容易犯错误。其实没有人是真正空仓的。空仓这个概念我不懂,是个投机的说法。
巴菲特几乎没有空仓,可能有过一次,第一只基金结束的时候。
87 小雅:1969年, 巴菲特认为市场估值太高宣布解散公司“退休”,这一休息就是5年。
段永平:如果你认为该减少一些的话,为什么不是全部(减掉)呢?如果你觉得你拥有的公司太贵了,你就该都卖了,除非留点做纪念,不然留一部分赌市场再涨一点吗?
老巴当年不干了,是因为实在找不到自己敢买的公司,拿着大家的钱不舒服,所以就干脆解散了。
买航空股是“抄作业”吗?
88 小雅:你跟巴菲特见面,除了聊投资,还聊了什么?
段永平:我们还会聊到高尔夫、桥牌和女朋友,还有我们公司的情况。
我们公司这么多年做的也不错,但是我们不想上市,我觉得上市对我们不好。
巴菲特提到,他认识的一位企业家,宁愿自己的身家缩水一半也要让企业退市。这对我来说很震撼,对于上市是否是一个错误,他没有肯定或者否定,但是从很侧面的角度给了我很大的肯定。
89 小雅:跟巴菲特聊完天之后,你采取了什么投资行动?
段永平:我曾经买过两只航空股,我想象这么多人坐飞机,应该是很有空间的。但是巴菲特却说,这是个tough business(困难的生意)。
后来,我自己明白了,“航空业没有差异化,只能打价格战。”我卖出了其中一只,避免了不少于5000万美元的损失。
因为航空公司的产品难以做到差异化,没办法赚到钱,长期来讲,没有投资价值。这是巴菲特教我的,省了我好多钱。
因为不了解,没有赚到钱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如果你不了解也敢投,第一,你也守不了那么久,80块买的,可能100块、120块也就卖了,其实你也赚不了钱;其次,如果你四处这么做,可能早就亏光了。
90 小雅:但你今年4月还是买了达美航空,为什么?
段永平:从买入=持有或者持有=买入的角度看,我当时买入航空公司,其实等于卖了苹果去买入航空公司,虽然我是用最近多出来的现金。从10年或更长的角度看,似乎不是一个好的决策。
但好奇使然,我还是认真看了看老巴买的原因,似乎也觉得蛮有道理,所以买了1%的Dal(达美航空),纯属好玩。可能疫情之下,有点时间看看。
和上次重组以前比,现在几大航空公司实际上已经是有点准垄断了,所以在可见的未来,商业模式也还是不错的。航空港的投资很大,新的竞争对手很难进入。
另外,买入也表达一下我对人类战胜病毒的信心。
91 小雅:有人说,这是跟着巴菲特“抄作业”,抄错了?
段永平: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老巴买什么就简单跟进的意思,不然就已经掉在IBM的坑里了。
事实上,老巴买了IBM之后的这些年,我一直想看懂IBM,但看来看去,都觉得老巴也是可能会犯错的。但是,不管老巴干什么,都值得我关注一下,至少好奇一下为什么老巴会做这件事情。
航空公司当时看确实有点意思,这个生意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完全靠价格竞争、没有差异化的生意了。如果没有这次疫情,这几家大的航空公司应该会是非常赚钱的。
这次疫情似乎像是个降维打击,如果认为疫情早晚会过去,某些航空公司一定能够挺过去的话,目前显然是个买入的机会。至于谁能挺过去,那就要靠自己搞明白了,搞不明白最好离的远远的!
92 小雅:巴菲特买了4只航空股,你为什么挑了达美?
段永平:老巴就是四家都买,但Luv和Dal买的多一些。这四家还是有一点点差别的。西南似乎最健康,但上升空间最小。Dal企业文化也还不错,安全性也差不多。
93 小雅:巴菲特表态卖出航空股之后,你公开说有些难以理解。
段永平:我(当时)对老巴清空航空公司是有点意外的,因为他刚刚说过他不会卖航空公司!这时候卖就等于把粉丝套进去了,有点难以理解。
感觉他在说不卖的时候其实已经决定要卖了,而且还是先把达美和西南卖到10%以下,为后面进一步减持方便而准备,也算活久见了。
我对老巴为什么卖航空公司没有兴趣,我只是对他这种卖法感到不舒服而已。刚刚对媒体说完不卖接着马上就卖了,而且是用了点技巧去卖的。
而且他(当时)也没解释为什么说不卖又卖了的原因。他只是解释了为什么卖的原因,而且有些原因在他买之前就一直存在的,这也是费解的地方。
当然,这个世界有很多难以理解的事情,多一件也不是个事情。我们自己也确实买了一些达美,起因也是因为老巴买了后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Save as PDF
Aug 28, 2023
•
4 tweets
•
3 min read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加息,而中国却在减息?
佐伊24的回答
美元是事实上的国际结算货币,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历史上每一次美元加息,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经济震荡:1993年美元加息,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1995年美元加息,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2001年美元加息,阿根廷爆发债务危机;2005-2006年美元加息,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15年底美元加息,爆发新兴市场危机。
美国加息影响美国自己,这还好理解。为什么每一次美元加息,其他国家也会爆发危机呢?为什么美国加息,其他国家会跟随加息呢?以及,为什么普遍加息的环境下,我国却在降息呢?
01 息差套利
为了理解美元加息的影响,首先就要讲到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息差套利。什么是息差套利呢,举个例子来说。
假如你是一个富豪,手里有1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需要存在银行里面。再假如,在2020年初,英国和美国的存款利率都是1%/年。这个时候,对你来说,钱存在英国还是美国没有区别,一年利息都是1000万美金。你秉持公平公正的理念,在美国存了5亿美金,在英国也存了5亿美金(对应的英镑)。
突然一天,美联储宣布加息了,导致美国银行的存款利息变高到3%。你一看,这不行了,5亿美金存英国一年利息只有500万,存美国利息却有1500万,一来一回有1000万的利差。你一个电话挂给秘书,让他通知英国的银行,你要把钱全都取走,换成美元转入美国银行。
不仅仅是你发现了这个套利空间,很多大型投资机构也发现了这个套利空间。于是大型投资机构纷纷从英国银行获得低息的贷款,拿到美国银行存起来赚取利差。这个过程就叫做“息差套利”。
息差套利会怎样影响经济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介绍什么是外汇市场。
02 外汇市场和货币贬值
你是一个大型投资机构的负责人,你发现了英美的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息差套利”空间,于是你从英国银行低息贷款10亿英镑,准备存入美国套取息差。
然而,你手里面的是英镑,你如果把英镑存在美国银行,无法享受美元的利息,因为银行的利息都是和币种绑定的。也就是说,你在把英镑存入美国之前,需要把手里面的英镑换成美元。于是,你就要在外汇市场上用英镑购买美元。这个过程,就是外汇交易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人从英国银行低息贷出英镑,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美元越来越抢手、越来越吃香。以前,100英镑可以购买120美元,现在100英镑只能购买110美元。美元越来越“贵”,相对应,英镑就变得越来越便宜,经济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做货币贬值。
事实上,从美国加息以来,各主要国家货币就开始出现贬值。
有人说,我又不炒外汇,货币贬值对我没啥影响。这是不对的,本币贬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响。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输入型通货膨胀。
03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第一个后果
你可以不炒外汇,但一个国家不能不进口商品。只要进口,你就要用到美元,因为进口商品多数是用美元计价的。
举个例子。国际市场上,一双耐克鞋标价10美元。在英镑贬值钱,进口一双鞋需要10美元,合计9英镑;现在英镑贬值了,进口一双鞋虽然还是10美元,但却合计11英镑。在英国消费者看来,商品无疑更贵了。
耐克鞋仅仅是一个举例,实际上对很多国家而言,这种进口产品的通胀,首先体现为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工业国家要生产,就必须消耗能源,很多国家的能源无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进口。比如石油就是美元计价,就算国际油价不涨,但本币贬值后,进口同样的石油就要消耗更多的本国货币。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就会体现在最终产品上面,国内消费者就会普遍感受到通货膨胀。以日本为例。有研究指出,“过去10年,日本总价格上涨的90%都来自进口密集型食品和能源产品”。
到这里,美国加息对经济的影响,就从金融领域,通过息差套利的途径,沿着外汇市场,逐步进入到其他国家的实体领域。正因为如此,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法国等重要的制造业国家,在2022年接连出现国际贸易收入下降乃至逆差的局面(因为进口商品价格大涨)。而欧洲的通胀也在这个条件下居高不下,苦苦支撑。
如果你以为美国加息的影响就这样了,那就大错特错了。美国加息对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04 金融震荡:货币贬值的第二个后果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资本外流”。那么,什么是资本外流呢?资本为什么要外流呢?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沉浸式体验。
你是一个美国籍的国际投资者,你的资金在全球各大股市配置。假设2022年初,英镑和美元的汇率是1:1。你通过研究发现,英国股市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的行情,于是你花了100万美元,换了100万英镑,然后将100万英镑购买了英国股市的股票。你的眼光很不错,买的股票涨势喜人,几个月下来涨到了120万英镑,你感到很开心。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天,你突然看到新闻,美国加息了。你敏锐地感到,这可能会坏事。果然,那些指着息差套利的投机分子动起来了,他们大量低息借入英镑,买入美元。美元不断涨价,英镑不断贬值。你突然发现,股票赚的钱,原来都是虚的。你认真算了算账,从2022年初到现在,英镑对美元贬值了15%,120万英镑,现在就能换102万美元,直逼你的成本。
更可怕的是,美联储还在不断地加息,也就是说,英镑贬值的趋势还可能继续。要是再这样下去,你的股票换成美元就要亏本了。怎么办?你告诉自己,当断则断。于是,你开始大规模抛售股票换成现金,并现金购买美元以“避险”。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问题,他们也跟着抛售股票。股市开始逆转,负面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当多数人都在抛售的时候,就出现了股市的震荡。震荡的不仅仅是股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算一个,都可能发生震荡,道理都是类似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元周期的传导路径,美国加息导致出现套息空间,进而导致美元升值、本币贬值,这又进一步导致投资者抛售金融资产,最终可能诱发金融震荡。
既然是息差空间引发资本外流,进而引发金融震荡,那么,一个想法就很自然地出现了,我们也提高利息,不就能逆转息差空间了吗?
对的,这个想法非常直观,也有它的道理,这也是美国加息引发全球加息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加息的时候,好些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也跟着加息,避免出现息差空间。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加息能抑制资本外流,也会损害本国经济,这首先就会损害本国的实体经济。
05 用加息对抗加息
(1):实体经济受损
用加息对抗加息,为什么会损害本国的实体经济呢?
假设你经营一家工厂,你的合作伙伴给你介绍一个项目,这需要投资1000万,一年后可以有10%的回报,但是你手里面只有500万,怎么办?找银行贷款!你来到银行,发现贷款成本不高,每年利息也就5%,你毫不犹豫大笔一挥,就签下了借贷合同。“用银行的钱帮我赚钱,这才是老板该有的思维”。一年后,你连本带利还清了银行的借款,还净赚75万。
突然一天,美国加息了,你们国家为了防止资本外流,被迫跟随美国加息。水涨船高之下,借款利息从5%每年涨到了15%。又是你的合作伙伴,再次给你介绍一个项目,还是需要投资1000万,一年后的汇报还是10%,你手里还是只有500万。你还会找银行贷款吗?如果贷款500万,一年下来需要还给银行75万,只能净赚25万。你看了看账上500万的本金,叹了一口气,“算了吧,还开啥厂啊,把厂关了,钱放银行吃利息得了。”
越来越多的人和你一样的想法,于是企业的投资开始下降,新项目上得越来越少,企业对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工人失业越来越多,在岗的工人工资也老不见涨,如此一来,国内的需求就会慢慢萎缩,最终导致实体经济受损。
本币加息,除了可能损害实体经济外,还可能加剧金融市场震荡。
06 用加息对抗加息
(2):加剧金融市场震荡
金融资产定价有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即金融资产的价格正比于该资产提供的现金流,反比于市场的利率。比如某成熟市场的商业地产,每年能提供的租金是1000万,市场的利率是5%/年,该商业地产的价值就是1000万/5%=20000万。
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们做一个思想性实验。某成熟市场上有一个商业铺面,每年能提供10万元的租金,该市场的利率是5%,那么,你愿意用多少钱买下这个铺面呢?如果店主喊价30万,你愿意买吗?你肯定愿意,因为30万存银行,一年后只能获得1.5万的利息,而买店铺却能获得10万的租金;如果店主喊价100万,你愿意买吗?你还是愿意,因为100万存银行,一年后只能获得5万的利息,而买店铺却能获得10万的租金;如果店主喊价300万,你愿意买吗?你就不太愿意了,因为300万存银行,一年后就能获得15万的利息,而买店铺却只能获得10万的租金。于是,最终的价格平衡点就落在200万附近,你的钱存银行和买店铺的收益是一样的。
因此,店铺的价格=年租金÷市场利率。换句话说,店铺的售价与年租金的多少成正比,与市场利率的高低成反比。一个每年能提供10万元租金的店铺,在银行利率为5%时,价值200万元。假设银行利率提高到10%,那么店铺就只值100万元。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化的模型,排除了风险的差异、排除了涨价的预期等各种因素。但是,我们通过这个模型却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加息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下跌(尤其是债券价格)。
以加息的方式防止资本外流,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式,副作用极大。一方面,它有可能一定程度遏制资本外流,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加速本国的金融震荡,导致其他不可控的结果。
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跟随美国加息,除了可能冲击自身实体经济外,还会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诱发全球债务危机。
07 用加息对抗加息
(3):债务危机
你是一个穷人,你什么时候最希望借钱?很简单,你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么,你什么时候最容易借到钱呢?也很简单,有钱人愿意把钱借给你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的利息还很低,那你一定会毫不犹豫把钱借了再说。这个道理是通用的,对你是这样,对国际市场的借贷主体(国家、大企业等)也是这样。
国际市场上谁是“穷人”?发展中国家多数都是穷人。谁是“有钱人”?那些老牌发达国家就是有钱人。202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受到疫情冲击,经济大幅下滑,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国际借贷市场上寻求帮助。同期,发达国家为了刺激市场需求,普遍执行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长期维持极低的利率(甚至零利率)。在这样宽松的市场环节中,发展中国家大量借入外债,外债水平普遍经历了一轮上涨。
在发达国家普遍执行低利率的时期,发展中国家虽然背负庞大债务,但是他们每年支出的利息都很低,因此还债压力并不大。借债成为发展中国家度过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手段。
然而从2022年开始,在高企的通胀之下,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印度央行等全部执行了加息操作,这空前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还贷压力。对某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以前每年可能只需要从外汇储备中支出100亿美元偿付利息,由于利息升高,现在每年不得不透支更多的外汇储备。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出现债务违约。
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会出现债务危机,部分欧洲国家也可能出现危机。目前欧洲很多国家债务高企,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如果利率进一步提高,则每年支付的利息也会进一步提高,进而可能造成更大规模的赤字,这些赤字又需要进一步的融资,这又会推高债务占GDP的比例。
下两图为全球加权债务水平和债务违约情况。当前的全球债务水平已经逼近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的水平,为有史以来的第二高,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
部分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和多数国家债务恶化的概率大大增加,萧条的乌云笼罩在全球经济之上,而发展中国家无疑将是这场危机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方。
那么,加息的始作俑者美国,它就“风景这边独好”吗?
08 美国就风景这边独好吗
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加息就是在收割全球,这种说法不太准确,这种说法有一个隐含前提,仿佛美国可以不顾经济的客观规律,仅凭主观意愿就能想加息就加息。实际上,美国本次加息,是高通胀下的无奈之举,而美国加息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可谓不大。
前段时间,美国几家银行相继出事,这个事情就和加息密切相关。就拿最初出事的硅谷银行来说,加息从数个方面加速了硅谷银行的破产。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加速,而不是直接导致。
硅谷银行的客户中,有很多是科技型公司,这些公司前几年发展势头比较好,在硅谷银行里面存有大量的资金。2022年美国加息以来,这些公司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首先,公司融资成本会提高。这使得公司赚取的利润中,有更大一部分被金融资本侵蚀。其次,公司利润下滑,会影响公司股价,这又使得公司在股市上再融资的能力下滑。于是,科技公司就陷入一种螺旋下降的趋势之中。这种趋势直接表现为科技公司裁员速度加剧。美国信息业在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的24个月中,合计裁员数73.1万,平均每月3.05万人;2022年5月加息以来,裁员速度明显加速,至2023年2月,10个月合计裁员数43.1万,平均每月裁员4.31万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技公司的收入越来越少,纷纷从银行取出存款,以度过难关。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在硅谷银行提现,导致硅谷银行现金不足以支付,于是被迫兜售持有的资产。而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大多数是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种资产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可以简单理解为“资产的价格和市场利率成反比”(这是很多金融资产价格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随着美国加息,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在不断贬值。
硅谷银行开始抛售本就在不断贬值的资产,而这种抛售,无疑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下跌。于是硅谷银行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科技公司大量提现导致现金不足,为了应对兑付危机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不断下降导致公司抗风险能力进一步下滑。
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硅谷银行陷入死亡循环的时候,挤兑就出现了。人们疯狂地涌入银行,希望在银行破产之前把自己的现金取走。在这种疯狂挤兑之中,硅谷银行不可避免地走向破产。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加息导致美国科技公司加速衰退,进而出现了大规模提现的情况,另一方面,加息导致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贬值,进而降低了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当这两个方面碰到一起的时候,挤兑破产就出现了。
以上我们大致介绍了美国加息对国内和国外经济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整体回顾,以便我们形成一个更全面的概念。
Save as PDF
Aug 14, 2023
•
12 tweets
•
1 min read
纽约大学教授Aswath Damodaran 的
投资估值的课程
本身针对公司估值
对币圈项目估值也可以参考
以下他给出的关于估值的 7个关键点👇🏼
(最后是他的课程 PDF)
感谢Aswath Damodaran 教授的课程和 @MnkeDaniel 的资料整理
@MnkeDaniel 1. 估值的百慕大三角
有三个因素会从一开始毁掉你的估值。
1.1
事先价值认知
如果在估值之前已经有价值认知,那你已经有了偏见。
你的估值很可能接近那个数字。
Save as PDF
Jun 21, 2023
•
10 tweets
•
14 min read
26个区块链网络领取测试币全集
【领水全集——70个水龙头】
1/➮ BTC Faucets:
✧
✧ https://t.co/MzvXWcEO9F
✧ https://t.co/RK41yXeMsv
✧ https://t.co/epazBHlZVV
✧ https://t.co/79i4CPIeFb
✧ https://t.co/g3QuJtyzzG
testnet-faucet.mempool.co
coinfaucet.eu/en/btc-testnet
bitcoinfaucet.uo1.net
kuttler.eu/en/bitcoin/btc…
tbtc.bitaps.com
tbch.googol.cash
2/➮ Göerli Faucets:
✧
✧ https://t.co/k5lZRdzMHI
✧ https://t.co/H7CWL3pk3c
✧ https://t.co/QYYzYFceE7
✧ https://t.co/m7FU9eZgo4
✧ https://t.co/fUM3DRyy4r
✧ https://t.co/vlgFUhnHqk
✧ https://t.co/XSLhWjZsIT
bitszn.com/faucets.html
fauceth.komputing.org
staging.aave.com/faucet/
faucet.polygon.technology
faucet.paradigm.xyz
testnet.help/en/ethfaucet/g…
faucets.chain.link
goerlifauc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