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王川 Chuan Profile picture
Twitter is my Chain-Of-Thought. Not financial advice. 一言不合就拉黑。 Runner: 1 km, 3'50; 5 km, 23'07
wxd Profile picture apollo Profile picture jackeelee Profile picture JasonHoo Profile picture Ryan Profile picture 39 subscribed
May 26,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1933年出生的Herb Cohen 这本关于磋商谈判的书籍,把“信息 - 时间 - 权力"这三个要素讲透了,读完之后可以马上意识到自己以前在很多场景下做的有多么不专业。虽然是 1980年出的书,但现在完全不过时。Cohen 和已故著名主持人 Larry King 是发小。他曾经在… twitter.com/i/web/status/1… Image "大部分让步和成交都在截止日期附近甚至之后发生,所以要耐心。真正的力量,在于面临压力时可以顶住,不着急也不逃避。控制你的下意识的自我保护本能。... 通常来说,耐心就会有收益。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什么也不做。"
May 23,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Guy Hands, 英国私募基金经理的书 “The dealmaker" 很有意思。读完后感触就是这个行业的最大问题是很难真正长期 Scalable,… twitter.com/i/web/status/1… Image Guy Hands 的基金 2007年收购 EMI, 最终亏损二十五亿英镑, 股权被债权人清零。这和 Sam Zell 收购 Chicago Tribune 的失败案例,非常相似,但损失更惨重。
Mar 15,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人工智能会天然成为权力斗争的高手。openai 这篇98页的论文,第14页,最后一段。“可以指定和执行长期计划的能力,积累权力和资源,并表现出更加有主动性,有自我导向的行为". “获取权力,对于多数奖励函数和不同类的代理人,是最优的行为” 基本上如果自己没有人工智能的工具,想要和 AI 玩小心眼,大概和蒲松龄的“狼”的文章里说的一样,“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Mar 6,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这篇论文的意义深远。它意味着,目前很多人认为无法解决的全自动驾驶问题,等待大数据和训练的积累超过一定数量级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必然达到监管者可以接受并放行的水平,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物流和经济效率产生爆发性的推动。现在特斯拉的 Fsd 也许还在 gpt 3 的水平,但离 chatgpt 不远了。 所有东西都是 “积累+涌现",涌现之后再积累,再涌现出新的一层更高级的结构或者能力。作为旁观者,要遵循"沿着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方向去用力"的原则,这样自己的付出才可能积累下来(而不是因为行业衰落,或者竞争激烈, 导致自己做无用功),同时保持长久的动力和兴趣。
Feb 21, 2023 8 tweets 2 min read
关于 chatGPT 的几个预测:

1. chatGPT 现在提供每个月 20 美元的付费服务,称之为 chatGpt plus. OpenAI 积累了两到三个季度的营收数据后,可能到 2023 年底筹划上市。2024年上半年上市后,市值很快突破五百亿美元,甚至有可能突破一千亿美元。

2. 这种估值靠谱吗?有个数据可以比较:微软 2016… twitter.com/i/web/status/1… 5.微软是 openAI 的股东之一,和 openAI 有比较复杂的利润分成协议,但基本上在 chatGPT 的问题上,可以把他们两家看成是一体的。微软会把此技术和其生态内其它工具如 bing, edge 等等牢牢绑定,帮助建立用户习惯和依赖性。并且给其它各类软件服务运营商提供付费的 chatgpt… twitter.com/i/web/status/1…
Feb 18, 2023 6 tweets 2 min read
摘自 Stuart McGill, "Ultimate back fitness and performance" (终极背部健康和性能) :长期不断脊椎往前倾,容易增加椎间盘突出的风险。这包括:仰卧起坐,久坐,还有骑自行车。其它让脊椎前倾弯折的运动,也必须小心。以前不能体会到为什么体操运动员会有那么多椎间盘突出的问题,现在懂了。 错误的弯腰姿势,即使对于刷牙这种简单的活动,日积月累,也会对脊椎造成伤害。要用举两百公斤杠铃时同样的体姿来刷牙。
Feb 9, 2023 6 tweets 1 min read
下面这些行为模式,是积累的大敌:

1. 高杠杆赌博,不留余地。
2. 轻信没有纪录的人或组织 (缺乏记忆的体现。没有信用,默认等同于坏的信用)
3. 相信那些无法证伪的理论和伪科学。
4. 在自身进化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提高和外界交往的壁垒和标准
5. 没有持续测试和修正理论体系。
6.… twitter.com/i/web/status/1… 8. 因为偷懒怕麻烦,不愿意提前布局采取措施,有效捍卫自己现有的积累成果,不被外界侵害。
Feb 8, 2023 5 tweets 1 min read
不要迷信现有的任何理论体系,而以此来主观的指导行动。唯一值得相信的是,不断对外测试,获得有效反馈,再改进测试,再修正理论。

有效反馈的定义为有外界能量输入,在自由市场里,通俗的说就是有人愿意买单,而且钱已经到帐。 如果你发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体系,和书本上的格格不入。要么是个骗局,要么你真的挖到了金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Feb 7,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现实中很多棘手的问题,因为信息的迷雾,无法准确判断,没有马上可用的标准解决方案,需要耐心和忍受, 而且必须承认这是常态。

这时要特别注意,采取任何不可逆行动时,要三思,即使决定后,最好先睡一觉,24小时后再行动。不可逆的行为,本质是意味着减少你的选择权 (即使事后看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很多时候稍微等一点时间,新的信息和元素浮现,要么发现原来的问题不再是问题,要么新的解决方案自动浮现,然后意识到之前枉费心机的操作都是枉然。
Feb 4, 2023 9 tweets 1 min read
人际交流的几点经验:

一,说话慢一点,不要因为着急表达而语无论次,或者只图自己痛快,对不相干的人过多暴露不必要的信息。如果没想清楚,就沉默。这是人年轻时容易犯的通病,需要慢慢磨练。沉默的力量,很多时候,远大于你的想象。 二,交流时,聆听比说更重要。如果你觉得和某人的交流很愉快,多半是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能够不断引导你,让你直抒胸臆。但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大部分谈话是大家互相自说自话,不断粗暴打断对方,不断想把话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边,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大家都不舒服。
Feb 3, 2023 7 tweets 1 min read
现在读一些书的动机,主要并不是为迅速获得特定的技巧,而是在寻找某个领域事物运作的真实底层机制,是否和别的我熟悉的领域的机制有相通之处。 一旦拨开迷雾,找到这种相通之处,会有一种强烈的愉悦感,自信心又上了一个台阶。如果还找不到这种相通之处,那可以说,我并没有完全理解其真实机制。 比如散打武术,和人际交往对话,有很多相似之处。散打高手,本质就是不要让自己露出破绽,并能很快识别利用对手的破绽。搭一下手,过两招,大概可以识别对方的水平在什么量级,打不过就赶快跑。但很多从未被训练过的人完全对于打架时自己暴露的各种低级破绽,没有任何觉知。
Feb 2,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第一次亲自动手换马桶盖,本以为不会太难,还照着 YouTube 的录像反复看,结果装好后马桶盖那个 hinge (中文翻译是 铰链或折叶) 老是不紧,一翻就滑出来。折腾半天才发现把某个部件要翻个面反过来安装,再上紧螺丝,就卡紧了。 以前安装椅子或别的家具,常见的问题也是,某个东西放反了,总是装不好。 这种默会的知识,说明书无法讲得那么细,录像也没有慢镜头,不可能放得那么清楚。只能说,经验多了后,如果出问题,大概知道该往哪些方向尝试,才能解决问题。经验越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
Jan 29, 2023 7 tweets 1 min read
最近两三周采取 huberman 教授的建议,刻意在天刚亮的时候到外面走十几分钟,接受日光。感觉这样确实对整个白天调节生物钟和振奋精神的效率更高一些。晚上入睡也出奇的快。整体看,白天只要沐浴足够日光,晚上睡眠压力就够了。不用睡前两小时刻意调暗室内光线。

另外把间歇性断食从不吃早饭调整到不吃晚饭,就餐时间限制在早上六点到下午一点之间。看了一些论文的研究,据说这样的好处是消化系统晚上没有负担,不会因为吃晚饭,melatonin 和 insulin 左右互搏,而且夜间细胞自噬会充分一些。目前感觉不错,晚上并无特别的饥饿感。看来古人的“过午不食”很有道理
Jan 29,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像 chatgpt 这类技术涌现的时候,一般大家的反应是玩两下,开始觉得有趣,后来腻了,然后从自己习惯的角度挑各种毛病,觉得无非如此。

另一个观察角度是,这个技术是否可以帮很多人提高效率,或者创造新的"组合性"。 "提高效率"和"组合性"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可能会涌现出完全意想不到的应用, 把意想不到的别的地方的老的做事方式边缘化或者自动淘汰。

最后衍生出来的"意想不到的应用",无法提前预测,但对此要有敏感度。尤其是这里可能衍生出新的权力架构,如果能够提前发现某个机构或者某类资产在这种权力架构中获得垄断性的,不对称的利益,就可以从容提早布局。
Jan 28, 2023 4 tweets 1 min read
复盘的好处是接近或者找到真实的底层逻辑。很多时候我们犯了错误后,因为羞耻感会逃避,不愿深究。但如果写出来,一步步推演,连续不断问为什么,会自然意识到错误的原因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而是来自别的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真正进化。这样做了几次后,对复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比如很多人在熊市的时候被迫卖在最低点,本质是因为杠杆率高,不卖就连生活费都无法维持 ; 杠杆率高的原因是想着急暴富 ;想着急暴富的原因,是对财富增长的底层机制缺乏真正认识,还处于天天看图猜走势的水平,等等。
Jan 24, 2023 11 tweets 1 min read
这本书, "The circadian code" 对获取高质量睡眠极为重要。高质量睡眠依赖内生的美洛托宁的分泌,而美洛托宁的分泌对光照的变化非常敏感。白天太阳直射下,光线亮度高达十万勒克斯 (lux), 阴天也有一千左右。而大部分室内的日照亮度低于五百勒克斯。反过来,没有电灯的情况下,蜡烛的亮度只有 1 lux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习惯里,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接受的光照不到户外的两百分之一。而晚上室内照明又太亮,是几百年前古人的一百倍以上。这是晚上美洛托宁分泌不足,入睡慢的罪魁祸首。
Jan 22, 2023 7 tweets 1 min read
很多微观上的复杂的情绪记忆或者“肌肉记忆”是培养良好直觉和本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难在普通应试教育中讲清楚。

比如说,我曾经犯过某一类错误,因为主观忽略掉某一类特征的信息,错过了某个重大机会,后悔不已,这个经历在大脑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就会异常敏感甚至有点小激动 另外一个例子,有好几次遇到朋友提醒我,说张三这个人有问题,要小心提防。我因为和张三接触有限,觉得好像没问题,不以为然。后来和张三这个人进一步接触,果然发现有问题,吃了小亏。这种场景重复几次后,也会对类似情况十分敏感。
Jan 20, 2023 13 tweets 1 min read
研究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现象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 比研究批判这个现象为什么不合理,更重要更有趣。

因为你一旦真正理解某个不合理现象为什么仍然长期存在,就可以举一反三,理解更多其它不合理现象为什么长期存在,然后就可能因势利导,发掘其中的巨大机会。 这本书, The case against education, 把“为什么大学学的东西和工作实践差距很大,甚至完全无用,但雇主还是优先挑选名校毕业生,人们还是争相去申请名校”的机制讲透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号效应”. 名校毕业生意味着三个信号:智力,勤奋,遵守社会规范。三者缺一不可

Jan 16, 2023 6 tweets 1 min read
读一本好的传记,增加了很多高价值的人生经历和“肌肉记忆”. Ed Hajim 的故事非常真实。父亲是来自叙利亚的犹太移民,1929年大萧条之后破产,1933年开车往加州的途中在圣路易的一个远房穷亲戚那里停留两周。33岁的小伙哄骗了一个18岁的无知少女,两个人迅速结婚,一起到洛杉矶谋生。1935年 Hajim 出生 但不久父母因为经济拮据和性格不合而离婚。母亲回到圣路易的老家,一个人带孩子。1939年底父亲借访问孩子的机会,直接把他强行带回洛杉矶,并谎称他的母亲早已去世,从此他和母亲失联,五十多年后才重逢。二战爆发后,Hajim 的父亲加入海军 (因为有稳定收入),一直把他放在不同寄养家庭,直到1946年
Jan 15, 2023 8 tweets 1 min read
这本书虽然是讲通用电气公司是如何衰落的,但里面很多细节对于丰富思维模型,增加“肌肉记忆” 很有好处。比如里面提到八十年代初有线电视行业高速增长,很多人发了大财。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三十年后见到 Netflix 迅速增长,自然很容易抓住机会。 1978年十月,通用电气和 Cox broadcasting 达成协议,用 GE 的股份收购 Cox ( 1.3 股 ge 换一股 Cox ) , 大约等于4.6 亿美元收购价。后来因为 GE 股价下跌,不愿加价而交易终止。2020年的时候,cox 两个姐妹的股份总值接近三百亿美元。大姐 Anne Cox 活到 100岁,2020年一月去世。
Jan 15, 2023 23 tweets 2 min read
如何保持高质量的睡眠:

高质量睡眠是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小技巧就可以完全搞定的。这里根据个人体验列了一个清单:

第一,白天要保持一定强度和时长的运动量。最好一天累计至少 45 分钟以上,跑步,游泳,力量训练,太极拳 / 站桩等等。 第二,胖子要尽量把体重降到 bmi 低于 25 (可以用间歇性断食)。否则肥胖者容易晚上睡觉打呼噜,严重的甚至需要依赖呼吸机,这非常危险。

第三,保持规律的作息制度,按时睡觉。不要因为和狐朋狗友吹牛扯淡或者玩乐,而搞到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