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年瞎说 🧵Web3.0,DAO,ETH 2.0,模块化区块链,公链 & 跨链 & Layer 2,DeFi,SocialFi,GameFi,基础设施 & 隐私,BTC
1/ web3。现在提到 Web3 好像已经变成了“政治正确”。凡事皆不可离开 Web3,凡事贴上了 Web3 的标签似乎都变得正义起来了 。
当我们在谈论 Web3 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 采用大多数人都还算比较认可的关于 Web3 的定义:Web3 是指一个建立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网络上的一些列应用生态集合网络,所有权属于参与网络的每个人,不再有中心化的个体或公司能够控制任意一个应用或者整个网络。那么现在 Crypto 的一切几乎都可以放到 Web3 的这个定义中去。
3/ 不管是 Web3 也好,Web4 也好,区块链也好,我始终认为这些都是一个承载形式,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这些承载形式的初衷:公平与自由,高效与愉悦。在科技上我们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带来更多的愉悦(通过解放劳动,解放时间);制度上我们追求被更加公平的对待,更加自由的自我表达。
4/ 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个新东西:科技/制度出现的时候,始终是标榜着这样的理念,大到政体的迭代,小到一个电动牙刷。我个人片面的想法觉得目前 Web3 就处于这个早期阶段。我们追求 Web3,也是觉得依赖于 Web3 的承载,我们所追求的这些就能够实现。所以我在前面提到的是初衷。
5/ 但是初衷是会变的,因为真正控制的始终是人,人的欲望会扩张,人是会变的。别的不谈,现在非常多协议,有多少做到了去中心化呢?把投机赚钱这个要素去掉,在高效/公平/愉悦/自由方面带来了什么?
6/ 我自己的内心始终有一个疑问:人本身就是群居生物,我们从分散的生活聚集起来,从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阶段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个中心化的阶段。我们现在又要开倒车吗难道?去中心化的决策是高效的吗?
7/ 是否大部分人真的真的只是乌合之众?持有 MKR 的人知道 DAI 的运作原理吗?知道他们的投票到底影响的是什么吗?你自己在参与治理的时候是否也只是看到哪个投的多就投哪个?
8/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你这说的不都是废话吗?说半天也没说 Web3 到底会怎么样。的确,我只是觉得现在的 Web3 被过度依赖,让不少人觉得披个这个壳就能骗人了。我们的社会可能自始至终以及未来永远都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Web3 也是有权利/有钱的人顺势编造出来的 Narrative / 手段。
9/ 但是对于平等/自由的追求一直都会存在,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仍然相信具有 Web3 内核的应用依然存在广大的市场,只是反感现在所有有关 Crypto 都是 Web3 都能改变世界。你连你自己的改变不了,你能改变毛线🧶?
10/ 最后关于这个话题,我目前自己接受的认知是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市场,Web3 的概念横行,但是非常多的项目只是披着 Web3 的外皮。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真正具有 Web3 内核的项目/协议找出来,然后采纳发展。
11/ DAO
DAO 也是一个“政治正确”的话题。说句实话,我甚至觉得很多人都不知道 DAO 到底英文全称是什么?DAO 本质上就是表示一个去中心化的治理组织。它是一种组织形式,属于上层建筑,可以放在任何协议之上。最原始的部落选举可能就是最直接的 DAO 组织。
12/ 现在也出现了一个奇怪但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DAO = 币。好像没有币就不能叫做 DAO 组织。的确,币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承载,因为它既能够实现投票的功能,还能具有组织的经济激励机制,刺激成员的积极性。
13/ 但是这个本质应该在于激励有贡献的人,可是我们看到了 OpenSea 这样奇怪的 DAO 组织,更有甚者还有 Metamask DAO,GasDAO,这不是瞎搞吗?
14/ 关于 People DAO 我就不多说了,利益相关的人太多,我感觉我稍微说点什么不好就会被喷。我只是的确的确不知道 People DAO 除了 People 能被翻译成“人民”之外,到底还有什么内核?“人民代表一切?” “人民代表自由?” 这不是只是在强行加上一些概念吗。。。
15/
1. DAO 组织的扩大需要依赖于不断新加入的成员
2. 新加入的成员利益激励效益边际递减
3. DAO 靠目前现在的激励模式很难快持续速增长
4. 不增长之后部分成员不再收益,退出
5. 退出后(卖币)损害部分成员利益
6. 进一步刺激成员退出,组织规模变小
7. 变小一定规模后又回到 1 重新循环
16/ 当但凡项目都有个 DAO,再加上那种乱 DAO 别人的 DAO,除了能代表一个名字之外,暂时看不到什么 DAO 的新意。去中心化的治理的确是带来了公平,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低效。当这两者冲突的时候,大概率效率会胜出。所以完全的公平没有一样,就好像豪无约束的自由没有意义一样。
17/ 我倒是希望看到关于任意一个稍微有一点社区/发展的项目能够出现不同的派系之争,大部分普通用户把自己的 Token 委托给部分精英用户,DAO 也采用精英治理的方式,精英治理的数量当然有待商榷。
18/ 模块化区块链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在 Bankless 的视频中,对于这个概念大部分人还是都认同的。本质上它代表的是一个臃肿低效的系统,为了提高效率而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处理事物。
19/ 这个概念是最基础的经济学中的概念,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早在《国富论》中就非常细致的阐述了分工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率提升。
20/ 安全&记账层
既然区块链或者说以太坊最为关键的是记账功能,那就让它只发挥最核心的记账功能。而这个记账功能也就是最核心的安全性。
21/ 执行层放在 Layer2。
22/ 数据层则有待商榷,部分数据量小且重要的数据可以采用最通用的 Layer2 方案,Layer1 获得数据可用性。而部分数据量大且不是那么关键可以直接放在 Layer2。第三给用户自我选择的空间,如果用户非常重视则可以多花费 Gas,让 Layer1 获得数据可用性。不关键的数据用户就可以选择存储在链下。
23/ 关于这一点我也没有过多看法,基本上都是看到的一些文章分析的一些复述。我们其实就会发现,未来的以太坊,未来的波卡和未来的 Cosmos 其实是殊途同归。这里就不禁要感叹 Gavin Wood 的🐂*之处,早在那么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还直接创造了一个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区块链形态。
24/ 公链 & 跨链 & Layer2
我之前统计过,市值前一百的项目基本上有一半都是公链。这个就好像智能手机市场最开始市值最高的项目都是操作系统一样,肯定是不合理的。现在智能手机生态操作系统只剩下两个,剩下市值高的都是应用。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市值高的公链都会死掉?
是的。
25/ 但是公链的数量一定会比操作系统的数量多很多,但不会多到几十个。未来的公链应该是分成几类,一类是大型通用型生态类公链,比如以太坊,Solana;一类是专注型特殊公链,仅服务与部分特定应用。
26/ 此外,单个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自我开发公链,自我开发不同链之间的桥也应该属于这一类。最后一类是专注于企业级应用的服务商,可能都不能算上是公链生态,就是最常见的 BaaS 服务。
27/ Layer2 在未来会爆发也是很多人比较认可的观点之一。我对这个看法没有过多的赘述。只是有时候会考虑一个问题,如果 Layer2 爆发(这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条公链,到时候用户不太会关心或者在乎到底是 Layer1 还是 Layer2),那么到时候的格局会是什么样?
28/ 跨链的需求增大后,用户在不同链之间划转的最优方式会是什么?Binance 之前投资了 Multichain(Anyswap)大概率也是为跨链的未来做准备。越来越多的交易所也将会直接支持 Layer2 的充提。
29/ 但是对于多链我自己还存在的一个疑问是,国家各地区之间的区分有非常多原因:文化/历史/人种/地理等等原因。但是公链和公链之间(包括 Layer2)的区别除了性能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30/ 如果 Layer1 的性能问题大家发展到一定程度趋于差不多的水平(这个是一定的),那么不同链之间吸引用户/资金的点又在哪里呢?现在很多公链依赖于生态基金的激励,早期参与能够获得后期参与的人提供的 Alpha(没错,如果你是后去的你就是矿)。这个也是我最近不太会去冲新矿,去其他链的主要原因。
31/ DeFi

Crypto 的增长现阶段靠的是什么?
故事 & 泡沫。
32/ 一个好的故事有很多元素构成,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元素是故事要足够简单,传播起来足够容易,让足够多的人能够理解并且相信然后进入这个故事当中。
33/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MEME 币。MEME 币的故事太简单了,简单到没有故事,所有人甚至是老人小孩都能够理解它。所以这也是为什么 MEME 币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难以置信的增长。
34/ “古典” 的 DeFi 项目,比如 Swap 和借贷,太简单了,简单到没有任何金融基础的人都能够理解。然后这些项目满足的又是非常基础的需求,所以传播起来很快。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故事已经传播完了,没有什么新故事。除非市场突然扩大边界,否则很难让市场中还存在的人再次被已存的故事吸引。
35/ 既然这条路不行,那就只能走另外一条路,搞新的故事 ➡️ 搞更复杂的 DeFi 项目。这个我们其实就可以理解为 DeFi 2.0,甚至 DeFi 3.0。
36/ 的确是一个解决办法,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复杂的 DeFi 产品开始出现:流动性服务,衍生品交易,利率互换产品,无风险利率产品,期权交易,结构化产品等等。但是这些产品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的确对于原来的 Crypto 来说故事是新的,但是这些新的故事也更难了,更难理解了。
37/ 这也是我自己觉得,虽然很喜欢 & 佩服 Delphi,但是还是觉得把经济模型设计地太复杂不是一件好事。理解的人少了,故事无法传播是没有意义的。
38/ 所谓 DeFi 2.0 也出现很久了,从市场上随机抽100个用户,他们之中有多少个能够理解:把流动性提供当作是一种服务是什么意思吗?他们之中有多少个能够理解 MIM 或者自动偿还贷款的协议实际上是依赖于能够产生利息的凭证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折现而实现的。而这两个还只是所谓 DeFi 2.0 里最基础的协议。
39/ 所以这个可能是未来 DeFi 发展的一个僵局:新故事好,但是难理解没用。没有新故事又没办法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在存量市场上很难生存。
40/ 当然,好的一点是,即使我们不讲故事,不刻意地去提高市场整体的认知程度。市场也是会自我成长的,就好像几年前没有多少人知道 AMM 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一样。只是这个成长的速度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慢一些,这也意味着像我这样还持有“古典“ DeFi 和新 DeFi 项目的人需要等待的时间要长一些。
41/ SocialFi
我们今年也投了一个 SocialFi 一级项目(没错,我们也有一级市场投资业务),然后在几个月前也在二级买了一些已经存在的 SocialFi 的币,到现在表现怎么样也不知道,没看。当时还是因为市场火热,不管你的看法是什么,市场即使是对一坨垃圾的追捧也可以成为你参与的理由。
挣钱嘛!不寒碜
42/ 上周跟同事开会的时候也聊到了 SocialFi,最近也接触了一些项目,而且还有之前在传统互联网做产品的朋友找过来说想做 SocialFi 的项目。我实际看了/体验了的 SocialFi 项目不多。
43/ 就这不多的项目体会感受下来,好像大部分项目都是在尝试着利用把用户发行的内容:文字/视频/音频等内容变成一个 NFT 的形式,然后通过 NFT 的方式确权。但是确权之后呢?在这个 NFT 基础之上做金融化?但是第一,视频/音乐/小说这些能够变现还能够理解。
44/ 但是以短文字/内容为代表的 SocialFi 形成的 NFT 有什么金融化的必要吗?除了个别有意义有价值的推特外,大部分人的一条推特能卖钱吗?即使能卖钱,我们又回到了 NFT 的流动性不足带来的定价问题。
45/ 此外,短频的内容恨不得一秒钟出现几百万条,几百万的 NFT 且不说性能问题,难道这几百万 NFT 都得给去利用起来?

最重要的是,如果只是拿推特来说,现在看到很多想做类似去中心化的推特的项目有任何地方能够超越 Twitter 的?(除了前期的币的激励以外)。
46/ 当然,上面聊的都是狭义的 SocialFi,广义的 SocialFi 当然还包括部分的 DAO 组织(FWB 等,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有一类是粉丝经济,也可以被归为这一类。但是粉丝是盲目的,没法分析,名人/俱乐部发币粉丝一定会买。
47/ GameFi
这个不用说,作为一个游戏玩家,非常希望这个赛道能发展起来。但是现在好多游戏的重点都在经济模型设计而非游戏本身的设计,问题很大。

游戏本身的玩法设计 >>>>> 游戏的经济模型
而且只要游戏好,经济模型设计修改还是相对简单的。
48/ 多说一句游戏公会,游戏公会的发展有些让人害怕。游戏公会现在就是在买 NFT,然后跟游戏合作,套用 YGG 之前的模式。但是这个模式需要游戏支撑,而能够支撑得起这种模式的游戏能有多少?买了一大堆 NFT,如果 NFT 贬值卖不掉,那公会可能也顺势就没了,游戏上线之后可能又会是一地鸡毛。
49/ 基础设施 & 隐私
这个话题太大,不太好聊。我就再次重复一下之前的观点,这个也是我们实际在做投资的时候执行的原则。
50/ Web3 的基础设施,这个只是列出来不做深入分析。

- 网络 - 去中心化的网络服务

- 存储 - Filecoin,AR 这些

- 计算 - 一部分保护企业服务,如给公链服务的项目,还有去中心化云计算服务,以及做区块链基础的云服务

- 身份 - 账户/身份登陆应用的系统
51/ 个人比较看好的是:

- 满足用户明确具体的需求:如隐私,给用户在与协议交互时加一层隐私保护;聚合/入口,提供更直接的帮助等

- 降低开发者门槛/降低用户门槛以及推荐服务:更简单地开发更多应用/满足用户懒惰的需求。
52/ 另外一方面,之前我记得总结过一个篇 Edge & Node 的团队成员统计过从开发者的角度看 Crypto/Web3 的开发,里面写清楚了对于开发者来说,很多开发者工具都不足够,相比于 Web2 成熟的开发工具而言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53/ 再来就是用户端,我们现在可能已经越来越感受到这个行业的信息爆炸程度,很难接受足够多的信息,也很难过滤掉很多无用信息。项目/产品也包含在这个信息之内。随着项目越来越多,用户在自我选择项目参与(如最基础的投基金需求)时,可能更加喜欢懒惰的做法:购买某个入口软件(钱包)的推荐产品。
54/ 就好像我们自己现在在购买基金的时候,不管是银行的 APP 还是 zfb 的 APP 可能都是购买软件里面推荐的产品,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普通用户能够将市场上的所有产品看完然后选择其中一个。
55/ 放在 Crypto 里面也是一样,除了理财,合约安全等信息也是一样,普通用户根本无法自行判断。所以未来链接越来越多数量应用/协议和用户的一定是中间软件/协议。这些软件/协议(钱包是最大的之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降低用户与背后实际应用的门槛,帮助用户选择或者直接推荐产品给用户。
56/ 今年的 100x 项目?
这个我不知道哈!我只是觉得每年应该都会有(大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所以大家如果觉得你发现或者看到了有潜力的项目,欢迎发送邮件或者推特留言给我!我会好好把项目看清楚,然后发一个集合结果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Wayne | TI is hiring 🙋‍♂️

Wayne | TI is hiring 🙋‍♂️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0xwayne_z

30 Dec 21
0/ 聊聊关于市场情绪的消耗, IDO/公募,LBP,Fork 等

Crypto/web3 处于早期阶段,而且这个故事还很大。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叫它泡沫/情绪也好,hype 也好,必然也是很大的。

但是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它也是有上限的,当情绪过度消耗的时候,必然是由盛转衰,表现在价格上就是暴跌,或者挖矿无收益。
1/ 再说的实际一点,当一个项目/故事传的到处都是,再加上如果是提前消化情绪,那一定是 over price in 了的。

要么直接二级暴跌,要么一级融资夸张,然后二级暴跌。
2/ 比如说之前的 fei/tribe 人人都知道都想参与,情绪全部消化在了 Genesis event 上,后面的表现自然不行了。
Read 10 tweets
27 Dec 21
好几个地方看到这篇文章,摘录一些内容分享一下

1/ 这篇说的 Metagame,其实是在说玩游戏要跟着版本走,如果再更厉害一点,要知道为什么版本强,为什么版本会更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Metagame 放在 crypto 市场,我理解就是 Narrative (tracking) 😊

先从游戏的例子入手,可能更加方便理解 🧵👇
2/ 英雄联盟 LOL,包括很多游戏如国产的 梦幻西游 都会定期更新游戏版本。Metagame 就是游戏人物/角色/道具最基础的属性/效果。

这些基础的属性又开发商修改更新,放出版本然后玩家理解版本玩游戏。
3/ LOL 里面有个阶段叫做 “AD 香炉怪版本”(AD 就是射手)。流行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件辅助装备“香炉”,辅助出了之后给 AD,也就是射手提供的攻击力/攻速/吸血加成太高了,所以只要是那个装备够强的情况下,厉害的 AD 和辅助就是能上分。

(现在好像是中上野版本,打野强势,下路俩人混就行)
Read 13 tweets
25 Dec 21
1/ 蹭个热度,非常认真地分析聊聊 #SOS 的价值和革命性的意义!!!

意义和价值:
2/
...

聊完了。
3/ 这不就是一个 MEME 吗!一个搏傻的游戏吗!回头看:
- OpenSea 换了个 CFO
- CFO:说想上市
- 社区:上 nm 个 🥚,抵制!
- OpenSea:我们不上市了
- 社区:算你识相
- 社区:不行,发币!不发币我们自己 DAO 一个
- SOS 出来,社区:我们直接 Fork 一个 OpenSea 吧!把 OpenSea 干掉!
Read 7 tweets
24 Dec 21
今天看了一下 AURORA,其实 IDO 的时候看的,但是那时候没什么东西,现在有的信息也不多,汇总一下。🧵

1/ Aurora 就是一个能和 NEAR 的应用交互的以太坊 Layer 2。Aurora 的团队在 2021 年七月从 NEAR 的团队中剥离,CEO @AlexAuroraDev CTO @bendiken
2/ @auroraisnear 十月中旬宣布了一轮 1200 万美元的融资,领投是 Pantera,Electric Capital,Dragonfly 以及其他 100 多个投资人,主要还是之前 NEAR 的投资人。

正常估计(9% 的 Token)估值应该是 133m 美元,对应机构的币成本价格是 0.13 美元(瞎猜),现在价格 $15,机构账面已经 115x
3/ Token 总量十亿 - 不透明 & 诚意不足

生态预留:48% - 没说计划
团队:16% - 锁仓团队自己决定
投资人和早期贡献 11%,半年 Cliff,两年释放
给 NEAR 生态:3% - 三年解锁
另一个说法给团队:1% - 无锁仓
IDO:1% - 无锁仓
社区备用:20% - 无锁仓
Read 12 tweets
23 Dec 21
1/ 瞎说
这两天 LUNA 📈,社区就开始疯狂看好 LUNA,吹生态吹老哥正面刚 SEC 吹 Delphi 帮 LUNA 搞的几个项目
然后就会听到“我早就看好 LUNA” “LUNA 未来一定咋样咋样” 各种一通分析

怎么说呢?这种剧情不是非常熟悉吗?跟之前的 SOL 有什么区别呢?跟 AVAX 的剧本也没区别
2/ 瞎说
没错 公链的币是都涨了,可是生态哪有那么好搞的,后来冲生态的,除了空投赚了的,好多都是亏钱或者没想象中的那么好。想想 SOL 后来的几个 IDO/二级 @Saber_HQ @UXDProtocol @gopartyparrot 甚至是 @solendprotocol 等等等等
3/ 瞎说
人啊 就是特别会安慰自己骗自己
“ 这次不一样 ”
不一样 **个头,哪次不是一样的?
剧本都写的清清楚楚的,只是不断重复而已
Read 9 tweets
21 Dec 21
大概看完(可能理解有误)
1/ L3 其实就是现在基于 starknet 之前版本开发的定制化的 L2,比如说 dydx imx 这些
但是由于都是定制化的,各个 L2 之间并不能互通,而且之前版本的 L2 并不支持一般通用型的智能合约
2/ 所以就造成了虽然都是基于 starkware 做的 L2 框架的协议,但是各个之间并不能直接通信(imx 不能直接发钱到 dydx,当然,不算第三方那种)

这样其实就有非常大的限制,也意味着未来基于这个框架定制的 L2 都有这个问题。所有交互必须走一道 L1
3/ starkware 最新的 net 干的事情就是想支持通用型的智能合约,也就意味着未来基于这个框架做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通信,互相组合
Read 8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Too expensive?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