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准备最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马上提问,把话题转到对方,并且不断追加互动。比如我在取餐时视线和某人相遇,就大方地说一句hi there。看肢体如果很放松,就直接伸手一握说nice yo meet you。然后最关键:what brings you here? Where do you work?
14 / 对方任何回答你都可以跟着互动:wow you're a developer! Cool! How's your day look like? 差不多在切换其他问题:how long have been living here? 所以关键是有一些可以互动的问题。不要把精力花在介绍自己身上。别人有兴趣会问的。
14 / 最后是准备一个简单的“退出台词”:I've got to go - great to see you! 如果想和对方保持联系就说I'll find and connect you on LinkedIn - keep in touch. 然后直接See you later,握个手,走人。这样social就形成了闭环。这招我分享了,洋人也很认同。
25 / 但这两个练习是可以自己做的,不一定非要去参加俱乐部。对于主题演讲,选一个话题,准备几条论点,开说,用手机录下音频或视频之后观看调整。对于要找工作或是想移民的人,我建议直接用相应场景的话题。比如my strength,how I work with a team, my favourite food之类。
26 / 对于即兴话题,推荐一个叫做“一分钟”JAM - Just a Minute的训练方法:随机抽一个词或事件名,然后用一分钟的时间围绕这个词发表观点。基本规则是不能停,但说什么不重要。很多印度人都用这个方法训练英文,他们甚至还有专门的比赛。这个方法对我的口语帮助很大。
39 / 前面说过在social时如何退出,这里有另一个例子:"It's been great talking with you.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experience. Enjoy the rest of the evening." 不用完全照搬,根据情况灵活用。
59 / 英语里有一个短语叫做“my two cents”,一般是用于在对于某事发表评论的前后,是种自谦的说法,就是说我的观点“只值两分钱”,无足轻重的意思。可以说:Here's my two cents, blablabla. 这个短语出自宗教故事,说是某个贫穷的寡妇捐的两分钱比富人捐的大钱很有分量。
60 / Gary Vee的“1美元”策略就是:阅读和消化50条贴,在每条贴下面写一条认真的回复,就是你的“两分钱”,这样50条贴就一共是1美元。这是一种运营社交媒体的技巧,但也可以用于英语学习,而且不一定要是50条。哪怕只是每天一条,其实也很好。(他的原文是1.8美元,但意思是一样的)
65 / 如何对别人礼貌地说不。我的几个技巧: 1. 问问题。对于yes/no请求,如果想拒绝,可以先反问一下,特别有用的是问why。如别人问Can you give me money(很极端的例子),你可以反问why? 2. I'll think about it. 3. Prob not. 4. I'm good.
比较重要的是最后都要说个谢谢,这是英语里的缓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