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匹狼 Profile picture
Apr 25, 2023 48 tweets 4 min read Read on X
#推特讀

Rachel Aviv是一位受獎無數的記者,本書透過深度報導和獨家回憶錄,探討心理疾病和心靈之間的關係,闡明了診斷和身份之間令人驚訝的聯繫。 Image
書封設計好迷人👀
作者描繪了一些人在精神疾病的限制下如何尋找自我,例如一位被關押的母親從精神病中康復,努力尋求孩子的原諒;一個男人投入一生報復他的精神分析師;一位年輕富有的女性在接受診斷十年後決定停藥,因為她不知道沒有藥物她是誰。Aviv想要探索,我們講述心理疾病的故事如何影響它們的發展和我們的身份。
Looping effect: People get caught in self fulfilling stories about illness. We make ourselves in our own scientific image of the kinds of people it is possible to be.

這裡作者援引其他研究者,說很多人感到難以名狀的痛苦,得到疾病標籤後,會去模仿那個疾病對於痛苦的表達方式,例如
例如不快樂的小女孩不好好吃飯,後來發現厭食症這件事,並學習了更多厭食症相關的行為,用那些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心靈痛苦。

作者六歲時診斷厭食症,在書中分享了自己童年住院的經歷和母親當年的日記。

「有標籤比什麼都沒有要好,(厭食症的)標籤至少給我身分認同。」
《Ray》

之前單車爆胎心情不好那天讀這章,什麼都沒記住,所以今天重新讀Ray的故事。

「特別堅信自己正確」真的是很怪的狀態🫠 文中描述當抗憂鬱藥物被發明時,生物醫學研究者和傳統精神分析師之間的爭執,互相覺得對方頑固不化。
還有「令人討厭的住院病人」,我也蠻有感觸。

Ray好像性格不好,自大,不友善。他憂鬱症入住的療養院會幫所有病人做精神分析,和Ray談完的醫師表示聽他講話超累。護士也都不喜歡他。

雖然人類社群在哪都一樣,性格古怪的人會被排擠,但如果是本身在弱勢一族(病人vs醫護),真的很辛苦。
日常見證這一類事件。理想世界當然是「禮貌平靜、樂意求知、為自己健康負責的病患」與「專業、溫柔、耐心、心地善良的醫護」之間的良性互動。但真實生活呢?粗魯自大包括對女護士動手動腳的人,導尿插管護士動作快一點好像也是剛好而已。英國學姊和我討論護工「報復病患」這件事。好難,誰都不是聖人。
“Psychiatrists have become ‘medical intronauts’, we are exploring the inner space of man.”
Lodge lawyer: “Isn’t it correct that one of the benefits of psychotherapy is trying to make persons look at themselves?”

A: “To make a person look at himself when he is in no condition to do so can be a very dangerous thing to do.”
“To contain costs, insurance companies require doctors to submit treatment plans and show evidence that patients are making measurable progress. Long elegant narrative of patient’s struggles were replaced by checklist of symptoms.”
“Mental healthcare had to be treated as a commodity, rather than as a collaboration.”
覺得這本書文字很優雅,讓我想到 Rebecca Solnit的散文。Aviv在富有感情的自述、援引史料冷靜客觀的報導、和對精神科學溫柔的檢視與討論之間輕鬆切換,游刃有餘。對他的文筆感到佩服。
喜歡這段🥺

1/3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hich the Lodge viewed as an enchanted bond—a cure for loneliness—was remade by the language of corporate culture. Psychiatrists became “providers” and patients were “consumers” -
2/3

- whose suffering was summarized with diagnoses from the DSM. “Madness has become an industrialized product to be managed efficiently and rationally in a timely manner,” wrote the anthropologist Alistair Donald,
in an essay called “The Wal-Marting of American Psychiatry.” “The real patient has been replaced by behavioral descriptions and so has become unknown.”

《The Wal-Marting of American Psychiatry》😯 ...酷的標題
《Bapu》

Bapu是印度最高種姓的一位婦女,婚後很辛苦、被婆婆欺負⋯後來發現自己可以和神直接溝通。書中解釋西方精神科學如何被傳播到印度,而Bapu的經歷被解釋為思覺失調症。

作者討論精神科學解釋為何在很多東方文化中對病人沒有幫助。Aviv不愧是優秀的記者,尊重來源,文字客觀冷靜又充滿同理。
Bapu的故事讓我心痛。Bapu聽上去是聰敏、神性、熱愛藝術的人。她生來擁有許多資源,名下有一套大房子。婚後房子住進各種親戚,Bapu也成為丈夫、孩子、大家族的僕人。丈夫比Bapu窮,內心自卑,從「佔有她的身體」得到平衡。而印度文化中「妻子不需要拜神,丈夫就是她的神」在我這個外人聽來也令人氣憤。
當Bapu開始舉止奇怪,開始和神對話,當Bapu說她在這個家中再也待不下去,祝福丈夫找到更好的女人有新的婚姻,而自己類似「出家」、決心去寺廟生活時,丈夫報警,而警察把她抓了回去。Bapu又被關進精神病院,書中描述的慘狀⋯ 滿是尿騷味的病房,病人被條鏈拴在床上,強制餵藥還有電擊治療⋯ 太糟了。
喜歡書中一位印度精神科醫師的話。大意是,西方精神科使用統計學工具,健康的標準是normal,不太狂躁也不太憂鬱就是正常。而印度傳統醫學摒棄normal的概念,認為人活著的目標是精神/身心的昇華。
《Naomi》

Naomi是一位美國的黑人媽媽,在獨立日節慶那天,把自己的兩個小孩從橋上丟到河裡,隨後自己跳下。岸邊有許多等待煙火的路人。立刻有人跳下去救他們。Naomi和一個兒子被救活,另一個兒子不幸喪生。

專業人士指出Naomi的妄想症狀,但陪審團不認可精神疾病的論證,最終判Naomi故意殺人罪。
Naomi的妄想「基於社會現實」,案件因此複雜。她了解黑奴的歷史後覺得痛心,同時感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然後相信白人會害死她和孩子,因此先殺掉他們以及自殺,來擺脫恐懼。

文中採訪律師,大意說那不足夠按妄想症脫罪,如果她以為自己的小孩是一袋馬鈴薯,也許可以⋯ 但她的邏輯構成故意殺人。
最終Naomi被判十八年監禁。作者採訪了獄中的工作人員,還有Naomi的丈夫、倖存的兒子。這篇報導討論了黑人社群更差的心理健康、更少人尋求專業幫助、代際創傷、還有精神病人在獄中得不到幫助的問題。
一個印象深刻的畫面是,獄中不允許服刑者互相觸碰。擊掌、握手、彼此梳頭髮等等都不允許。

在晴天的室外活動時間,服刑者會找好角度,互相「觸碰」彼此的影子,來感到連結。
關於「白人醫師無法理解黑人的苦難」的部分——跨文化治療正是我在讀的課題——就真的好難好難。我在想,強調不同社區的不同,會帶來更多分裂嗎?

文中一位醫師說,「代際創傷會一直在那,痛苦不會憑空消失,肯定要去哪裡,就去到下一代」我無法同意。痛苦不會「憑空」消失,但我相信可以被面對和放下。
紀實報導的文體很讚的部分是,會聽到其他相關人的角度。Naomi的丈夫認為妻子應該受處罰。倖存的兒子說自己不怪母親:“I was never angry at her, because she explained to me that when you are sick you do things you would not normally do—you are not you.”
《Laura》

「當蘿拉抱怨說她在哈佛大學——學生成就的頂峰——感到被疏遠時,成長在同樣的文化期望中的她的醫生可能很難想像,她到底如何深深地不適應和不調和。她的生活看起來如此順利,以至任何種類的困擾都被歸因於病理。」
Laura買了一本DSM,對照自己的症狀,「但她發現知識/insight並不能幫自己停止不健康的行為。」

真的欸覺得很多愛讀書的人都會走入這個誤區,好比我自己,情緒失調時跑去學習相關理論。但療癒情緒不能只靠理論、理智的部分,而是要實踐⋯要直面惡龍而不是買一堆劍然後等它自己消失。
「每個精神科醫生都知道這種類型。口齒伶俐、身材苗條的年輕男子以精確和客觀的方式描述他的症狀,以至於這些症狀似乎是別人的症狀,尤其是那種渴望,你懂的,好像沒有什麼比他的症狀、他的夢更令他高興的事情了,如果這些能成為一個有趣的、教科書般的案例那就更好了。」(接下)
「他們的訴求好像是,『請給我確診一種合適的疾病,醫生』珀西觀察到,這種病人已經將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抽象化了,把事物看作是理論,把自己看作是一個影子,以至於他不能再重新回到美好而平凡的世界中來。」
Laura很喜歡和認同Sylvia Plath

我正巧也讀過Plath 如今的我完全無法與Plath產生共鳴 這讓我知道我已離開憂鬱的深谷
「超過五分之一的美國白人女性在服用抗憂鬱藥物」
可能不再需要吃藥,但人們不願意嘗試停止服用精神藥物的原因:
- 害怕不吃藥後失去殘疾補助金
- 對醫師產生依戀 害怕不用吃藥後無法再見到醫師
- 吃藥成為一個重要身分
- 如果被說不需要吃藥 那生活中的痛苦不再能怪罪於藥物 而成為自己的責任
- 無法忍受戒斷反應
Aviv分享很多自己的經歷。我感到他的真誠,同時謹慎維護邊界不過多分享,也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與訪談中別人的故事混為一談。

Aviv確診厭食症時,並沒有被開藥,醫師說「他的厭食症是對壓力的反應」。多年後Laura確診雙向時,則得到「神經遞質不平衡」的解釋,並吃很多藥物。Aviv討論精神病學界的變遷。
生在什麼年代,心靈痛苦會manifest出什麼形式的不良行為,會得到怎樣的診斷和治療方式⋯ 這本身好像也不是每個人有得選的。了解這些讓我越來越沒有信心。我們今天學的內容,在未來人眼中也許荒謬又野蠻。
The sociologist Alain Ehrenberg writes that long-term treatment with antidepressants has become a cure for people who feel inadequate. The drugs create a “paradoxical situation, in which the medication is invested with magical powers while the pathology becomes chronic.”
作者分享自己長年服用抗憂鬱藥物的經歷:「研究發現服藥者的收入會提高,這我完全可以想像。服藥和我事業、家庭的成就呈現相關性。我吃藥後,開始有動力開拓事業,並且決定結婚生子。懷孕後我擔心影響嬰兒而停止服藥。但停藥後,『想要小孩』的理由好像也不復存在了。我開始感到恐懼。」
作者寫道:

精神分析師亞當·菲利普斯曾經說過:「每個人都在處理他們可以承受多少自己的生命力。」Lexapro好像能直接影響這種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藥物,我就缺乏嘗試新事物的勇氣。用羅蘭·昆的話來說,我失去了power to experience(去體驗的力量)。

作者停藥後,開始認真考慮人工流產。
和醫師溝通後,作者決定回歸服用Lexapro,「服藥不到三週,我重新找到了想要小孩的理由。」

「本以為試吃六個月,但十幾年後我仍舊在吃。我害怕它有不可知的副作用,但無法忍受完全停藥的後果。當我嘗試低劑量時,我變得不愛社交、不再靈活、失去自主性。所以我回到高劑量,為了做一個更好的母親。」
Laura的妹妹告訴作者,恰好在Laura企圖自殺的十週年紀念日,(不知情的)男友向她求婚。

「我對重複她妹妹的觀點感到謹慎,即婚姻是她故事的終結,好像唯一能治癒她的是一個新郎,這是形塑精神病學早期歷史的一個慣例。在佛洛伊德對女性的案例研究中,他聲稱通過婚姻取得了治療上的勝利。」
Laura說,「如果我真的坐在一個精神科醫生面前做評估,我完全符合多個診斷標準。」但對她來說,診斷框架已經失去了意義。她多年停藥、不再去諮商,擁抱新的生活。

我也覺得用婚姻終結Laura的故事蠻🥺🤔️的。但和他人深刻的連結的確是療癒的關鍵?我不知道。
我從文中讀出作者對Laura的嫉妒,作者嫉妒她可以停藥,因為社會上很多人會覺得不吃藥才比較好,而「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不容易。作者好像不得不為自己繼續吃藥而辯護,因而感到委屈。
《Hava》

住院醫師說:「當孩子還惹人喜愛、小小一隻時,人們可以容忍他們有顯著的精神疾病一段時間,但一旦超過了那個時期,對於年長者來說,這是極其令人不安的,會引發他們自己的焦慮。然後,在某個神奇的時刻——我不確定你是否能夠定義——這些孩子,不再引起同情,而成為令人不舒服的怪物。」
「他們以深刻的自我意識描述他們的體驗,但他們也需要其他人來確認自己所感受到的是否真實。無論他們相信自己嫁給了上帝或是從種族主義中拯救世界,他們仍然會向權威人士(Bapu的是神秘主義者,其他人則是醫生)尋求解釋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
“Their distress took a form that was created in dialogue with others, a process that altered the path of their suffering and their identities too.”
書中推薦了這本書
查了一下好像蠻厲害的

《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以15歲的自閉症男孩克里斯托弗為主角,講述了他對於周遭世界的探索以及解決一宗犬隻謀殺案的故事。

它的獨特的敘事風格和對於自閉症的描繪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成為現代英語文學的經典之一。 ImageImageImageImage
單車被偷,我報警後心平氣和地在快餐店讀完這本書。罹患暴食症的Hava因為太頻繁催吐,脖子那邊肌肉無力,在某個夜晚睡夢中嘔吐,然後窒息死亡。Hava的丈夫經歷很久沈痛的哀悼,但最終要繼續生活。丈夫時常祈禱,「願我像Hava那樣勇敢,那樣有原諒的能力。」

祝所有人都勇敢和原諒。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阿斯匹狼

阿斯匹狼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baerkani

Jun 28
#推特讀 dune 2 Image
Alia到底多大 Paul和Chani也有小孩 我的記憶都被電影搞亂了
“Edric, the Guild Steersman, replied to the Reverend Mother now with a vocal curtsy contained in a sneer—a lovely touch of disdainful politeness.”

Herbert的文字真的很幽默 好享受讀這本書

face dancer厲害

他還說Skytale的臉像餃子 好好笑🥟
Read 18 tweets
May 20
#推特讀
好溫柔😭 Image
「得先活著,才能再見。」
「對抗各種意外,還可以用天生的機智和技巧應付,但要對抗黑暗,就只有靠自尊心了。」「唯有像動物冬眠時靠自身的脂肪維生般浸淫於知性中的人,才能自得其樂撐過來。」
Read 13 tweets
Apr 4
#推特讀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A Memoir at the End of Sight 是作者Andrew Leland的個人回憶錄,講述他從有視力到失明的過渡過程,探討了失明對個人身份、感知和社會互動的影響。 Image
作者描述的狀況和我研究中聽到的一樣:逐漸失去視覺的過程—(常見於視網膜色素變性)—那過程是最痛苦的。許多人徹底失去視力後反而鬆一口氣,覺得生活變得簡單很多。

不確定性真的是焦慮和痛苦之源。這在各個領域都可以看到。我聯想到不願離開糟糕親密關係的人,因為那至少是熟悉的糟糕。
「沒有人看到」

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我們的行為有時會不一樣。好比獨自走在空蕩蕩的路上,也許會做出不雅觀的動作,又好比如果四顧無人,有些人也許不會拾金不昧。

但盲人在公共場所難以確定自己是否在被他人觀察。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
Read 8 tweets
Dec 16, 2023
#推特讀
elon musk Image
原來他有個兒子叫X 😂
「他不太會讀社交暗示⋯換句話說,他有時是個混蛋」 😂
Read 15 tweets
Oct 2, 2023
#推特讀

之前推文提到的厲害的可愛的老師推薦的Edith Eger,圖書館正好有,我借來讀。

作者也是納粹集中營的幸存者,和Frankl一樣(Eger一開始就表達對Frankl的尊敬)。

「我們無法選擇境遇,但能選擇自己的態度,能選擇負起責任,選擇自由。」 Image
「流淚是好事,說明我們觸到了真相,如果我問的問題讓患者哭,那真是挖到黃金。」
“The opposite of depression is expression.”
Read 6 tweets
Aug 22, 2023
#推特讀 Keine Halben Sachen
急診科醫師的回憶錄
「沒有時間給你猶豫,你要做決定,然後承擔後果。急診室是這樣,我的人生也是,沒有半點妥協。」 Image
「寫病歷不是醫生一半的工作,而是全部。」這樣自嘲😂辛苦🥺
一位單親母親深夜肚子痛來急診 發現是急性闌尾炎 但她堅決不做手術 因為明早要上班
「請給我止痛藥」
『不行您必須立即手術』
「您不懂 不管你會不會幫我我等下都要離開 也許我想要的幫助和您想給的不一樣」

她孤身一人沒有伴侶親友幫忙顧小孩 如果一天不去上班就會失去工作失去生計⋯「失去一切」
Read 13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