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湾暖流,簡稱灣流(Gulf stream),令北美洲以及西歐等原本高緯度冰冷的地區變成溫暖和適合居住的地區。
这就是为什么在相同的纬度位置,西欧和北美的气候要比东亚大陆的北方更加的温暖湿润。
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北大西洋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北大西洋暖流停止流动,而北大西洋暖流停止运动以后,又会导致墨西哥湾暖流的动力减弱,不足以深入影响到北美大陆,这样一来,整个北美和西欧的气候会变得异常寒冷。
西欧在17世纪曾经历小冰期。
小冰期(Little Ice Age)又稱小冰河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紀溫暖時期之後開始,全球氣溫出現下降的現象,時間約在自1550年至1770年這220年間,結束於19世紀初期。從長期來看,在中世紀溫暖期持續了400年後,出現了長達500年的寒冷化時期。zh.wikipedia.org/wiki/%E5%B0%8F…
小冰期帶來的影響,除了氣溫下降外,還使得植物生長季節變短,土壤降溫,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頻繁出現饑荒與瘟疫。
有學者認為小冰河時期是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同期的日本戰國爆發大量民變,上杉謙信更12次於秋冬之際出兵關東搶糧。
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有四次小冰期: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而第四次小冰河期則被稱為「明朝小冰河時期」(1550年至1770年,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
17世纪最富裕的帝国——从中国明朝到奥斯曼帝国——都在小冰河期最冷的那十年表现最差。
与此同时,欧洲的荷兰共和国(Dutch Republic)的居民却在那个最冷的世纪享受着他们历史上最棒的“黄金时代”。伴随着一胜再胜的海军、睥睨群雄的商业舰队逐渐变成了一股巨大的势力。
helanonline.cn/article/16229
在英国,泰晤士河结成了冰,“正是因为各海口被冰封锁了,所以没有船能驶出或驶进。”
随着食物变得越来越少(我们被告知,温彻斯特的主教利润丰厚的谷物磨坊,“由于洪水的原因,半年都没有研磨”),英国农民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饥饿和与饥荒相关的疾病。
尽管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在整个17和18世纪,一场缓慢的农业革命给了英国更好地抵御其不稳定气候冲击的工具。人口不再依赖自给自足的农业,圈地政策创造了更大的农场和田地,地主把谷物和畜牧业结合在一起。他们种植了抗寒作物——利用三叶草等饲料作物在冬季保持牲畜的脂肪——并试验了牛羊的选择性繁殖。
泰晤士河最后一次结冰是在1895年,从那以后,气温就一直在上升。
【明朝上海城头赏雪,蔚然成景】
上海自元代建縣後,未築城牆。 萬曆年間倭患平息,縣城安寧,便在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鳳樓、觀音閣、真武廟和大境閣。
全球变暖的大气候对中国有利?
2021年7月19日,新疆轮台县天山山脉迪娜尔山段普降暴雨,加之夏季天山融化的雪水,叠加形成了季节性洪水,袭击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了水乡。
泰晤士河上溜冰
Frozen: Britain's Little Ice Age HistoryExtra
historyextra.com/period/victori…
考古学和人类学教授布赖恩·费根(Brian Fagan)的「氣候與文明 」系列著作:
《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 (The Long Summer: How Climate Changed Civilization)
《小冰河時代:氣候如何創造歷史》(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 )
en.wikipedia.org/wiki/Brian_M._…
《大暖化:气候变化和文明兴衰》( The Great Warm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s)

《洪水、饥馑与帝王:厄尔尼诺和文明的命运》(Floods, Famines, and Emperors: El Niño and the Fate of Civilizations)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Sophy Zhang

Sophy Zhang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sophyzhang2003

5 Aug
隋唐之时,皇帝的财富也不是中国人想象的那么丰盛。
隋朝皇后的凤冠,唐朝公主的华冠,都是铜片镏金所制。
【开元盛世的镏金花冠】
开元(713年—741年)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二十九年。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63年),唐高祖李渊第五代孙女李倕病逝,年仅25岁。
此時,李白35歲,剛邂逅玉真公主,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楊玉環剛嫁給壽王李瑁,《長恨歌》的大幕還沒有拉開。guancha.cn/gengguohua/201…
大唐全境人口,按官方統計超過了4000萬,而當時全世界人口不過區區2億。全國耕地6.6億畝,人均9畝,遠遠超過現在。
物價很穩定,開元十三年,一斗米十三文錢,長安和洛陽兩京也不過二十文錢,面價三十二文,直到安史之亂前,米麵價格一直極為穩定。
杜甫24歲,科舉落第,正在兗州城樓惆悵,未见困苦。
Read 13 tweets
5 Aug
《2021/8/5 逝者 · 余英时》
其一
治学最是受益处,官庄乡间无字书。
受教幸从香港始,车停石龙费躊躇。

其二
燕京历史系两代,哈佛函邀独青睐。
国籍乡愁皆虚无,普林斯顿竹林在。

余英時先生2021年8月1日早間于美國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壽91。 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
修改:
《2021/8/5 逝者 · 余英时》
其一
治学最是受益处,官庄乡间无字书。
受教幸从香港始,车停石龙费躊躇。

其二
哈佛函邀独青睐,燕京历史系两代。
国籍乡愁皆虚无,普林斯顿竹林在。

余英時先生2021年8月1日早間于美國寓所睡梦中逝世,享耆壽91。 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
《余英時回憶錄》
1949年,19岁的余英時成了燕京大學歷史系二年级插班生。歷史系的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積極爭取他入團。最初余以「不夠資格」婉拒,但後來在團方多番努力下,終於在11至12月間答允入團。原因是:(1)性格弱點,無法拒絕;(2)虛榮心,認為既然團方積極爭取,便產生「自我陶醉的心理」。
Read 13 tweets
4 Aug
1935年,賽珍珠的小说《大地》在好莱坞開拍,米高梅拒絕了黃柳霜 (Anna May Wong) 擔當女主角,反而讓德國女演員露易絲·雷娜(Luise Rainer)擔當這個黃皮膚的角色,讓她 非常失望。翌年,她到中國旅遊並且到她的故鄉探望父親,學習中國語言及中國文化,更跟隨梅蘭芳學習京劇。
Hsiung Shih-I,熊式一(1902年10月14日-1991年9月15日),江西南昌人,許淵沖的表舅。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英文科,年輕時主要從事小說創作和西方戲劇翻譯,因無留學背景不能在大學擔任教授職務,負氣遠赴英倫深造,在英國陸續發表話劇《王寶釧》《大學教授》、英譯本《西廂記》及小說《天橋》等作品。
1934年,熊式一用英文写作的四幕喜剧 《Lady Precious Stream(王寶釧)》 在伦敦 West End play 上演。
熊式一成为首位在 West End play 执导的华人导演。
Read 11 tweets
3 Aug
关于饶引之与美联社的失联,《蘋果日報》的报道披露了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去北京为托平请求签证未果的)幾個月後,饒引之被抓進勞改營,要他供出與美聯社的關係,又被迫加入官媒工作,不久,美聯社便和他失去聯繫。其家人憶述,饒引之一直有使用中國郵政寄信給美聯社,但美聯社從未收到信件。
饶引之是廣東興寧人,大约出生于1899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毕业,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毕业后,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过专业的财经教育。
学历如下:
Tsing Hua 清华, 1922
Univ. of Missouri, B.J. '24, Journalism
Univ. of Pennsylvania, B.B.A '26, ​Finance & Banking
Read 6 tweets
3 Aug
【上海天后宫】
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福建商人醵資在上海鎮東北建造一座供奉天妃的順濟廟。
據清王韜《瀛壖雜誌》:上海原天妃宮由福建船商建於東關外(今十六鋪一帶),“創自宋末,成於元初,海舶抵滬,例必斬牲演劇,香火之盛,甲於一方”。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順濟廟因上海防備倭寇的城牆工事而拆遷。倭患被平息後,在原順濟廟所在的城牆上重建,改稱天妃宮,後來天妃又被加封為天后,天妃宮又改稱天后宮。
维基百科稱:1853年,天后宮毀於小刀會起義的戰火。
又说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清朝廷“借師助剿”(太平軍),“法人假助守為名,附郭之屋,盡付一炬,火光燭天,晝夜不熄”,遂毀於火。
十六鋪的名稱起源於1860年代,當時為了防禦太平軍的進攻,清朝地方官員將縣城內外的商號組織起來,形成了16個「鋪」,負責治安和公共事務。
zh.wikipedia.org/wiki/%E5%8D%81…
Read 9 tweets
3 Aug
卡爾·貢納爾·默達爾( Karl Gunnar Myrdal,1898年12月6日-1987年5月17日),是瑞典人。1929-1930年作為一位洛克菲勒基金資助的學者,第一次訪問美國。在此期間,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批書,包括《經濟理論發展中的政治因素》。
1931年回到歐洲後,默达尔(Gunnar Myrdal)首先在瑞士日內瓦國際研究生院任副教授一年。1933年他作為 Gustav Cassel 的繼承人,被任命為斯德哥爾摩大學政治經濟學和財政學教授。1933-1938年兼任瑞典政府經濟顧 問和瑞典銀行理事。1934年作為社會民主黨成員被選入參議院。
zh.wikipedia.org/wiki/%E5%8F%A4…
貢納爾·默達爾(Gunnar Myrdal)的妻子阿爾瓦·默達爾(Alva Myrdal,1902年1月31日-1986年2月1日)是瑞典社會民主工人黨的資深黨員,1962年當選瑞典議會議員, 1982年與墨西哥外交家阿方索·加西亞·羅夫萊斯一起获諾貝爾和平獎。
Read 6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Too expensive?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Become our Patreon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