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画中的黑人小孩?】
研究团队将这幅1719~1721年的画作视为一幅耶鲁家族在伦敦的全家福。耶鲁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和前印度殖民管理者。“就像其他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一样,他们通过在印度牟取暴利而致富,”“伦敦人嘲笑耶鲁 卑微的出身但嫉妒他的财富,他移民到美国成为乡绅,
cnn.com/style/article/…
带着足够的财富回到英国,足以为他的女儿与贵族家庭达成婚姻协议。”
现在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在画中的黑人儿童身上。为了确定 YCBA 画作中孩子的身份,研究人员搜索了卡姆登每个教区的每一个可能相关的洗礼、婚姻和葬礼记录——这“通常是年轻人唯一的记录地点”。
这幅画的标签已被重写,以强调画中黑人男孩的奴隶身份。 研究人员还确定了 1660 年至 1760 年间在英国创作的至少 50 幅其他画作,这些画作描绘了戴着金属项圈的非洲人后裔,反映了英国在奴隶贸易中的地位。
这张全家福并不是耶鲁唯一引起异议的画像,耶鲁大学一共拥有七幅耶鲁的画像以及一个印有他肖像的鼻烟壶。 尽管 YCBA 指出耶鲁大学不知道耶鲁拥有奴隶,但七幅画中有三幅展示了被奴役的仆人。
在2007年,一幅描绘耶鲁和一名假定为印度血统的仆人的肖像从耶鲁大学华丽的办公室壁炉架上方的位置被移除 。
伊利胡·耶魯(Elihu Yale,1649年-1721年)是耶魯大學的捐助人,耶魯大學也因其而命名。
他生於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在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工作了20年。1718年他向在康乃狄克州的耶魯大學前身Collegiate School捐贈了一批圖書以及貨物,经拍卖得560磅,在當時这是一筆巨款。
许多人并不了解当时奴隶贸易的现状,其实,大多数奴隶并不是白人亲手去抓的,许多奴隶是非洲内陆王国战争中的战俘。
奴隶贸易也让西非内陆战争变得激烈。
zh.wikipedia.org/wiki/%E5%A4%A7…
「在非洲、欧洲和亚洲,奴隶制与将俘虏当作奴隶进行交易由来已久。法老统治时期,俘虏会被从努比亚顺着尼罗河被运送至埃及。西非的一些俘虏会跨越撒哈拉沙漠被运送至罗马人统治下的北非;东北非的一些俘虏则会被运送至波斯湾国家和印度。」
《非洲通史》,[英]凯文·希林顿著
m.bjnews.com.cn/detail/1616827…
在西方人到来之前,阿拉伯人早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奴隶贸易。
撒哈拉沙漠中部的盐矿自古以来就使用奴隶劳工。随着跨撒哈拉贸易扩展、穆斯林渗入北非,以及加纳帝国崛起,使用奴隶劳工的需求急剧猛增。伊斯兰教法不允许穆斯林奴役穆斯林同胞,所以北非商人从撒哈拉南部非穆斯林社会中寻求奴隶,
将俘虏运到北非做奴隶便成了家常便饭。起初,奴隶数量很少,只占8世纪后跨撒哈拉贸易的一小部分。然而,在随后的11个世纪内,约有500万非洲人跨过撒哈拉沙漠被贩卖为奴,东非和东北非有250万人被运到西亚贩卖为奴。
伊斯兰世界的奴隶不同于美洲常见的那种在种植园劳作的奴隶。男性奴隶多会被送进军队并皈依伊斯兰教,成为北非的穆斯林,一些先前是奴隶身份的人后来也担任了高级职务。女性奴隶需求量很大,她们往往会做婢女或妾。西亚—北非伊斯兰世界的女奴隶情况大体一样。
非洲的奴隶贸易持续了近1500年。
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大大小小群落的市场有时也会出售奴隶,但并非常态。抓捕战俘的首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售。然而11世纪后,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国家的统治者渐渐地皈依伊斯兰教,为了给跨撒哈拉贸易提供战俘,他们的军队开始对近邻的非穆斯林发动袭击。
但总的来说,持续了近1500年的非洲奴隶贸易, 从未达到蔗糖业兴起之后欧洲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规模。
“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隶!”
奴隶制也因此被带到了美洲。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Sophy Zhang

Sophy Zhang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sophyzhang2003

12 Oct
元代清真寺,遍布大江南北。这时的穆斯林,不再像唐宋时期那样,几乎全部是阿拉伯、波斯人。元代伊斯兰教徒中,固然仍以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穆斯林移民为主,但已有大量蒙古人、唐兀人、汉人参加了这个行列。
杭州真教寺,1314至1320年所建;四明(宁波)的两座礼拜寺,重建于1343至1345年。
研究江浙商人,还得看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长三角都市流动穆斯林与伊斯兰教研究》(作者:葛壮 )
历史上穆斯林人口向中国移民有两个高潮时期:唐代和元代,尤以元代为甚。
唐永徽二年八月二十五日,第三位哈里发奥斯曼(664年—656年在位)的使者抵达长安并觐见唐高宗李治, ImageImage
有人统计:从永徽二年至贞元十四年(651—798),在147年中,大食遣使来唐就有36次之多,其中仅开元年间(713—741)即有10次。至德二年(757)正月,应萧宗李亨的邀请,大食还派兵开入中国过境,助唐平定了安禄山之乱。东西两京的克复,大食出力不小。
Read 13 tweets
25 Aug
【一壁如来通天立,四围紫座皆佛陀】
天水市武山县水帘洞景区位于甘肃武山县洛门镇榆盘乡钟楼湾村东南2公里处的鲁班峡谷之中,谷中群峰叠嶂觅无路,乱石开径别有天,是佛教传入渭河流域形成的早期石窟文化的重要遗址,有七寺(金瓦寺、观台寺、千佛洞、拉梢寺、显圣池寺、峰团寺、砖瓦寺)、五台一说。
五台(蓮花台、清淨台、說法台、鐘樓台、鳴鼓台)
自後秦以來,從武山到甘谷再到麥積區綿延100多公里的渭河兩岸,那些紅彤彤的丹崖之上,一座座凌空開鑿的佛教石窟,形成了絲綢之路在天水沿線蔚為大觀的石窟群。至今有跡可循的大小石窟不下三四十座,其中列入國家級文保單位的就有天水麥積山石窟、甘谷大象山石窟、武山水簾洞石窟及武山木梯寺石窟4座。
Read 22 tweets
23 Aug
@chaoschen 1919年4月底,以穆罕默德·瓦利·汗为首的阿富汗特命外交使团从喀布尔启程前往苏俄。使团于6月到达塔什干,直到乌拉尔南部的白卫军被歼、铁路交通恢复以后,才于10月10日抵达莫斯科。10月12日,阿富汗特命大使穆罕默德·瓦利·汗在随员陪同下拜访了外交人民委员,受到外交人民委员部全体部务委员的接待。
@chaoschen 10月14日,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接见了阿富汗使团,同大使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谈话。
列宁同志在自己的办公室迎接大使时说:“我非常高兴地在工农政府的红色首都见到对我们友好的阿富汗人民的代表,阿富汗人民正在受难,正在为反对帝国主义压迫而进行斗争。”
@chaoschen 阿富汗特命大使回答说:“我向您伸出友谊的手,并希望您帮助整个东方从欧洲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在随后开始的谈话中,列宁同志说,苏维埃政权即劳动者和被压迫者的政权力求做到的正是阿富汗特命大使所说的这件事,但是必须让穆斯林东方了解这一点,并支援苏维埃俄国的伟大的解放战争。
Read 6 tweets
23 Aug
其实是在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的门口吧?
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成立于1909年。
郑振铎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那年,从温州上北京读书的。课余,他在住地附近基督教青年会的阅览室里,开始大量阅读社会科学和俄国文学著作,并认识了同样也来看书的瞿秋白,成为挚友。五四运动中,他和瞿秋白都成了各自学校的学生代表。
暑假过后,郑振铎与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1919年11月1日创刊,郑振铎主编,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所属“社会实进会”刊行。社会实进会成立于1913年11月,成员以学生为主,原带有宗教性质;此时由于新思潮的冲击,宗教色彩减淡,郑振铎与瞿秋白等人参加进去,更将它改造为一个强调“社会改造”的社团。
Read 14 tweets
15 Aug
【阿富汗总统 Ashraf Ghani 有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碩士與人類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喀布爾大學(1973-1977年)、丹麥奧胡斯大學(1977年)、伯克利加州大學(1983年)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983-1991年),并曾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和华盛顿智库任职。2006年据說可能成为安南之後的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
2001年12月,甘尼在離開24年之後重新回到了阿富汗,他辭去了聯合國以及世界銀行的工作,並在2002年2月1日加入了阿富汗政府部門,擔任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的首席顧問。2004年10月,卡爾扎伊成為由民眾直接選舉產生的總統之後,甘尼拒絕了加入內閣的提議,他申請擔任喀布爾大學校長。
離開大學之後,甘尼協助創辦了政府實效機構(Institute for State Effectiveness,ISE)並擔任該機構的主席。
2004年3月,甘尼出席柏林國際會議,主題是一項名為保護阿富汗的未來的七年公共投資計劃,100名專家組成的小組在以甘尼為主席的委員會監督下籌措完成了這一計劃。計劃在七年內募得275億美元。
Read 6 tweets
15 Aug
【阿富汗连阮文绍都欠奉吧?】
阮文绍 (越南语:Nguyễn Văn Thiệu,1923 年4 月5 日-2001 年9 月29 日),南越陆军中将、政治家和反共主义者。 1967年至1975年期間担任越南共和国(南越)总统;1975年西贡沦陷后辞职下野,在美军的帮助下流亡台湾(士林、台北),后移居英国,终老美国。
1967年9月3日,他在競選中贏得了38%的選票,成功當選新一任南越總統。
阮文紹統治的貪腐程度被控遠甚他的前任。和1963年軍事政變的領袖阮高祺不同,阮文紹建立了一個政黨,通過架空國會,使政治權力極大地集中於政府的行政分支。為了防備總統的統治受到威脅,他的同盟者被安插進重要的軍政崗位。
南越沦陷之前好歹还有春祿戰役。
阿富汗沦陷前,政府军有什么抵抗?
1975年4月的春祿戰役關乎南越命運,因為欲向西貢進發的越南人民軍將春祿視為南越首都圈東邊的重要目標。 南越國軍第18師在師長黎明島率領下與人民軍進行了殊死搏鬥,苦戰了两週 。
zh.wikipedia.org/wiki/%E6%98%A5…
Read 4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Too expensive?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Become our Patreon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