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爽 Profile picture
17 Dec, 8 tweets, 3 min read
暴雪天气,连续下了一夜、一上午的雪,最后门口积雪深度有 28 英寸,等于 71 厘米

以 2020 年的标准,也算可以理解吧🤷‍♂️

下午要把车道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否则就出不了门了

#美国那些真事 ImageImage
这种程度的积雪,扫雪将是很可怕的事

我心算了一下,车道上有大几十立方米的积雪需要清理。同时政府的扫雪车会把马路上的积雪推到路边,在车道和马路交界的地方形成一米多高、一米多厚的雪墙,也需要在它们结冰之前清除干净

有吹雪机/扫雪机,不过它的扫雪头只有大概 30 cm 高、50 cm 宽,太渺小了
后续:

今天一直忙工作,晚上 8:45 才有时间扫雪

打开车库门,积雪是这样子的(图一),拿我的鞋子做对比

吹雪机开始工作时是这样子的(图二),开始感觉很绝望

终于挖到了车道和马路交界的地方,一米多高的雪堆(图三),这时候反而淡定了。白雾是我哈出来的热气

然后吹雪机忽然无法启动了😒🌚 ImageImageImage
那我就先用铲子挖一条沟通向马路,快挖到马路时膀子酸,我就回头修吹雪机

修到一半,听到车道外面有机器声、还有亮光,有人推着自家的吹雪机来帮忙了!很像小时候电影里敌后武工队来解救乡亲们的感觉,这时候应该有欢腾、愉悦、阳光灿烂的配乐🤣

我赶紧跑过去打招呼,谢谢人家,一看脸完全不认识😂
不是我“异族效应”分不清老外人脸,的确没见过

他的吹雪机比我高级,但还是对付不了这么高的雪堆。所以我跟他配合,我把雪堆挖松、把雪铲掉下来,他用机器把雪吹走

靠他帮忙,终于清除了车道口的积雪,把邮箱也挖了出来👏🙌

忙完了寒暄了两句,最后我远远跟着他回家,确定他住哪儿,以后好谢谢人家🙏
其实他家离我们几十米远,不知道他怎么想到过来帮忙。我在车道口挖雪时,路上有人遛狗,我们随便打了个招呼,可能遛狗的就是他?

回家之后我继续修吹雪机,这次终于正常启动了。太太帮我,我们一起把剩下的雪清理干净,忙完已经十点半了

现在车道已经通畅,明天看看能否把车道通往正门的小路挖出来💪
东北部冬天雪太多,需要用吹雪机 Snow Blower 清扫积雪

建议买汽油动力的吹雪机,吹雪机有 single-stage 和 two-stage 两大类,后者更有力。建议问一下邻居、同事,看你们当地买哪种合适

除了吹雪机还有一种小的 snow shovel,电动的较多,用于清扫门廊之类积雪不多的地方

ImageImageImage
门廊上的椅子和靠垫是专门的室外家具,比较耐用。靠垫理论上用水冲洗就行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倪爽

倪爽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nishuang

19 Dec
互动式学习是好的学习方式吗?

回形针制作公司“干燥工厂”的新产品:基本操作,使用人机互动的方式教授/学习知识

官方说探索交互和视频结合的新媒介,以直观呈现复杂概念,背后使用了 React、D3、PIXI、THREE.js、animejs 等等技术

用户讨论区的用户反馈不太好,卡顿、bug 较多,还要求 Nvidia 显卡
各种学习方法效率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自学的最终效果最好,但过程异常艰苦,很难坚持

一对一的教学,因为讲解和提问都有针对性,过程最容易、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贵。上小课再差一点

上大课(回形针相当于大课)效果最差,但是便宜

互动方式的自学,很难说效果好坏,取决于课件设计和课程本身难度
回形针这种互动式教学,用技术手段把大课拆分成了可互动的环节,模拟上小课、一对一教学的感觉,并用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虽然价格和上大课一样便宜,但并没有实现一对一、上小课场合下老师的作用,最终效果还是取决于学生自己

骨子里,它们还是上大课 + 自学,所以它们只适合聪明人😂
Read 7 tweets
19 Dec
Cyberpunk 2077 游戏开发崩坏到什么程度了?

开发商 CD Projekt 最近被人骂死,何种劣质赶工操作被拿出来说事,结果发现还有比游戏本身更低级的错误:游戏卡上的公司 logo 也印错了

我好奇他们怎么实现这个错误。Illustrator 链接外部图像出错时会报错,不会印刷出这种效果

虽然实情不会这么“浪漫主义”,不过想法很有意思👏

Read 4 tweets
18 Dec
T 型设计人才之死。设计总监算不算设计师?

都说设计师要学编程,怎么很少见到既会设计、又能编程的“独角兽”设计师?T 型人才哪去了?

几种“独角兽”设计师的去处:

- T 型人才本来就少
- T 型人才往往出现在小公司
- 有些 T 型人才,选择以某项技能入职大公司

#设计入门

nishuang.net/remix-t-%e5%9e… Image
还有一种情况,T 型人才为了个人品牌而淡化 T 型技能

传播个人品牌,需要差异化地展示个人的优势。没有重点地罗列一大堆特点、优点,往往会让客户和合作方感到迷惑

比如我,一般对外只是说明我的设计经验,而不展开描述我在其他领域的能力

所以 T 型设计人才并没有死,他们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发光发热
一个设计师成为设计管理者、比如设计总监之后,ta 还算是个设计师吗?

一种说法是做设计决策并不实际动手,所以设计管理者不算设计师

我不同意。设计决策、甚至管理设计团队,都是企业设计竞争力的一部分。职务上设计管理者不是设计师,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而说,设计管理者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师
Read 4 tweets
8 Dec
从冲动到计划:深思熟虑的执行框架

作者是 Spotify 资深产品设计师,介绍了他们的设计执行框架。分为几大步骤:

- 确定目标
- 从数据和观察力开始
- 确定问题和机遇
- 作出假设
- 确定设计方案
- 从以上过程中学习

#设计入门

注:设计师习惯于依赖本能,其实效率不高

spotify.design/article/from-g…
这个思考框架的 PDF 版:assets.ctfassets.net/c1zhnszcah7h/7…

设计师一般欠缺分析和推理能力,靠直觉、本能做设计,一方面需要设计师具备极其丰富的经验,或者说需要积累成百上千的设计模式,来“本能”地找到合适设计方案

这对多数设计师而言根本不现实,特别是在 UX 设计领域,单凭个人经验做设计,结果会很狭隘
另一方面,依赖直觉、本能做设计,往往会偏重于设计方法、而脱离真实的问题,最后变成用正确的工具、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得到毫无价值的结果

到任何一个公司里看一下,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那些说“我再想想”、“我研究一下”的设计师,而不是第一时间抢着说“我知道”的人
Read 6 tweets
7 Dec
怎么看出一个设计不来自美国?

客户做面向美国市场的家居产品,宣传品由国内团队设计、感觉不满意,希望我来改进设计

他们的设计各种不美国:

- 不会选英文字体
- 配色、排版不符合美国人习惯
- 图片也比较假

最露馅的是品牌标志里有只浣熊,浣熊也叫 Trash Panda,不太适合家居产品

#设计入门
文化差异、习俗差异、各种约定俗成的差异,是面向美国用户做设计最大的难点。设计语言、设计风格也是一大障碍,脱离美国消费者喜好的设计肯定不合适

PS:这位客户和国内其他出海产品相比,他们设计上有一大优点:文案比较好。虽然有些说法和美国人有差别,不过比国内厂商那些硬翻译的奇怪英语好太多了
设计师想突破文化差异,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地尝试外国文化。比如:

- 最低限度要掌握一门外语
- 平时多花时间看看美剧、美国网站,少看二手的“外国”作品
- 有机会到国外转一转、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 跟外国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习惯
- 了解外国历史、文化、宗教、习俗
- 从小说、艺术作品了解外国文化
Read 7 tweets
5 Dec
演示传统的日本榫卯工艺

师傅叫做 Dylan Iwakuni,来自日本,学习并掌握日本传统木匠工艺后,现在开设学校、向不同国家的人传授这些传统工艺

#设计参考

更多视频在这里:
youtube.com/channel/UCGRCO…

师傅本人的简介:
schoolofwoodwork.com/dylan-iwakuni/
日本社会对工匠有相应的尊重,西方人对日本文化也有好感,所以这些日本传统的手艺、工艺得以发展,并且能传播到西方

相比之下国内的工匠地位有限,和西方之间的平等、开放的交流较少,难以形成文化输出
Read 6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Too expensive?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Become our Patreon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