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An American Dilemma》重印过30多次,销量超过10万册,对于一本1500页的学术巨著来讲,是个不小的数字。梅达尔的“美国信条”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美国人家喻户晓的说法。他把《独立宣言》中的建国理想总结为“American Creed“。它不能立即在所有国民身上实现,但让在逆境中的国民群体看到希望,
p. 也让强势群体有了分辨善恶的标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有所改善。历史上,白人制造了黑人问题,只要他们不解决,就会一直拥有自己制造的问题。后来美国人尝试解决黑人问题,有很多进步,有时候也进两步退一步。黑人群体本身鱼龙混杂,没有简单易行、一劳永逸的解决方式。
q. 中文世界认知美国有个巨大盲点——种族问题。《An American Dilemma》把种族问题作为一枚棱镜,折射出美国社会各种问题的光谱,围绕崇高建国理想(平等、自由、追求幸福)和现实(种族、阶层和财富的不平等)之间的距离展开论述,角度相当高明。不了解美国的种族问题,中文知识分子不可能了解美国。
r. 了解种族问题,并不是简单讲种族歧视。如果只是停留在那个层面,跟党国宣传工作者的认知没有多少区别。借用梅达尔的叙述模式,美国历史就是不断缩小建国理想和不堪现实之间距离的进程。其间充满冲突、撕裂、挣扎,但只要大部分国民还相信American Creed,美国就不会变成个死水一潭的停滞社会。
s. 梅达尔说美国是自己的“第二故乡”。1940年4月,德军入侵丹麦和挪威,虽然瑞典是中立国,但很多人担心会成为希特勒进攻的下一个目标。梅达尔夫妇说要回国准备抗战,向卡耐基公司辞职,带三个孩子乘一艘运武器的货轮,经芬兰返国。回国后,瑞典继续保持中立,希特勒也没有入侵瑞典的迹象。
t. 第二年春,梅达尔只身乘火车,途径莫斯科、西比利亚、符拉迪沃斯托克,再乘船途经日本、夏威夷、旧金山,再换火车,穿越美国回到纽约,恢复研究。他带着大量资料到密西西比的杰克逊,住了几个月,阅读了15000多页研究团队提交的报告和无数其他二手资料。然后在普林斯顿着手写作。
u. 写作期间经历了珍珠港事件,美国向日德意宣战,完稿时,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硝烟正浓。他讲了一个有意思的观察:美国人对黑人不好,德国人对犹太人也不好,但跟德国人不一样,美国人勇于反省,也不忌讳改正错误做法。美国人甚至出大钱请他一个外国人来研究黑人问题,德国不可能请他去研究犹太问题。
v. 用梅达尔的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人的像美国那样热心地找出自己身上的毛病,并公开讲出来。”他对美国人这种自信的欣赏流露在书中。他发现,即便在地位很低的黑人中,也相信人生而平等,眼下的不平等是错误的。这种信念让美国各种族、各阶层的人充满一种德国人没有的乐观精神。
w. 那时候,战火席卷欧洲,梅达尔对美国未来却充满乐观。这种乐观来自他对美国人的观察:为什么要打败纳粹?为了保卫民主和让所有人有更美好的未来。所以,他认为美国打败纳粹将为解决种族问题提供机会。书中表达了这种时代精神。而且,战后历史的确像他预言的那么发展。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