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上已經有一種接近於常識的觀點——中國沒有民主是因爲中國人不反抗。當然這一點並非沒有道理。但是如果倒轉棋盤來看,中國沒有民主同時是因爲執政黨的成功的統治策略。

只要在不同時期收買幹部、軍官、城市居民、代碼開發人等等,就可以使得統治延續。這是西方共產黨沒有做到的。
打壓正在反抗的人,收買有能力反抗的人,壓榨沒有能力反抗的人——這正是統一戰線的成功之處。而這種策略當然也延續到了今天。

無論是文革還是改革開放,政策使得被統治者的個人策略是「跟統治者合作的利益更多」,於是就會讓被統治者接受統治。這是漂亮的囚徒博弈的應用。
所以說,訴諸道義,呼喊聯合恰恰是最無效的行動——當然這也是很多所謂民主活動者的策略。

即使花再多時間去告訴普通人「你們的生活在風險當中」,也不會影響普通人的個人決策的——因爲即使生活在風險中(無論是劣質建築有毒食品還是強拆),個人環境內的最優決策仍然是跟統治者合作。
即使是中國的被統治者意識到自己在風險中,只要他們可以相信「其他人的最優決策是跟統治者合作」,那麼他們就難以跟他人聯合反抗,畢竟檢舉反抗行爲比反抗成功更有利。

所以即使是理解了風險的人的最佳個人策略也只會是跟統治者合作賺錢然後移民,而非反抗。
這也是很多人提出的割據革命還很遙遠的原因——因爲一個地區內的人的利益,並不一定是跟地區內其他人的利益一致的。像是中央企業在各地的分支,其員工也常常跟當地人不一致。

東亞大陸上的區域共同體幻想可以被幻想販子拿來賣錢,但不可能建立「成員的利益綁定」。
北京政府在西部的策略遠被東部強硬,只是因爲激烈的行動在東部已經不再需要。經過多次對東部土地的血洗,在東部已經建立了「跟統治者合作是最佳策略」的環境和觀念,也已經解除普通人之間的利益綁定。

只是之前在西部尚未做到,而現在正在做而已。
順便講,前些年相對成功的公民反抗行動,雖然看起來是因爲「環境污染」這種看起來進步的議題,但其實是因爲只有建設垃圾焚燒站或者高風險化工廠纔能使得當地人的利益突然鏈接在了一起——因爲污染的結果是全體承擔,而且個人的逃離往往不是一個選項。所以其實也是切中個人利益的保守議題。
這種確實的對一個地域全體人的利益損害(污染),比幻想的共同體更具有現實影響力。

當然,只要北京避免突然同時引爆一個地區的絕大多數人,或者有提前準備武警去鎮壓,類似的公民反抗的成功應該就是可以避免的。
經濟危機當然不必然帶來政治危機。經濟危機對於執政者而言的最大的危險是有可能改變民衆的最優決策。

一方面,當執政同盟的成員發現現有統治者支付的收買對價低於挑戰者的對價(特別是挑戰者可以被信任有能力應對經濟危機時),執政同盟的成員就會轉而支持挑戰者。
另一方面,當普通民衆(往往也是次一級的執政同盟)開始意識到「支持統治者」並不能再帶來收益,反倒是挑戰者許諾了更多收益的時候,民衆就會開始選擇不去在支持統治者,即使不去支持挑戰者,也會默許挑戰者的挑戰行爲而不檢舉或不參與鎮壓。

這時纔會到政治危機。
而如果統治者能夠確保經濟危機時期,無論是緊密的執政同盟還是支持統治的普通人,都仍然處於「支持統治者是最優策略」的環境中。那麼經濟危機就不必然會導致政治危機。

( 僕之前說過的,經濟危機時中國政府可以降薪但要推遲或避免裁員——只要降薪後做公務員仍是最優選擇,公務員就不會撤回支持。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Chilly 🦫 the Linear

Chilly 🦫 the Linear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Chillylin

3 Dec
芬蘭那樣設立 civil guard 讓願意多花一點時間(又並不想要做職業士兵)的公民可以訓練得更好是很棒的制度。

戰時既可以把整個俱樂部打包成練度較高的作戰單位,又可以(像是芬蘭歷史)分散去臨時組織的軍隊做骨幹力量。

( 所以蘇聯纔一定要在停戰和約中要求芬蘭解散 civil guard 吧。
當然芬蘭二戰前的制度可能是僕最喜歡的軍制了。

一方面有常備軍應對緊急情況,
另一方面有 civil guard 保持大量公民的練度 ( 當然 civil guard 也可以順便佔據業餘體育俱樂部的位置。

因爲有大量武裝的公民,所以常備軍難以政變,而外敵入侵的成本也會非常高。
Civil guard 會員要自己準備武器和裝備,而且必須參加足夠多的訓練,否則會被除名,但仍然有很多人參加。這正是公民自由結社和守護自己的社區的公民意志的體現。
Read 4 tweets
24 Nov
其實僕做完 PhD 研究後也可以去寫一個宋帝國穿越作。

保證經濟和政府制度的設定符合史實…… #誤
不過僕覺得更有趣的作品應該是向二十世紀初東亞大陸的穿越作(主角可以設定成現代的香港會計師)。

主角活躍地大概是上海、香港、哈爾濱、漢口等現代文明在東方的陸上孤島。

( 然後在二戰前收集齊需要的資源逃亡去美國,剛下船就聽到珍珠港的消息。

( 其實可以做成一個遊戲了……
然後就可以有各種 bad end

* 二戰前被中國亂兵搶劫殺人
* 二戰開始困在上海
* 二戰開始困在香港
* 二戰中逃去東南亞路上商船被美軍潛艇擊沉
* 二戰結束困在哈爾濱
* 二戰中困在漢口
* 在上海勉強活過二戰然後被國民政府栽贓協助日本槍決
……

二十世紀初在東亞大陸開始的人生完全是無理遊戲……
Read 4 tweets
24 Nov
一直在這一推的有趣之處。

在 Professional 的角度上來看,三十歲大致是完成訓練的時刻。( 有些訓練時長較長的行業可能會達到三十五歲;而非 professional 則會更早完成。)

也就是說,這個時刻就是結束訓練,不再是做學徒,而是去尋找自己的「business」的時刻了——也正是原推說的「獨立」。
僕所說的自己的 business 並不必然是自己成立一家公司,而是一種 business 的心態。

自己的客戶應該是誰(最終消費者/小企業/大企業/?),自己應該跟客戶建立何種關係(普通契約/僱傭/?),以及自己提供的服務是什麼( 技術/管理/協調/訓練/?)
而到了這個階段,一個人的前進需要的不是簡單的「前輩的指導」,而是自己主動收集情報和分析情報了。

例如要開新業務需要的不是前輩說能不能成功,而是去找律師問法律,找會計師問財務和稅務意見,找銀行問是否能夠得到貸款,等等。

別人的意見還是要尋求的,但跟原推說的一樣,只能參考了。
Read 8 tweets
21 Nov
改變了世界(以及形塑了太平洋戰爭)

————
華盛頓會議
條約禁止海軍基地的條款使得美國不能在遠東(例如菲律賓,關島)建設海外海/空軍基地。

結果是美軍只好假定菲律賓會被攻陷,於是制定了菲律賓失陷前提下的海軍反攻預案( 剩下就是歷史了)。
海軍應該是最反對這種限制海軍發展的條約的,

於是當時的行政機構就故意去選了一個不是海軍將領又跟閣僚關係很好的中層軍官去處理談判的技術細節。

大概是校官在擴張海軍中的利益少於將軍吧。

這也是分化組織實現改革的方案。
Read 5 tweets
21 Oct
從另一個角度上看,大學教授所享受的被學生尊敬的「特權」,其實是長時間建立起來的。這裏的被尊敬不是指學生不敢問問題和挑戰權威,而是指學生接受教授的教學方式。

而對於新冠國學生而言,他們沒有接受教授擁有特權的社會架構,而他們只是想要混一個香港文憑。
類似的事情僕也在推上講過,例如在英格蘭被尊重的律師,到了 Manitoba 就很難被當地人尊重——畢竟跑到大草原自食其力的人,根本不會在意城市人的「儀式」。

跟英格蘭的律師重視儀式感不同的,Manitoba 的早期律師就要憑藉個人的品質和長期的存在(而非只是律師的 title )來獲得客戶的信任。
另一個例子則是 Victoria 的鄉村律師不接受公會的強制執業保險安排。

因爲強制執業保險的安排是爲了建立整個羣體被承認的特權的,城市律師因爲客戶流動性更高,所以需要這種特權來獲得客戶的認可和信任。而鄉村律師則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和長期的經營獲得信任的。
Read 6 tweets
19 Oct
成人動畫(?)無職轉生第二季認真按照小說拍的同時仍然能夠體現制作者的創造力。

最近的劇情的看點第一是魔眼與跟老師錯過。即使是人生中有一些運氣(自己還不一定能夠用好),但也會有因不幸而浪費的人生。

這種不幸的錯過,在現實世界會很隱蔽,所以剛好可以在異世界缺乏通訊手段情況下具現化。
第二個看點則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協助者的道德就要賣掉自己的珍貴的物品從而讓對方更內疚。當然,作者讓協助者發現從而規避了 The Gift of the Magi 的悲劇,也順便教育了主角,十分有趣。

最終的解決是協助者忍耐而進行道德上的讓步而非突然找到解決方案的皆大歡喜,也是這一部作品的魅力。
第三個看點則是跟北聖的戰鬥。

並不像是普通動畫主角那樣的隨性或理想主義,主角在考慮避免戰鬥讓奴隸獵手把獸人抓走。主角作爲玻璃大炮其實並不適合跟強敵戰鬥,所以沒有高興就打的本錢。而主角還有作爲家庭教師保護學生回家的責任,所以不能爲了不相關的人戰死。這種動搖是很多作品寫不到的深度。
Read 10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Too expensive?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