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整理或許可以算是闢謠推

何院士的這篇貼文相信不少人有看到,那可信嗎?

今天就讓我們聊聊該院士所引用的文獻與今天剛出刊關於 #Delta#Omicron BA.1/2的 #Longcovid 風險分析研究

結論:文獻引用及解釋需更謹慎,以免傳播錯誤資訊誤導大眾

貼文連結:facebook.com/michelle.ho.58…
首先,先讓我們來看英國國家統計室ONS所整理的 “自我回報” 有長新冠者的數據(截圖+連結)

接種兩劑疫苗者:
Delta:15.9%
Omicron BA.1:8.7%

接種三劑疫苗者:
Delta: 7.4~8.5%
Omicron BA.1: 7.8~8%
Omicron BA.2:7.4~9.3%

❗️三種病毒株的LC盛行率沒有顯著差異

🔗:ons.gov.uk/peoplepopulati…
而在該院士貼文中所提到的未經同儕評審的日本發表為節圖這篇

這篇發表有個最致命的核心問題: 樣本數極低(18位Omicron確診者+18位確診後康復的對照組)

而根據對照組的確診時間推斷,主要應該是感染Alpha株,由此可知該發表不能拿來做Omicron與Delta LC的比較!

🔗:medrxiv.org/content/10.110…
而院士貼文中:omicrom 長新冠的比例是5.6%,遠遠低於delta 的55.6% 在哪裏?

來自該發表表格四:Omicron組與對照組的症狀比較

至少有一個症狀(紅匡處)Omicron組 v.s 對照組 = 1/18 (5.6%) : 10/18 (55.6%)

但是對照組主要感染Alpha株再加上樣本數極低,儘管有限著差異也不能歸納出該院士的結論
該日本發表的作者在文章末尾陳述該研究的局限性:

- 調查方式不同,可能導致無法搜集重症數據
- 可能出現各種偏差如選擇偏差、回憶偏差等
- 樣本數少
- 對症狀定義不夠明確且無法得知確切症狀持續多久
- 無法確定對照組確診病毒株與Omicron組病毒株

基本上這是篇品質不佳的研究我個人不建議引用
不同病毒株症狀有沒有差異呢? 有的

一項英格蘭研究分析2020.05.01 - 2022.03.31這段時間內的1,542,510位確診者的症狀,該篇有討論不同病毒株的症狀差異,也發現:與預估病毒株會減弱相左,通報較多症狀的案例多與Omicron BA.2相關,且比起BA.1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更大。

看到這裡我想你會想問:那有沒有已經出刊品質不錯的發表討論Omicron跟Delta的LC風險呢?當然有

今天在刺胳針出刊、歐美媒體爭相報導的:Risk of long COVID associated with delta versus omicron variants of SARS-CoV-2 就是一篇值得一看的發表

文獻🔗: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
該發表分析app用戶回報的資訊(確診者的自我回報),分析出來的結果是:約有4.5%(2501/ 56,003)的Omicron確診者、10.8%(4469/ 41,361)的Delta確診者回報有LC

比例看起來Omicron確診者的LC風險只有Delta確診者的一半左右,但這個研究完美嗎?
該研究作者提到:

- 採用自主回報數據,該研究會有:沒有客觀測量症狀持續時間與感染病毒株這些數據的局限性
- 為了快速發表,該研究對Omicron病例的追蹤時間比對Delta的短
- 該比例降低可能跟疫苗接種與年齡層有關
- 大量感染下儘管比例偏低也會出現大量有 LC 的患者
文獻總結:

- 目前對於Omicron的LC研究主要採取自主回報的數據,會受到病人自我感受的影響
- ONS關於Delta, Omicron BA.1/2的數據可做為參考,但注意:三種病毒株的LC盛行率沒有顯著差異 這句話
- 日本研究品質不佳不多做討論
- 根據新發表Omicron LC風險可能較低,但大量感染還是會有大量LC患者
在此感謝 @alexflybaal 的邀稿,讓我在手術前最後一天上班的日子裡留下來加班寫這串推文,外加為了找出那神奇的日本發表硬生生多看了30篇paper

願所有研究人員對於自己的發言能更加謹慎並妥善解讀文獻,一起傳遞正確資訊讓大眾可以更從容的面對疫情。

• • •

Missing some Tweet in this thread? You can try to force a refresh
 

Keep Current with 𝕵𝖆𝖒𝖎𝖊 🦠🔬💉

𝕵𝖆𝖒𝖎𝖊 🦠🔬💉 Profile picture

Stay in touch and get notified when new unrolls are available from this author!

Read all threads

This Thread may be Removed Anytime!

PDF

Twitter may remove this content at anytime! Save it as PDF for later use!

Try unrolling a thread yourself!

how to unroll video
  1. Follow @ThreadReaderApp to mention us!

  2. From a Twitter thread mention us with a keyword "unroll"
@threadreaderapp unroll

Practice here first or read more on our help page!

More from @jamiesmurmur

Jun 16
#covid #omicron #reinfection #丹麥 #再感染

關於再感染的丹麥研究引起了不少討論,先來重點摘要:

- 品質足以做分析是否為重複感染的檢體有限
- 該發表採集樣本時段在Delta浪潮末尾至Omicron BA.2浪潮開始
- 有BA.1-BA.2、BA.1-BA.1、BA.2-BA.2重複感染的案例
- 感染BA.1後可短期再感染BA.2
這張是該發表的研究方法流程圖:

從指定時段內的1, 848, 466個確診案例
⬇️
找出1739例是間隔20~60天再度檢測出陽性
⬇️
將這些案例去做比對挑出1056個檢體去做定序分析
⬇️
分析過程中有433個檢體定序失敗
⬇️
263個案例可以做後續分析

要做再感染的檢驗分析難度其實很高,最後合格的樣本數並不多
時空背景資訊:

該研究採集檢體的時間段2021年11月22日至2022年2月11日為Delta浪潮的末尾接到Omicron BA.1的大流行,再到Omicron BA.2開始崛起

這可以告訴我們什麼?

- 該時段內的再感染者一定非常多感染過Delta
- Omicron BA.2再感染BA.2者應該不多,因為剛崛起不久

Read 9 tweets
Jun 11
#文獻分享音間 #簡報串

安東尼·佛奇的傳統/經典群體免疫的概念可能不適用於 COVID-19

時間:2022.06.11, UTC+8 21:00(會錄音)
主持人: @alexflybaal

文獻🔗: academic.oup.com/jid/advance-ar…

P. 1
簡易QA:

Q:我要怎麼發問?
A:用音間中的reaction功能發個問號,主持人會看

Q:哪些問題適合發問?
A:跟分享的文獻有關的比較適合

Q:沒跟到怎麼辦?
A:音間會錄音,可以對照推文串來閱讀

Q:音間跟推文串怎麼搭配?
A:推文串有標數字(P. X),可對照來看
讓我們從群體免疫聊到 #COVID19

這篇paper我以四個方向討論

- 群體免疫科普:聊聊定義跟歷史
- 達到群體免疫的疾病:這篇paper舉了什麼例子?沒有達到群體免疫的可能原因是?
- Sars-Cov-2:這病毒的獨到之處及為什麼群體免疫觀念對他不適用?
- 未來建議:該paper的作者對未來疫情控制怎麼看

P. 2
Read 24 tweets
Apr 13
#Covid 問答集

1. 無症狀確診者會不會有後遺症?
有可能有,但是不一定會察覺,目前尚未知長期影響。

已有研究點出無症狀、輕症的青少年確診者肺部受損,(doi.org/10.1101/2022.0…),有研究點出病毒能在器官中生存可能導致未來病變 ,有發表點出腦部與其他器官也有影響(doi.org/10.1038/s41586…)
2. Longcovid (LC) 不會好?
這到不一定,有些人的症狀會逐漸改善,有些人症狀可能兩三個月就好轉,有些人可能用年來看;也有些人確診後一個多月才發現有症狀,目前LC的成因還在研究,有很高的機率跟發炎有關

3. 症狀嚴重才會有LC
無症狀或是輕症者也有可能有LC,相關發表不少可以翻我過往的推。
4. 打疫苗還是會被感染,是不是直接確診最實在?

完整施打疫苗可以降低住院率跟重症率,以目前有的文獻發表來看可以降低LC的機率,而現在流行的Omicron家族病毒株免疫源性低,你確診後還是可以繼續確診身體無法產生有足夠保護性的抗體,請千萬別以為確診後就有無敵星星,很高機率會眼冒金星後遺症滿滿
Read 6 tweets
Apr 5
1. 目前WHO所認證的疫苗主要是以最初始的covid-19病毒株去做開發,在delta病毒株出來的時候就發現突破性感染的機率高,但是施打疫苗可以降低重症率、住院率以及確診後有Lomgcovid的機率,目前已知病毒會長時間潛伏於人體,是否會造成更多病變仍須研究,但已有確診者出現其他器官病變的案例報告。
2. 冠狀病毒科的病毒在過往研究中可以在低溫環境下存活82天,澳洲的科學家的研究做出來的結果是Covid可以附著在絕大多數的物體上6-7天仍具有感染力,在部分材質的表面如紙鈔等可以維持28天,天氣寒冷了話可以活更久,所以洗手、返家後即時更衣、更換口罩有其必要。

link.springer.com/epdf/10.1186/s…
關於病毒是否變弱,以Covid-19為例,在Omicron BA.1 出現的時候學界覺得病毒株變弱了點,但其家族後來的變種也是現在的主流病毒株BA.2不管是反覆確診造成的傷害、住院率及死亡率都有所提升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看這篇新paper: nature.com/articles/s4157…

病毒不一定會變弱呦
Read 6 tweets
Apr 4
關於PCR檢測間隔時間

針對目前的病毒株,我如果接觸確診者要在病毒所內採檢,基本上我們是抓三天這個時間段

假設禮拜天我碰到確診者,禮拜一對方告知我他確診,那我應該禮拜三或禮拜四去檢驗,太早檢驗病毒量不夠鼻子或咽喉根本被捅了個寂寞還浪費醫療資源

病毒感染跟量多到足以測出需要時間啊!
然後我挺常被捅到流鼻血的,所以有特別去找家醫開專門的藥膏擦來保護鼻腔黏膜(法國今年真的乾冷非常多),醫檢師/醫生看到我流鼻血都是先把檢體放入管中標記好,而我自己去一邊抽衛生紙加壓處理

其實如果採檢者跑來關心我我會很擔心他之後檢體搞混,採檢到流血我都請他們優先處理檢體而非關心我🧪
補充一下法國的採檢法(戳法)

如果附近有椅子,會讓人坐在椅子上口罩稍微拉下來露出鼻子,稍微仰頭後先戳一邊鼻孔,如果戳的不順採檢者會用另一隻手扶著你的頭讓採檢順利,戳到鼻咽處轉一轉停留一下,拔出來再換另一邊的鼻孔戳下去重複一樣的步驟,之後放進檢體瓶內

沒有椅子就太空椅到採檢結束
Read 4 tweets
Mar 18
對於病毒學研究人員常見的誤解🦠

1. 實驗室內有各種病毒

這絕對是錯的,不同生物安全性等級的實驗室能操作的病毒不同,而每個研究機構又會因為研究主題不同而有不同的病毒庫存,對大眾來說HIV病毒可能就只有一種,對我來說是上百種病毒檢體的存在,而我經手的檢體只佔世界上已知的HIV病毒的一部分
2. 只有特定等級的實驗室可以做病毒研究

不同病毒在不同等級的實驗室操作,不是只有在三級或是四級實驗室才能做病毒研究,同樣也不是在那些實驗室做的研究就一定多可怕,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研究人員都是希望世界更好所以投身研究的

3. 實驗室中會混養病毒

不會! 浪費錢浪費材料還可能有危險!
4. 跟做病毒學研究的人相處很危險,他們是行走病毒庫

這點我會說不完全錯誤,如果遇到操作習慣糟糕的研究人員可能真的會被傳染,但如果是跟守規矩的研究人員互動其實極端安全,因為他們不管是做實驗還是日常生活都嚴謹到驚人

5. 病毒很好養

完全不,我都想跪下來求這些祖宗好好感染細胞別死了...
Read 7 tweets

Did Thread Reader help you today?

Support us! We are indie developers!


This site is made by just two indie developers on a laptop doing marketing,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Read more about the story.

Become a Premium Member ($3/month or $30/year) and get exclusive features!

Become Premium

Don't want to be a Premium member but still want to support us?

Make a small donation by buying us coffee ($5) or help with server cost ($10)

Donate via Paypal

Or Donate anonymously using crypto!

Ethereum

0xfe58350B80634f60Fa6Dc149a72b4DFbc17D341E copy

Bitcoin

3ATGMxNzCUFzxpMCHL5sWSt4DVtS8UqXpi copy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Follow Us on Twitter!

:(